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机会。明确如何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6.2食品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 公司策划并制定了食品安全目标,并在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进行分解。食品安全目标策划,变更和实施中应与食品安全方针保持一致;可测量;考虑到适用的要求;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予以监视;予以沟通;适时更新。 公司保留有关食品安全目标的实施和考核结果的记录。
6.2.2 策划如何实现食品安全目标时,公司应确定:采取的措施;需要的资源;由谁负责;何时完成;如何评价结果。
6.3变更的策划
当公司确定需要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应对变更活动进行策划并根据4.4要求系统地实施。应考虑到: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b)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资源的可获得性;
d)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7 支持
7.1资源 7.1.1总则
公司应确定并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应考虑: a) 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约束; b) 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 7.1.2人员
公司确定并配备所需要的人员,以有效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过程运行和控制。 7.1.3基础设施
为确保食品安全和服务合格,公司确定、配置和维护过程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 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
b)生产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c)信息和通讯技术。 7.1.4工作环境
公司根据产品和服务特点,确定、提供并维护过程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包括温度、热量、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如理压力、过度疲劳、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如非歧视、和谐、无对抗,以获得合格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7.1.5外部开发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的控制
公司应确保外部开发食品安全符合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食品安全要求。
在下列情况下,应确定对外部开发食品安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 a) 外部开发供方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 b) 外部供方替公司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 c) 公司决定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
公司应基于外部供方提供所要求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对外部供方的评价、
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并加以实施。评价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应形成文件的信息并保留。
7.1.6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7.1.6.1 控制类型和程度
16
公司确保外部开发食品安全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安全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应:
a) 制定对外部供方控制程序,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c)考虑: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2)外部供方自身控制的有效性;公司应以供方符合本标准为目标进行供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开发。符合ISO/DIS22000:2017是达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除非顾客另有规定,否则组织的供方应通过经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ISO/DIS22000:2017第三方认证。
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7.1.6.2 外部供方的信息
公司应确保在与外部供方签订协议前,充分进行沟通,确保外部方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过程要求明确具体。与外部供方沟通包括以下要求: a) 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b) 对下列内容的批准: 1)产品和服务;
2)方法、过程和设备; 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c) 能力,包括所要求的人员资质; d)外部供方与组织的接口;
e)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
f)公司或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
7.2能力
公司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对以下活动进行控制:
a)确定影响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各类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具备所需能力;
c)适用时,采取措施获得所需的能力,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具备能力的人员等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d)公司建立人事档案,保留员工评价、教育、培训、经历等记录,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
7.3意识
为提高全员食品安全意识、顾客意识,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交流,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知晓和理解: a)食品安全方针;
b)与其职责相关的食品安全目标;
c)为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做出贡献的意义和途径,包括改进食品安全绩效的益处; d)不符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7.4沟通
本公司确定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 a)沟通内容; b)沟通时间; c)沟通对象; d)沟通方式; e)沟通负责人。
7.5成文信息 7.5.1 总则
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
a) 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和记录;
17
b) 公司确定的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支持性文件; 7.5.2 创建和更新
在创建和更新文件时,公司应确保适当的:
a)文件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编号等); b) 适宜的格式和媒介;
c) 文件经过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7.5.3.1公司制定文件控制程序,对食品管理体系和标准所要求的文件的应严格控制,以确保满足以下要求:
a)无论何时何处需要这些文件,均可获得并属于正确版本; b)予以妥善保护,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不完整。
7.5.3.2 为控制形成文件的信息,适用时,文件主管部门应关注下列活动及其效果: a)文件分发、查阅、检索和使用,严格控制其更改。 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c)变更控制(比如版本控制); d)保留和处置。
对确定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必需的来自外部的原始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如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公司应进行适当识别和控制。
对公司保存的作为符合性证据性文件和记录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的更改。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本公司策划和开发安全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通过有效开发、实施和监视所策划的活
动,保持和验证食品加工和加工环境的控制措施,当出现不符合时采取适宜措施予以控制,最终实现食品安全管理。
8.2前提方案
1) 本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前提方案(PRP),以助于控制: a) 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进入产品的可能性;
b) 产品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c) 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2) 本公司制定前提方案时,保证做到: a) 与本公司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相适应;
b) 与本公司运行的规模和类型、生产和处理的产品性质相适宜; c) 前提方案能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实施;
d) 制定的前提方案应获得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 3) 本公司在制定前提方案时,充分识别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顾客要求、公认的指南、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法典原则和操作规范等),并在制定前提方案时,对这些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予以考虑和利用。
本公司制定前提方案时,充分考虑了以下的内容: a) 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b) 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 c) 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提供; d) 包括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的支持性服务。
e) 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可实现性;
f) 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供给(如水、空气、蒸汽、冰等)、清理(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产品处置(如储存和运输)的管理; g) 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 h) 清洁和消毒; i) 虫害防治; j) 人员卫生;
18
k) 其他适用的方面。
4) 本公司有前提方案及其相关文件中规定如何管理前提方案中包括的活动。 本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包括《良好操作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两个前提方案,以及《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以确保实现以下目标:
8.3可追溯性
本组织制定《产品标识、追溯和回收程序》,以确保能够识别产品批次及其与原料批次、加工和分销记录的关系,能够识别从直接供方的进料和最终产品分销直至直接分销方的情况,能够对潜在不安全产品进行处理和可能发生的召回。
8.4应急准备和响应
本公司建立和实施与本公司食品链中的作用相适宜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以管理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
相关文件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8.4.1总则
8.4.2紧急情况和事故的处理
8.5危害控制
8.5.1危害分析预备步骤 8.5.1.1 预备工作的总原则
本公司按《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建立控制程序》的要求做好危害分析的预备工作,预备工作的总原则量:
a) 应收集、保持和更新实施危害分析的所有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 b) 应保存收集、保持和更新信息的记录。 8.5.1.2 成立食品安全小组
总经理牵头成立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来自公司品管、生产、采购、销售、人力资源、车间等各部门,这些人员应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力。 8.5.1.3 编写产品特性
1) 食品安全小组编写所有原料、辅料、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特性描述。在编写特性描述时,应识别与描述的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
特性描述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a) 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b) 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 c) 产地; d) 生产方法;
e) 包装和交付方式; f) 贮存条件和保质期; g) 使用或生产前的预处理;
f) 原料和辅料的接收准则或规范。接收准则和规范中,应关注与原料和辅料预期用途相适宜的食品安全要求。
2) 食品安全小组编写终产品的特性描述(含终产品的预期用途)。在编写特性描述时,应识别与描述的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
终产品特性描述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a) 产品名称或类似标识; b) 成份;
c)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d) 预期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e) 包装;
f)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及使用说明书; g) 适宜的消费者; h) 销售方式。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