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教程 下载本文

11、清冷渊,天井穴上一寸。三焦引起的手臂痛不能梳头还有筷子不能送饭。发烧也可针。 12、消泺穴,清冷渊上五寸,少用。

13、臑会穴,肩髎下三寸,消泺穴上三寸。脖子强硬甲状腺会用到。

13、肩髎穴,肩髃穴往后跨一个大筋。肩膀痛等等。 14、天髎穴。

15、天牗穴,脖子外大筋和脑骨交接处少用。

16、翳风穴。西医眼科在此麻醉。耳朵牙科会用到。翻开耳朵有智慧骨。急救时会有鸡爪青筋凸起,点刺放血便可。脑膜炎角弓反张都可以在耳后的青筋放血。耳朵和发迹中间是耳沟,是三焦经过。

17、契脉穴,翳风穴上一寸半,不针也不艾灸,一般放血用。 18、颅息穴,契脉穴跳过智慧骨就是。 19、角孙穴,耳朵上面到发迹的地方。 20、眉棱点,阴陵泉下一寸。治疗眉棱骨痛。

21、耳门穴,耳朵前骨缝有三个穴位,分别是耳门,听宫,听会。听宫是小肠经,听会是胆经。

22、耳和髎穴,丝竹空和耳门连线,靠近耳朵处有动脉的地方,离耳门大概半寸到一寸的距离。

23、丝竹空,眉毛的后方。针或者放血。眼科用。 24、手六筋,指针术。一般用于儿科。

第十三章,足少阴胆经。

太阳,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身,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募穴,京门肾脏墓,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合穴,阳交,外丘郄穴,光明别络,阳辅子穴经穴,悬钟,丘墟,足临泣俞穴本穴,地五会,侠溪荣穴母穴,足窍阴。

木可以转化浊物,譬如大粪在树木下。胆汁喷出的速度就是心脏搏动的速度。胆囊连着十二指肠。b看成d就是长期呕吐导致胆囊倒置。口苦一般是胆的问题,木烧过后是苦的。胆为清净之腑,中正之官。

1、瞳子髎,就是太阳穴,如果直刺半寸就可。也可以放血。 2、听会穴,不捻针。外在耳鸣原因譬如鼓手潜水处理的办法是利用原来环境。

3、上关穴,下关穴跨过一个骨头,不深针有动脉。 4、颔厌穴,头维下一寸。督脉头部外开一寸半是膀胱经,外开三寸就是胆经。

5、悬颅穴,颌厌和曲鬓连线,中间是悬颅和悬厘。

6、悬厘穴。

7、曲鬓穴。有耳动脉

8、率谷穴,耳尖上一寸半。太阳透率谷穴治疗偏头痛,立竿见影。 9、天冲穴。 10、浮白穴。 11、头窍阴穴。

12、完骨穴,离着耳朵后面的骨头五分不到一寸的距离,或者天容穴和天柱穴的中间就是。 13、本神穴。头临泣跨过一寸。

14、阳白穴,瞳孔正上方,眉毛和发迹中间,阳白穴透鱼腰,治眼睛疾病很好。

15、头临泣,用的多,瞳孔直上,入发迹一寸半。百度说是神庭穴和头维穴连线的中间。

16、目窗穴,头临泣后一寸半。用的多。和头临泣合并治疗迎风流泪很好。

17、正营穴,目窗后一寸半。 18、承灵穴,正营后一寸半。 19、脑空穴,承灵后一寸半。

20、风池穴,脑骨下,两条大筋的中间最凹陷处就是,常用于鼻窦炎,下针对着对侧的颧骨。风池,风府,风门,是中风常用穴位。脖子强硬后面部位还可以用米酒刮痧治疗。鼻

孔不通,下对侧风池立刻解决。

21、肩井穴,浅针,不超一寸半或者一寸。下针引到气要扎对侧足三里泄气。一般用于胸腔跌打的淤血或者伤科,后溪和申脉也常常用于脖子痛。孕妇不用肩井,气强会落胎。 22、渊液穴,极泉下三寸。不艾灸。 24、辄筋穴,渊液往前一寸。少用。 25、日月穴胆之募,期门下一个肋骨。

26、京门穴,肾脏募穴。直刺一寸就可以了。常常配合肾俞穴使用。

27、带脉穴,章门下一寸半一寸六左右。带脉穴是带脉五枢维道。

28、五枢穴,水道外五寸半,关元外七寸半。

29、维道穴,中极外八寸。带脉症状如坐水缸。华佗夹脊是督脉旁开五分。足三里和临泣可治。

30、居髎穴,章门穴直下八点三寸左右。少用。

31、环跳穴,捻捻之后,三呼三吸,不留针。大都用补法。环跳骨头之开始。肩髃对环跳。环跳也是中风穴,瘫痪可用。 32、风市穴,膝盖交接缝隙上七寸。针到骨头。中风瘫痪大穴,膝盖无力,一般风市穴和阴市穴合并使用。

33、中渎穴,风市穴下两寸。胆经的别络,辅助风市的。 34、膝阳关,很浅,一寸就够了。对风湿关节炎很好。 35、阳陵泉,筋会阳陵泉。取穴用正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