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1、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和实践氛围不浓厚,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目前,部分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一是学校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也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二是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心。三是家长不支持。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过是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有的认为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加之社会实践往往到艰苦和落后的乡村去,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吃苦受累,因而支持力度不够,以致实践活动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难以取得各方理解和大力支持,不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针对性、实效性差。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停留在政策宣传、参观访问等形式下的初级阶段。很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仍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而缺乏向纵深方向发

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内容空泛,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没有针对社会实际,尤其是农村的实际。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所需,尤其是农民的所需,没有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为群众做实事的目的。三是注重表面效应,缺乏实效性。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得多,平时坚持、主动做得少的现象。

3.学生社会实践经费短缺,社会投入严重不足,实践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组织和实施,但目前经费问题制约着活动的开展。一是有大学生社会实践存袒喊汗形式、走过场现象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绝大多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面较窄。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多以利用假期分散返乡调查实践为主。或者在暑期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短短的几天时间下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做些简单的参观、走访、调查后便草草收场。因本身缺乏专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项资金的投入。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没有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和保障,而是在组织实践活动之前,临时向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申请经费,得到的经费也是极其有限的,很多时候还要院系和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活动费用,这势必会影响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有些单位怕花钱、嫌麻烦,特别是经济落后不发达地区,更怕增添经济负担,不愿接待。有的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没有明确实践环节的时间比例和计划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制定出课程的大纲,规定学分以及必要的考核手段。对参与社会实践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没能进行科学的质与量的分析考评,给出成绩、学分。没有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档化学校教学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六、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的成因 1.学校对日常实践活动重视不够

许多高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季节性的社会活动。这种实践主要以革命传统教育、国情认识和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且主要安排在暑假。由于学校对学生在学校中日常的实践活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忽略对校内社会实践经费的支持以及及时的指导和有效的帮助。由于学校把社会实践看作季节性的社会活动,为了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必然会不自觉地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形式,强调活动的声势和新闻效应,降低了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实际意义。

2.指导老师匮乏

由于许多高校老师的课程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几乎没有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去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由于没有对社会实践教学及管理人员在编制、政策、培训上的统一考虑,缺乏实践性教学对教师在课时、课酬、晋升职称方面的约束力、吸引力,因此很少有教师愿意协作学生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教学、管理队伍

处于临时应付、流动性强的状态,缺乏工作的连续性,影响活动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社会实践成为了少数学生(一般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也在感受意义上的、片断化的,缺乏深度和连续性。

3.评价体系不科学

高校长期以来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育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实践教育的成绩,有的只按参与的时间与学生实践登记记录情况来简单考核,有的甚至没有考核记录。部分学生托人找单位盖章写意见,调查报告、实践报告以抄袭来应付,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

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

1、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管理力度和研究力度

首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努力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宣传方式上,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建立“梯度型”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逐级宣传,并加强高校内部宣传力度。在宣传内容上,活动主题要紧抓学生心理,向学生的“兴趣点”靠拢,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活动宣传还要根据不同的群体接受信息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模式。

其次,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活动能否规范有序开展的前提。所以,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组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