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小学十大好习惯养成方法! 下载本文

www.zylxl1.com

一、你是否在为孩子写作业磨蹭、做事拖拉而烦恼?

早上怎么叫都不起,总是赖床、迟到,抱着被子就是不睁眼:“妈妈,我再睡会儿行吗?” 送去上学也磨磨蹭蹭不情愿:“妈妈,可不可以不去上学啊!”

上课总是走神、发呆,开小差,一节课下来老师说了什么重点都全然不知。

晚上回家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不是边玩边写,就是找借口休息,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做作业到深夜。

你好好讲道理,他好像没听到似的继续拖拖拉拉。 你大声催促,他不是和你撒娇就是噘着嘴和你闹脾气。 你生气批评,他就开始哭闹,说不想学习不想写作业。

以上这样的情形,你是否感同身受,为什么孩子做作业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为什么孩子成绩总是提不上去,为什么花了精力金钱去补习也不见效果……

有的孩子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坐下来,井井有条地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集中注意力完成当天的作业。而有的孩子虽然也坐在书桌前,但东摸摸,西看看,半天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或是出出进进,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饮料,一个晚上学习的有效时间大打折扣,每天做作业到深夜。难怪老师和家长都纳闷:这孩子一点也不笨,每天都在家里学习,也没到哪里去玩,为什么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 归其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

二、培养学习习惯是关键,好习惯决定好成绩

一般来说,拥有良好学习习惯孩子,学习、作业、考试基本都不用家长操心,因为他们对学习感兴趣、爱动脑筋,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且学习效率高,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孩子没有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很可能课堂效率不高,听不懂知识点,导致回家后作业不会做;如果孩子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不爱学习不爱动脑,只能够被动的接收知识,那么会导致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就退缩,应付式完成作业,草草了事,甚至不想写作业、厌

www.zylxl1.com

学;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很可能做完作业不检查,作业经常错漏百出,知识没有得到正确的吸收巩固,考试遇到类似题目依旧做错。

所以,对于家长来讲,不能只看到“孩子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成绩落后”,这只是孩子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表现,如果孩子没有自觉学习、专注学习的习惯,单纯靠监督孩子写作业和课外补习,家长身心俱疲,孩子依旧没改变,只是治标不治本,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父母怎样才能让小亮这样的孩子克服那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三、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

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2

专心上课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www.zylxl1.com

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3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每个孩子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我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4

善于提问的习惯

积极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5

切磋琢磨的习惯

www.zylxl1.com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6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

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

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7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孩子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8

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www.zylxl1.com

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9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10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