XX小区1号楼工程 下载本文

第5章 主要施工方法

5.1 流水段的划分 5.1.1 流水段划分原则

主要专业工种在各个流水段上所消耗的劳动量要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保证均衡、等节奏流水,避免大抢大窝;

在保证专业工作队劳动组合优化的前提下,流水段大小要满足专业工种对作业面的要求;流水段数目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要求,即流水段数要不少于施工工序数,保证各工种施工的连续性,避免缺少作业面而窝工;流水段分界线应尽可能与结构自然界线相吻合,如伸缩缝、沉降缝等;并满足规范对施工缝留置的相应要求;既要在平面上划分流水段,又要在竖向上划分施工层,组成立体交叉式流水施工。

5.1.2 流水段划分内容

地下部分:地下部分共三层,每层3604m2,根据后浇带位置划分,东西向为:1-4 轴以北5.4m,不贯通;南北向为1-E 轴以西2.8m,贯通。南北向后浇带以东分Ⅰ、Ⅱ段,南北向后浇带以西为第Ⅲ段。

第Ⅰ段及汽车坡道由江苏队施工,Ⅱ、Ⅲ段由河南队施工。

地上部分:地上部分每层面积为1800~1900m2,为加快施工进度,我经理部采用小流水,将地上部分分为四段,每段约500m2。东西向贯通,南北向分别为:1 和3 轴之间为第一段,3 和5 轴之间为第二段,5 和7 轴之间为第三段,7 和9 轴之间为第四段。

5.1.3 流水段划分布置图 (一) 地下部分(见图5-1)

图5-1 基础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

(二) 地上部分

主体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

5.2 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

本工程所投入的主要机械,全部由我公司的机械分公司提供,由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使用,其中阶段性及加工性机械随工程进度情况逐步进出场。

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量及机械台班量确定主要机械投入情况如表5-1:

注:专业分包单位根据进度安排进出场,自带机械设备,本表未列出。 5.3 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5.3.1 测量放线

坚持由整体到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并从有利于施工出发,认真做好与合作施工单位的配合,做好交接处的测量和放线。

5.3.1.1 平面控制与竖向投测 (1) 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按照工程总体及流水段数量,采用由XX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给定的三级导线点成果表:D33.4 D34.1 D34.2 D34.3A 的导线点和总建筑平面布置图中:1-A /1-1= ﹙ 309493.671 498156.882 ),1-A/1-9 =﹙309558.038 498149.403﹚推算各大轴线点的坐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根据一级导线点在基坑周围建立4 个二级加密导线点,并重点选择电梯间等部位,确保每个流水段施工平面至少有3 个点进行控制。

首先使用水准仪对给定的永久基准点进行校核。检测准确无误后使用附合测法将已知高程水准点引测到施工现场,计算调整后找不易被破坏、堆物遮挡之处做出明显标记(做3 个点)。再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加密,建立高程控制网。

(2)±0.000 以下施工测量:

±0.000 以下轴线投测,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校测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桩位,经过校核无误后方可投测。经理部技术部门验收后,上报监理及公司技术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准进

行下道工序施工。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坐标点(DN1、DN2、DN3)和控制线,先进行校测后引测到基坑边,此项工作由公司技术部测量负责人总体布置完成,误差在限差范围内,再加固保护好,±0.000 以下部分,采用方向交会法,按投测示意,向下投测弹线,经闭合校核合格后,再放出细部轴线,边线和控制线。

(3)±0.000 以上施工测量:

±0.000 以上轴线投测,首层放线后,在楼内分别建立内控点(结构施工预埋),请监理验线后作为以上施工的测量内控点坐标、轴线投测的依据。并在首层放线验收通过后,将控制点做在首层底板上,上层各层顶板相应位置预留投线口,各层轴线从首层用铅垂仪作竖向投测,确定各层轴线。

根据轴线投测的控制线,经过校核后,进行平面放线。首先用钢尺把轴线控制线分线,测设出其他轴线控制线(距柱边线500mm)。放线完毕,请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装修阶段测量:

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图纸要求将所需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柱、板上,交点上钉水泥钉,作为装修施工的控制依据。

地面:在柱四面弹出500mm 水平线,作为上层施工高程控制线。 隔墙:根据柱500mm 控制线,引线连通进行砌筑工程。

楼梯:根据上、下层弹在柱上的500mm 标高线,按踏步数量均匀分布作为楼梯面层施工控制线。 门窗:砌筑墙体时根据柱边控制线和500mm 标高线用钢尺,并用经纬仪在外墙窗旁打一条竖线测出门窗洞口位置线。

(5)高程控制网的测设和标高的传递

先标测测绘院提供的特征点(必须2 个以上)。合格后向场区引测标高控制点。用50N 的拉力将钢尺从地面上向坑底铅直垂吊。用水准仪直接读钢尺数,把标高传递到底板上,从三个不同的地方传下来的点误差不大于±3mm。进行现场平差后,作为施工的依据。±0.000 以上传递,地上二层以上各层标高,从首层外墙和混凝土柱,距首层地面1m 的标高线,往上传递,每层定标高点时,必须由三个以上不同地方传递标高相比较,高差值小于±3mm 时,平均值作为该层的标高线。

5.3.1.2 重点部位的控制

(1) 中筒控制:采用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电梯间在每层测放平面控制线时,同时测放出下层四面墙体的中心控制线,作为模板的内控制线,检查时对面拉线,检查另外两面,保证电梯间不移位,不变形。

(2) 楼层大角控制:结构施工期间,在每层结构外立面边角处预埋钢筋,用来控制大角,方便调整结构偏差。

(3) 外立面玻璃幕墙和铝板的控制:为了保证外墙的铅直关系,在外放墙线时,考虑到结构施工测放轴线的误差将大于3mm,但不超限的误差取平均值放出外墙线和距里皮的控制线,这样可以保证外

墙放线的铅直误差每层小于3mm,也可以用它检查外墙、柱施工是否有误。

(4) 邻近建筑物沉降监测(此项工作由地基公司进行)。 (略)

5.3.2 降水与排水

护壁上穿入塑料管,将护壁内积水连同降水共同排入六个积水坑内。 5.3.3 基础桩

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故没有基础桩。 5.3.4 基坑的支护结构

本工程基坑采用护坡桩支护,桩与桩之间用钢筋网片连接。 5.3.5 土方工程

±0.00=52.50m,基底标高为-18.26m,地面绝对标高约51.70m,支护深度按照17.70m 计算。基坑东侧为土建结构施工主要场地。

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地层参数,通过计算,基坑采用φ800@1500护坡桩加两层锚杆支护。护坡桩桩顶均设一道钢筋混凝土帽梁,桩顶帽梁往上2.0m 为砖砌挡土墙。

护坡桩采用φ800@1500,桩长20.2m,13 φ22 通长主筋(东侧:局部7m 范围内加强2 φ22),加劲箍筋: φ16@1500,螺旋绕筋:∮6.5@200。桩身混凝土C25。坑壁设两道锚杆。锚杆均采用φ150 钻孔,浆液均为M10,两层锚杆均为一桩一锚,倾角均为15°。第一道锚杆设在-6.8m 处,锚杆用3 φ15.2(1860 级)钢绞线,锚杆长度22m,其中非锚固长度6m,锚固长度16m。锚杆锁定在腰梁上,腰梁采用2I25a。第二道锚杆设在-12.8m 处,锚杆用5 φ15.2(1860 级)钢绞线,锚杆长度22m,其中非锚固长度5m,锚固长度17m。锚杆锁定在腰梁上,腰梁采用2I28a。

环行车道5 层楼处共设3 层锚杆,在护坡桩帽梁处加设一层锚杆(共5 根),锚杆用2 φ15.2(1860 级)钢绞线,锚杆长度L=18m,其中非锚固长度6m,锚固长度12m。两桩一锚,下两层锚杆同上。

孤岛处东西方向锚杆采用拉杆对锚。第一道锚杆采用φ150 钻孔,锚拉筋用3 φ15.2(1860 级)钢绞线,锚杆长度24.2m,两桩一锚;第二道锚杆采用φ150 钻孔,锚拉筋用5 φ15.2(1860 级)钢绞线,锚杆长度24.2m,一桩一锚。

帽梁顶位于49.70m 处,帽梁截面:900mm×500mm,配置:5Φ22+2 φ12 的主筋,2 ∮8@300 的箍筋。混凝土C25。帽梁顶至地面2.0m 范围砌筑370mm 砖挡墙,砖强度等级为Mu7.5,砂浆强度等级为M5。

为防止桩间土的坍塌流失,采取挂钢丝网片抹水泥砂浆护壁。钢丝网片为20mm×20mm 网,砂浆强度为M5,厚度约为50mm。

5.3.6 钎探与验槽

基底清理干净, 找平, 以后进行钎探工作,钎探点的布置为1500mm×1500mm, 钎锤的重量为 10kg, 落距为500mm, 并做好钎探记录。对钎探记录进行分析,确定无不合格项,进行验收工作。 (略)

5.3.7 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