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施工组织 - 图文 下载本文

米水深压力进行试压,试压压力为0.6Mpa。)。持压2分钟,观察导管有无漏水现象。

②、检查导管外观,导管内壁应圆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 局部沾有灰浆处应清理干净,有局部凸凹的导管不予使用。 ③、导管试拼、编号

根据护筒顶标高,孔底标高,考虑垫木高度,计算导管所需长度对导管进行试拼(标准导管长度一般为4m、3m、2.5m、2m、1m、0.5m),符合长度要求后,对导管进行编号。试拼时最上端导管用单节长度较短的导管(0.5m),最底节导管采用单节长度较长的导管(4.0m)。

④、导管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导管安放时,眼观,人工配合扶稳使位置居钢筋笼中心,然后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骨架和碰撞孔壁。安装时用吊车先将导管放至孔底,然后再将导管提起40cm,使导管底距孔底40cm。 ⑤、导管高度确定后,用枕木调整导管卡盘高度,用卡盘将导管卡住。 2.7、砼的拌合、运输

①、混凝土拌合前,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配合比。

②、测定拌合料场砂、石的含水量,换算施工配合比,交付拌和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凝土。

③、混凝土拌合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每车混凝土出站前,试验室试验人员,检测混凝土的出站坍落度和出站温度,不合格不予出站。混凝土出站时,试验室人员须在运输单上填写出站时间,出站时坍落度,若为冬季施工时,还需填写混凝土的出站温度。

④、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运输,冬季施工时,罐车运输罐应用棉被或其他保温材料包裹保温,以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 2.8、灌注混凝土

①、每车混凝土灌注前检测混凝土出场、入模的坍落度和出场、入模温度,坍落度应在180-220mm之间,温度应在5℃度以上。

②、混凝土由罐车运至现场后,采用吊车吊储料斗运进行灌注。为确保灌注的顺利进行,砼灌注前要首先准确计算出首批砼方量,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具体见下表:

不同桩径首批混凝土方量计算表

桩径 首盘混凝土方量(m3) 1.0 1.5 1.2 2.2 1.4 2.3 1.5 3.4 1.7 4.3 ③、首批混凝土灌注后,灌注砼由砼运输车溜槽直接对料斗放料进行灌注。 ④、灌注中,每车混凝土灌注完成或预计拔导管前量测孔内砼面位置,以便及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埋深一般控制在4~6m之间。

⑤、在灌注将近结束时,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砼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灌注完成后对桩顶2米范围内砼用50型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要均匀,不得漏振、过振,以保证桩顶范围内砼密实。灌注完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m,高出部分在砼强度达到80%以上后凿除,凿除时防止损毁桩身。 ⑥、灌注完毕后,拔出护筒。

控制要点:

①、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进行,准备好导管拆卸机具,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间隔,防止塌孔。

②、开始灌注时,砼面高度将至钢筋笼底部时要放慢灌注速度,当孔内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部1m时,混凝土灌注速度应控制在0.2 m/min左右,并仔细量测砼表面高度,以防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钢筋笼底口4m以上时,提升、拆除导管,使混凝土灌注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以上,恢复0.5m/min左右的正常灌注速度。

③、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中,现场技术员应真实可靠地做好记录,记录结果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如钻孔记录、终孔检查记录、砼灌注记录。 (三)、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处理措施 3.1 砼堵管处理

用吊车将料斗连同导管一起吊起,在50cm范围内小幅度上下提升三次,应注意的是切不可把导管提出砼面以外。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应严格要求做到:导管要牢固不漏水;砼和易性坍落度要好;砼浇注必须要在初凝前完成,导管埋深控制在4~6m。 .3.2 钢筋笼上浮预防措施

①砼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放慢砼浇注速度,浇筑速度控制在0.2m/min左右; ②砼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导管保持较大埋深,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尽量保持较大距离;

③砼表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骨架底端一定距离。

④在保证钢筋笼中心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四根定位钢筋将钢筋笼固定在钢护筒上。 (四)、实测项目

1 、钻孔桩成孔质量标准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孔的中心位置(mm) 群桩:100;单排桩:50 孔径(mm) 倾斜度 孔深 不小于设计直径 小于1% 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 支撑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 摩擦桩: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直径≤1.5m沉淀厚度(mm) 的桩,≤300mm;对于直径>1.5m的桩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500mm; 支撑桩:不大于设计规定

2 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

项次 1△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MPa) 群桩 桩位(mm) 排架桩 允许 极值 3△ 4△ 孔深(m) 孔径(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合格标准内 100 50 检查方法和频率 试件大于等于10组时,按数理统计方法评定;试件小于10组时,按非统计方法评定; 2△ 全站仪或经纬仪:每桩检查 100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测绳:每桩量测 探孔器:每桩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