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地热单(对)井资源评价技术要求 下载本文

(3-5)

Q-回灌量(m3/d);

D-对井井底距离(m); b-热储层有效厚度(m);

t-冷热水峰面到达开开采井的允许时间(d,按50年计); ρwβw ρaβa-流体和含水层的热容 (MJ/m3.℃)。

方法二:

可用热储层吸收率计算(见式3-6)。

Q = P M ΔH (3-6)

Q—稳定回灌量(m3/d);

P—热储层吸收率(m3/d〃m2);

M—热储层有效厚度(m);

ΔH—回灌时孔内水位上升的稳定高度(m)。

地热回灌井评价其可回灌量,一些计算参数需通过实际回灌试验确定或采用类比方法获得,通过相似热储回灌状况来分析确定。

3.3.2 开采井可采量计算

依据地热开采井抽水试验资料,用内插法初步确定地热井可开采流体量。可依据回灌井可回灌评价结果确定可采流体量。

3.3.2.1 当可回灌量达到60m3/h以上,最大水位降深以不大于50 m为宜,区域水位下降速率不大于2m/a,确定为开采井开采量。

3.3.2.2 当可回灌量小于60m3/h,最大水位降深以不大于40 m为宜,区域水位下降速率不大于2m/a,确定为开采井开采量。

地热开采井评价可采热量依据3.2进行。

4 地热单井评价报告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地热地质概况及成井结构:

(1)简述地热井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背景、布井依据、勘查目的和要求、工程实施情况与问题,周边同层热储地热井利用现状分析。

(2)地热地质特征:简述地热井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详述地热井取水目的热储层的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3)钻井及井身结构:成井地质剖面、测井曲线及井身结构。

(4)地热井可开采量计算与评价 a.成井水文地质试验资料分析; b.计算地热井可开采量及其放热量;

c.估算地热井开采影响区内的可采热储存量; d.圈定地热井保护范围,提出合理井距的建议。 (5)水质评价 a.水质分析成果;

b.水质评价:侧重供暖、医疗、洗浴、农业用水的水质评价及废水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6)结论:侧重热储层特征、地热井可开采量、水质及用途、开采影响范围及其合理井距、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结论意见。

附:a.钻井地质剖面图及钻井平面位置; b.水文地质试验观测资料; c.水、岩分析化验资料; d.成井质量验收报告。

5 地热单井勘察报告审批要求

(1)成井质量及各项测试数据资料的可靠性;

(2)地热井可开采量的计算与评价:应确定地热井可开采量、开采影响范围及合理井距;

(3)地热水水质及其用途评价;

(4)地热水开采利用中余热及废水排放对当地环境影响评价及消除影响的措施。

(5)审查结论应明确地热井主要开采层位、可开采量、保护区范围与合理井距、地热水主要用途及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审批文件内容可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