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七年级)》 下载本文

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②浸(qīn)淫:渐渐扩展。③踬(zhì):绊倒。④蹶(jué)然:被绊倒的样子。⑤中(zhòng)人:击中、深入于人。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每履之( ) ②顾而笑曰( ) ..③及其久( ) ④故君子之学(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伟人细胞》中“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本文中的哪句 话与爸爸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一致?

【答】 4.试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

1.① 踩、踱步 ②看 ③等到 ④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 ①屋子里有一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扩展每天都在变大。

②之后,刘蓉又在屋里思考问题,踱来踱去,心里一惊,感觉要被绊倒似的,低头一看,地面好像忽然凸起一块。 3.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4.本文主旨句“故君子之学,贵乎始慎。”君子求学,贵在慎重的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习惯对自我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刚开始学写字,要做到“一拳、一尺、一寸”,长此以往,才能写正字,保持视力的良好,若一开始就以随便的姿势写字,那么时间一长字没写好,视力也急剧退步,可见习惯对我们是十分重要的,一开始就培养一个好习惯,并坚持,一生受用。

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17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时岁饥民馁( ) ②有盗夜入其室( ) ..

③遂至于斯( ) ④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

【译】 ②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译】 3.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它是 _ 。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陈实的“为人仁爱”?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①饥饿 ②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③于是,就 ④又,再 2.①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坏人,应该反省自己为好。 ②陈实知道他贫穷,于是让人给了他二匹绢。

3.梁上君子。躲在梁上的君子,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4.有一颗宽容之心。想到“时岁饥民馁”,想到小偷“自投于地,叩头归罪”,他决定给小偷一个改正从新的机会,并动之以情教导他,使其能够从错误中走出来,重新做人。“自是一县无复盗者。” 有一颗尊重他人之心。“梁上君子者是也。”注重措辞,足以表现对小偷的尊重,哪怕对方犯了错误也给对方足够的尊严。 有一颗怜悯之心。“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

割席分坐

管宁与华歆,俱为东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俱为东汉末人( ) ②视而不见( ) ..

③乃掷去之( ) ④宁读如故( ) ..2.翻译句子

①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译】 ②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译】

18

3.选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答】 4.请选择不同的角度,谈谈选文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答】

【参考答案】

1.①都 ②表承接关系。不译 ③于是,就 ④像 2.①管宁看了一下好像没有看到继续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 ②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不是我的朋友。” 3.两人看到金子时的不同态度。两人在高贵的人经过时的不同反应。

4.管宁和朋友绝交的原因来看:交友要交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这样才有共同的语言,能够促进两人一起发展。

读书时候两人不同的表现来看:学习一定要静下心,专心学习,最后才能学有所成。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1,得麋麑○2,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3之。自是日抱就○4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5我友,抵触偃仆○6,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7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①畋(tián田):打猎。 ②麋麑(ní泥):麋鹿仔。 ③怛(dá):恐吓。 ④就:接近。 ⑤良:真,确。 ⑥抵触:用头角相抵相触。 ⑦偃:仰面卧倒。 ⑧仆:俯面卧倒。 ⑨啖(dàn但):吃,这里是舔的意思。 ⑩狼藉:散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畜之 ( ) ②自是日抱就犬 ( ) ..③稍使与之戏( ) ④益狎(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为犬良我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麋至死不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从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简述麋最终被外犬吃掉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

1.①饲养 ②这 ③渐渐 ④更加 2. ①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朋友);或是:以为狗真的是它的伙伴(朋友)。 ②麋到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3.客观原因:主人溺爱麋鹿,家犬只能假意与麋鹿为友。

主观原因:麋鹿天真幼稚,竟然没有注意到家犬“时啖其舌”,愚蠢的以为狗是它真正的朋友。

4.要有自知之明,分清敌我。

木兰从军

木兰者,乃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长而益精( ) ②市鞍马( ) ..

③数建奇功( ) ④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木兰者,乃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是本文的主旨句?它与《木兰诗》中哪个句子意思相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本文和《木兰诗》,谈谈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释加点的字

①更加 ②买 ③屡次,多次 ④于是,就 2.翻译句子

①木兰是古时候一个民间的女子。

②男子能够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能够做。 3.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