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全套资料 下载本文

《管理评审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

7.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承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承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供方的人员。 3 职责 3.1办公室

3.1.1 负责组织编制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的《岗位工作任职要求》; 3.1.2 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 3.1.3 负责企业管理层面的基础教育; 3.1.4 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2相关部门

3.2.1 负责提出本部门员工的培训需求; 3.2.2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3.3总经理负责批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批准部门负责人的《岗位工作任职要求》。 4 程序

4.1确定岗位能力

4.1.1承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中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

4.1.2办公室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编制《岗位工作任职要求》,报总经理审批。

4.1.3《岗位工作任职要求》经审批后,作为各部门选择、招聘、安排人员的主要根据。 4.2培训、意识和能力

4.2.1公司将识别从事影响食品安全管理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 4.2.2 新员工培训

a)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简介、员工纪律、食品安全管理方针和食品安全管理目标、食品安全管理、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由办公室组织进行;

b)部门基础教育:学习本部门工作的主要内容,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c)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生产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局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4.2.3在岗人员培训

按培训计划,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 4.2.4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a)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年对于这些岗位的人员还应进行培训和考核;

b)电工、锅炉工等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应由食品安全管理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2.5 技术人员培训

各类技术人员是新产品开发的主力军,应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由生产部负责人安排老师组织培训或外送培训。

4.2.6 转岗人员培训正按4.2.2 b)和c)执行。 4.2.7 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

48

a)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自己从事的活动与公司发展的相关性。

公司鼓励员工参与食品安全管理,为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目标做出贡献。 4.2.8 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a)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b)每年第四季度办公室组织各部门培训负责人及员工代表,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 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

c)办公室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暂停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4.2.9 办公室负责建立、保存员工培训档案。 4.3培训计划及实施

4.3.1 每年年底各部门上报办公室下年度的《培训申请单》,根据公司需求及下年度各部门《培训申请单》,办公室于12月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等内容),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并监督实施。

4.3.2 需临时增加的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申请单》,报总经理批准,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5 相关文件

《岗位工作任职要求》 6 相关记录

《培训申请单》 《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员工培训档案》

8.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确保食品安全所需要的设施,识别并管理为实现食品安全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 2 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并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及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 3.2 生产部对实现产品符合性及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 程序

4.1 生产设施的识别、提供和维护 4.1.1 设施的识别

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活动及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4.1.2 设施的提供

a)生产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生产设施配置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安排采购或自制的有关事宜并具体实施采购;

b)需要自制的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由生产部设计,总经理审核并批准后,由生产部车间组织加工制造。 4.1.3设施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生产部派人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部和使用部门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

49

资料等内容。《设施验收单》由生产部保管。

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生产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c)生产部对验收合格的设施进行编号,建立《生产设施一览表》。 4.1.4 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a)根据生产需要生产部组织编写设施的操作规程,发放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设备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生产部制定《设施日常保养表》,规定保养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各岗位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生产部每季度收集《设施日常保养表》,整理归档并作为制定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c)生产部每年年底制定下年度的《设施检修计划》,发至各部门执行。

d)日常生产中车间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填写《设施检修单》报计划检修。检修中的设施应挂红色检修牌,并在检修单上记录检修内容,检修好的设施应有使用部门负责在检修单上签字验收。 e)现场使用的设施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 4.1.5 设施的报废

a)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施,由生产部填写《设施报废单》,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废,生产部在《生产设施一览表》中注明情况。

b)对低值易耗的工装、夹具、辅具等,由使用部门填写《设施报废单》,报总经理批准,即可报废。

c)报废的设施应挂黑色报废牌。 4.2 工作环境

品管部应协助生产部识别并管理为确保食品安全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确定并提供作业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

a) 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 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

c)生产部对车间设施实行定置管理,要考虑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5 相关记录

《设施验收单》 《生产设施一览表》 《设施日常保养表》 《设施检修计划》 《设施检修单》 《设施报废单》

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应以适当方式标识产品,以防止误用和混淆,并通过唯一性标识及其记录系统实现可追溯要求。为已进入消费市场的产品发生回收要求时,确保有公司标志的产品在任何时候从市场回收时都能尽可能有效、快速和完全进入调查程序,并实施回收。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产品(进货物资、过程产品、成品)、设施、服务及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或追溯,对交付后不安全产品进行回收的控制。 3 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制定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不安全产品事故产生原因的调查。

3.2生产部负责制定过程产品标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3.3仓管员负责贮存物资(进货物资、成品)的标识。

3.4办公室负责人员和工作环境标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3.5业务部负责处理客户的投诉以及对投诉内容的分析追溯,产品回收,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

50

3.6公司建立包括业务、生产、质检、财务人员回收体系。 姓名 职务 电话 回收职责

XXX 业务经理 XXXXXXXXX 回收产品的信息及处理方法 XXX 生产厂长 XXXXXXXXX 生产环节分析 XXX 质检主管 XXXXXXXXX 控制产品的质量

XXX 品控员 XXXXXXXXX 产品的质量分析和检验 XXX 财务主管 XXXXXXXXX 产品核算利税和损益 4 程序

4.1 标识方法

4.1.1本公司采用的标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分区存放产品,各种原辅材料、产品分区域存放; b)悬挂标识牌,标明原辅材料、产品名称等; c)仓库台帐及记录。

4.1.2进货物资、过程产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有以下几种:合格、不合格、待检、已检待判定。

4.2 进货物资标识

4.2.1进货检验状态标识:

a)进货检验状态标识应做到:物资进厂后把物资放在“待检区”,并保护好其固有状态标识; b)对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仓管员应及时更换状态标识,并办理入库手续;

c)不合格的进货物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并由检验员挂上相应状态标识(如拒收、退货等);

d)仓管员应严格管理各种进货物资状态标识。 4.2.2进货物资产品标识

4.2.2.1进货物资的产品标识应能体现出名称、类型(或型号)、等级(或规格)、数量、产地及检验结果等,并建立相应物资台帐,做到“帐、物、卡”一致;

4.2.2.2进货物资由仓管员按原辅材料类别分区域存放。

4.2.3原料在收购、分拣前不得进入生产车间,分拣后的合格原料过磅后用周转筐存放于固定的位置并挂牌标识

4.3 过程产品的标识:

4.3.1加工车间根据“产品标识单”要求到包装材料仓库领取内包装物,并用打码机或真空封口机打上注册代号和生产日期,确保字体准确清晰;

4.3.2外包装间根据“产品标识单”要求到包装材料仓库领取外包装物(以及标签),并在外包装上刷上批号和注册代号、生产日期、规格,在外包装盖的内侧打上生产班次(1或2),确保字体准确清晰;

4.3.3 过程产品以各种记录形式形成标识,系统进行管理;

4.3.4过程产品经检验后由检验员在各过程检验记录单上做好检验记录,经检验合格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4.3.5 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由检验员将其移至相应结果的标识区(如返工区、废品区),并做好处置跟踪与质量记录工作。 4.4 成品(产品)的标识:

4.4.1质检部根据批次管理要求和客户要求对产品标识的要求规定如下:

4.1.1.1批次号:XXYYZZWWW(X代表年份,Y代表月份,Z代表日,如2002年用02表示,5月用05表示,8日用08表示,后三位数为流水号(员工号));批次号标识贴在外箱正面右上角;

4.1.1.2外包装箱:刷上公司注册代号和生产日期:□□□□□□□□□XXYYZZ(□□□□□□□□□公司注册代号,XX代表生产年份,YY代表生产月份,WW代表生产日期),规格(根据客户要求)。 4.1.1.3外包装的外盖打上生产班次:一班用1表示,二班用2表示;三班用3表示。 4.4.2经检验合格的成品,形成《成品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产品标牌”和包装箱外的检验标识等作为其标识;

4.4.3合格成品入库时,仓管员应对产品规格、入库时间、数量等进行确认,并在成品台帐上做好记录;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