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记忆永年县各个村名称的由来,你造吗? 下载本文

划置七块方田,所以此地名七方,明永乐年间赵、吕、苑、杜、陈、刘等姓氏先后从山西迁来占产立庄,以洺河道为界,命村名为河东七方和河西七方。清末,河西七方几个小村各以自己姓氏为冠分治为,苑七方、杜七方、陈七方、乔七方、刘七方和吕七方。

张虎庄——原名坎村,在一片大水坑的北岸上,明永乐二年(1404年,一名叫张虎的铁匠从山西迁此定居,因此人锻造技艺精湛,家族发展很快,村庄也随之扩大,所以,人们就将坎村改称张虎庄了。

李解——据传,明代以前,该村李、解两姓氏为大户,村名称李解。明初迁来八姓氏组成八个片村。各冠以自己的姓氏称“某李解”,1947年土改时合并为三个村,位于西边的称“西李解”位于东边的称“东李解”,中间居住的称“中李解”。

尚古——《嘉靖广平府志》记载:“洪武三十四年闰三月,成祖皇帝(燕王)至广平郡县,官民各持牛酒来迎,上悉不受,但慰劳遗之。”据查,明朝燕王扫北时,路过该村,居民对燕王说话很和气,照顾很周到,燕王认为村民崇尚古代礼节,品德高尚,赐村名尚古。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姓姚名太者从山西榆次县小北村迁此居住。沿用原名。

蔡庄——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蔡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冠以姓氏命村名蔡庄。 漫庄——漫庄形成于清朝末年,位于沙河故道南沿,常有河水漫溢浸袭村庄,故称漫庄。 东赵王固——相传北宋时期,有位姓赵的王子在此作战,不幸身亡并葬于此地。后来此地聚集成村,称赵王墓,明初多姓从山西迁此居住,嫌村名不雅,遂更名为赵王固。

辛村——该村地处洺河北岸,约在明中期洪水将村冲毁,重建村后称新村,后书写成辛村。

曲陌乡

曲陌——原村名义安寨,又叫八门寨。位于永年城通往南河的古道上,古者田间小道称阡陌,《风俗通》曰: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阡,南北为陌。相传曲陌为隋朝之前曲梁县(今永年城关)北首镇,故以曲陌为名。

尧子营——据考,该村始建于隋唐时期,是古代屯军的营垒。明“燕王扫北”后,陆氏等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这里有大量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故称尧子营,同时亦称窑屯,后认为尧子营、窑屯都不文雅,改名尧子营。

西旧寨、中旧寨、东旧寨——这三个村原来都叫老鸹寨,传说周围有大片古树,招来成群老鸹,以此成老鸹寨。明万历年间因发生水灾,将村庄冲为三段,受灾户北迁,称新寨。留下的村庄称旧寨,旧寨分为三个自然村,根据方位分别叫西旧寨、中旧寨、东旧寨。

故城——《地理志韵编》与《后汉书·注》云:广年古城在今永年县(城关)西北。据

一九七六年故城地裂现象考证,故城村即汉代广年县城,县志亦称古城。前汉置广年县,属广平国,后汉属距鹿郡,魏郡属广平郡,永嘉后废。北齐时,曲梁并入广平县,并移治曲梁城(即今之永年城关),此遂为广年县故城。

冯庄——明初,冯姓奉诏迁此占产立庄,1965年曾改名四新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又恢复原村名冯庄。

前党庄、后党庄——永乐年间,党、赵姓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党姓为大户,故冠以党姓命村名党家庄。光绪三年县志上还记载为党家庄,后来分治,按位置称前党庄、后当庄。

北卷子、西卷子、南卷子、李卷子、许卷子、曲卷子——明永乐年间,李、乔、教、曲、许、崔等姓氏奉诏迁此占产立庄,组成几个自然村。这一带处于洺河北岸,地势低洼。为防水患,便在村庄周围筑起堤圈。按位置命名的村名有北圈子、西圈子、南圈子,按姓氏命名的村名有李圈子、许圈子、曲圈子。后嫌“圈”字不雅,改称“卷子”。

正西乡

高固——传说该村最早形成于宋金时代,是由高氏在此居住而命名。因受沙河影响,所以村名常冠以“固”字,以示坚固和安定之意。明初有苏氏从山西文水县迁来,韩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定居仍沿袭高固村名。

正西——传说,该村形成于宋金时代,原村名不可考。燕王扫北后,郑氏奉诏迁此安居,以东二里处已有郑湾,所以命村名为郑家西村,简称郑西,后来书写转化为正西。

前、后朱庄——据查,原村名叫王四庄,以王氏四户居住而得名。明初有朱氏子敬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安居,命村名为朱家庄。同时迁来的还有李、苏等姓氏,后来以沣河(群众称运粮河)故道为界,根据方位称前朱庄和后朱庄。

刘湾——据查,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有刘氏大户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有一沣河(群众称运粮河)从这一带弯曲经过,村庄靠近河湾处,故借姓氏和地理特征命名刘家湾,后简称刘湾。

台湾——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有杨、台、宋氏相继从山西迁此安居,因有一沣河(群众称运粮河)从这一带弯曲经过,村庄靠近河湾曲处,且杨氏为大户,遂命名杨家湾,后来台氏成为大族,于明嘉靖年间更名为台家湾,又简称为台湾。1947年以后,解放初期曾改名为新湾。后又恢复为台湾。

杨湾——据村中小庙碑文(现已失落)记载,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有杨氏从山东文吕县扎儿庄扬巷迁来,取村名杨家巷,因居住于沣河湾处,后改称杨湾。

张湾——从前有一沣河(群众称运粮河)从这一带弯曲经过,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

年至1424年),张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村庄靠近河湾处,遂取名张家湾,后简称张湾。

郑湾——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郑氏彦洪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村庄靠近沣河湾,因而取名郑家湾,简称郑湾。

高岳,岳为高地意思,该村紧邻沙河故道,为避水患将村庄建在一块高地上,故名高岳。高岳除了嫁过来的女性,男性中一个姓高的和姓岳的都没有,郭姓人口最多。高岳村西至今有一高地,高出地面10余米,上建兴国寺,历史上是附近百姓躲避洪水和其他灾祸的地方。

宋固——相传该村形成于宋金时期,原村在东二里处,称宋固,毁于战火。明初有六刘、党、何等姓氏自山西迁来,在此居住,仍称宋固。

[转载]永年县各村村名来历(完整版) 广府古城武家大院牌坊 广府镇

广府——永年旧城,也为广平府城。最早见于文献为春秋时期的曲梁地,距今已有2600年。历代曾为广平郡治、平干国所在地、武安郡治、洺州州治,广平路治、广平府治、曲梁县治、广年县治、永年县治等。隋末窦建德曾建都与此。1949年永年县人民政府迁于此,1958年县政府搬至临洺关。

上马头、下马头——上马头、下马头本来都位于滏阳河两岸,是故广平府水路交通要塞,泊船码头。自元代始,天津、沧州等地商人、船工多在此定居聚落成村,在河堤高坡处居住的叫上吗头,居住在堤下的称下码头。清代以来,码头村的“吗”字,简化为“马”字了。1957年建永年洼滞洪区,下马头搬迁于滏河以东现住址,仍称下马头。

裴屯——据查,明代前期,该村叫庄王井村,村址在现村北0.3公里处。明朝末迁居于此,因裴姓为多数,故名裴家屯。1957年扩建永年洼滞洪区,裴屯居民南迁东桥附近,1963年之后,又逐渐迁回原址居住。村名仍叫裴屯。

史堤——该村因位于滏阳河河西堤,明朝从山西迁来史姓人家为大户,所以村名称史家堤。后简称史堤。

宋堤——有明万年间宋氏石碑记载,该村叫宋家堤,因宋氏最早在滏阳河河西堤上居住而命名,后简称宋堤。

夏堤——清代县志记载,该村叫夏堤,为夏氏最早在滏阳河河西堤上居住而定名。 相公庄——据查,自明代中期,永年士宦人家兴旺,他们多在永年城里居住,为了培养其子弟读书上进,在城外僻静处设馆建学,种花植草,逐渐形成村庄。因为人们都习惯尊称

官宦子弟为相公,所以,此村名叫相公庄,沿袭下来。

三合村——该村是1957年修建永年滞洪区时,由孙圈、李圈、杜圈自洼内迁此合为一村,所以命村名三合村。

石官营——明代以前,以石、谷两姓氏在此居住,称村名石谷营,清光绪三年《县志》记载,该村叫石官营,

北廓村——该村位于永年城之北,是古永年城北部之屏障,有北部城廓之意。又因村中间有个二十亩大的坑,村民以坑如锅形而命村名北锅,也写作北郭或北戈。明代之后,定名为北廓,留传下来。村东村西还有两个小村就叫锅耳的,也写作廓耳的,其居民大多是明初从山西迁来定居的。

陈村——《县志》记载,明清以来,该村设有讯铺,称陈村铺,以陈姓最早在此定居而命名,随着讯铺的湮废,村名就改为陈村了。

前、后当头——该村原名泊头,明嘉靖府志记载,该村叫大营头,明代以前曾在这里驻扎军队,保护城防。当地群众把大营头三字拼读成当头。1965年改为前、后当头。

北马庄——清代《县志》记载,该村叫北马庄,以马氏居多数,又位于永年城之北而命名北马庄据娄山村马氏家谱记载,北马庄的马氏是从娄山村迁来的。

北张庄——北张庄与吕堤,清朝末年两村分治为吕堤和张庄,为与南沿村张庄区别,冠以方位称北张庄。该村张姓居多数,是早年从庄集迁来的。

吕堤——吕堤与北张庄原为一村,称张吕堤,清朝末年两村分治为吕家堤和张庄,吕家堤是由吕姓人家居住在永年哇西北大堤上而得名,后简称吕堤。

西大堤——该村形成于清朝末年,因位于永年洼西大堤上而命名西大堤村。

永北——1957年因建永年洼滞洪区,由北关和邱圈两个自然村迁并与一起,因位于永年城之北,故名永北村。

南桥——相传2000多年前,该村叫午桥,明朝改广平路为广平府,午桥改名为府南桥,简称南桥。

东桥——明初成村,因位于府东弘济桥附近,故名东桥。

下坡——据《广平府志》记载,该村村后有一山川坛,是历代官府祭祀天地的地方,该村处于山川坛下坡处,故名下坡村。

冯堤——该村位于永年洼南部、滏阳河北堤上,冯姓人家最早在此立村,故名冯堤。 莲花口——清康熙年间该村叫保定庄,因处于广府洼淀南沿,常年积水,遂迁至滏阳河北岸高阜处,原名南李家堤,1884年洪水泛滥,此为滏阳河决堤口,又因此处遍植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