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 下载本文

2.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归纳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

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37

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 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38

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较差的学生多让他们说)

④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吗?组织学生议一议,写一写。 指名学生把写的过程予以汇报。

教师加以总结,用课件展示教材第86页第1题的图示。 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9页练习十八第1题。 指名汇报,订正。 【教材释疑】

教师:刚才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想必同学们可能还有些疑难,请同学们互相提问,互相交流。

【课堂作业】 填空。

(1)一个等边三角形,从一个顶点起,用一条线段把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2)圆的位置是由( )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 )或( )决定的。 (3)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一条高分开,分成的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 )度和( )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64°,顶角( )。 (5)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50°,两个底角各是( )。

(6)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它的顶角是( )。 先独立思考,后指名一一回答。

答案:(1)180° (2)圆心 半径 直径 (3)30 60 (4)52° (5)65°(6)3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39

第1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第2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经历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加深对公式推导的认识,培养学生借助直观图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