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抓住新定义的特点,“若,则”,从而得出具有伙伴关系集合的元素特点,进而研究由这些特殊元素组成的集合的元素个数.
【规律方法】与集合有关的新概念问题属于信息迁移类问题,它是化归思想的具体运用,集合的新定义问题的解决方法是:
①遇到新定义问题,应耐心读题,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弄清新定义的性质. ②按新定义的要求,“照章办事”,逐条分析、验证、运算,使问题得以解决. ③对于选择题,可以结合选项通过验证,用排除、对比、特值等方法求解. 【举一反三】
1. 【河北省衡水中学xx届测试】用表示非空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定义
A*B?{C?A??C?B?,C?A??C?B?C?B??C?A?,C?A??C?B? ,若A??1,2?,B?x|?x2?ax??x2?ax?2??0,且,设实数
??的所有可能取值集合是,则( ) A. 4 B. 3 C. 2 D. 1 【答案】B
2. 对于非空实数集A,记A={y|?x∈A,y≥x}.设非空实数集合M、P满足:M?P,且若x>1,则x?P.现给出以下命题:
①对于任意给定符合题设条件的集合M、P,必有P?M;
*
*
*
②对于任意给定符合题设条件的集合M、P,必有M∩P≠?; ③对于任意给定符合题设条件的集合M、P,必有M∩P=?;
④对于任意给定符合题设条件的集合M、P,必存在常数a,使得对任意的b∈M,恒有a+b∈P,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答案】C
D.②③
*
*
*
*
【解析】对于②,假设,则,则,因此②错误;对于③,假设,则,又,则,因此③也错误,而①和④都是正确的,故选C. 考点6 数学文化
【例6】【xx百校联盟联考】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长5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设该金杖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其重量为,现将该金杖截成长度相等的10段,记第段的重量为,且,若,则( )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阅读能力、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以及转化与划归思想,属于中档题.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差数列的一类基本题型,数列中的五个基本量,一般可以“知二求三”,通过列方程组所求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和公式,并灵活应用,在运算过程中,还应善于运用整体代换思想简化运算过程.
【规律方法】认真阅读试题,理解试题含义,看清题意本质,了解试题考查的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举一反三】
1.【辽宁省沈阳市xx年质监】《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提到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面为矩形,棱.若此几何体中, , 和都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B
1. 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即,得.故.表示函数的值域,因为,所以,所以,即.故.故选C.
押题依据 集合的运算在历年高考中的地位都很重要,已成为送分必考试题.集合的运算常与不等式(特别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等知识相交汇. 2. 已知数列,满足 ,则“数列为等差数列”是“数列为等差数列”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若数列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则bn?1?bn?(an?1?an?2)?(an?an?1)
=,所以数列是等差数列;若数列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则-(an?an?1)?an?2?an?d2,不能推出数列为等差数列,所以“ 数列为等差数列” 是“ 数列为 等差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押题依据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该类问题必须以其他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数学概念.
3. 已知命题:命题“”的否定是“”;命题: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则“”是“”的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对于命题命题“”的否定是,故为假命题;对于命题由正弦定理得,,故
a?b?2RsinA?2RsinB?sinA?sinB,故为真命题,所以为真,选A.
押题依据 常用逻辑用语中命题真假的判断、充要条件、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及逻辑联结词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
4. 原命题:“,为两个实数,若,则,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逆命题为:若,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为假命题 (B)否命题为:若则,都小于1 ,为假命题 (C)逆否命题为:若,都小于1则 ,为真命题
(D)“”是“,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D
押题依据 常用逻辑用语中命题真假的判断、充要条件、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及逻辑联结词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
5.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的重量是均匀变化的,问原有的金箠的重量为
(A) 6 斤 (B) 14斤 (C) 15斤 (D) 20 斤 【答案】C
押题依据 近年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考查,能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故押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