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他们的功绩修建三圣楼,供奉李玉凤、牛登第和张臣。 (三)白云山道教的宗教特点 1.白云山道教派别
白云山道教属于全真道龙门派。
道教是诸多道派的集合体。汉末张陵于公元142年创立天师道,一般认为这是中国道教创立之始,除此之外汉末还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修的五斗米道。在魏晋南北朝之际道教派别增多且影响扩大。例如有神仙道派,其又可分为金丹派、经篆派和占验派;经篆派又分为上清派、灵宝派和三皇派,到了宋金时期又出现全真道、太一道、太华道、天心道等道派。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一些旧的道派消亡同时又有一些新的道派建立,或者一些道派进行联合分化形成新的道教,这些变化共同构成道教发展史。
全真道创立于金初,创始人是王喆,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全真道提倡三教合一,宣扬“教虽分三,道则唯一”,“天下无二道,圣人不两心”,全真道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主张三教合流、三教归一、兼收并存。重阳祖师共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被称为“全真七子”后各自创立门派,为全真道的七个支派即遇山、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和清净七派。
白云山是全真道李玉凤于明代初建,并且道观供奉的神灵类型也是三教并存,符合全真道的宗旨,因此佳县白云山也属于全真道。 2.白云山以真武大帝为供奉中心
白云山建筑的中心即为真武大殿,以其为中心形成的白云山道观群。真武大帝,通常称为北极玄天上帝,简称真武大帝或玄天上帝。道教经书中描绘的真武大帝形象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形象威武。 3.白云山道观供奉的神仙系统
白云山属于道教中的全真道龙门派,因此具有全真道的典型特征,因此其所供奉的也是三教并存,神仙种类数量众多,既有道教所供奉的神也有其他各种教派及民间信仰所信奉的神祗。
道教中所信奉的有三清、玉皇大帝、真武大帝、文昌帝君等。民间信奉的有财神、关圣帝君,还有开山道人李玉凤、牛登地张臣等人。佛教中的观音菩萨等等。 (四)陕北民间信仰概况 1.陕北的界定及概况
通常来说“陕北”即陕西的北部。陕西大致可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从现行的行政区划上是指榆林市和延安市,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本文研究的是榆林市佳县白云山的文化区域,从陕北的民间信仰概况来研究佳县白云山。 2.陕北民间信仰的来源
陕北民间信仰是陕北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文化,具有陕北特定的地域特色,从陕北的社会环境、社会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反映出陕北人民的现实精神世界。
陕北民间信仰的神灵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的神灵以及重要历
史人物的信仰和源于民间自然崇拜的民间神祗,还有佛教和道教的信仰传承神,例如真武祖师、关帝庙、龙王庙、夫子庙等。在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下,陕北的民间信仰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而且将不断延续下去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从意识形态领域影响人们的精神和社会生活。 3.陕北民间信仰的载体
陕北民间信仰十分兴盛,主要表现为陕北的一系列庙宇的修建,现如今陕北几乎村村都有庙,而且规模和次数不断地加以扩大并由此为基础出现的一系列庙会活动。 (1)陕北庙宇
陕北人民的民间信仰以庙宇为载体加以表现。随着陕北经济的快速发展,陕北人民对于庙宇的修建更加热衷,这也表现出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陕北的庙宇的种类繁多,除了有佛教、道教的庙宇还有一些如老爷庙、龙王庙、娘娘庙等。在供奉的神祗即庙宇的信仰之神也是种类各异,有时一个庙宇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神祗,既有道教也有佛教和儒教,例如榆林市佳县境内的白云山。 (2)陕北庙会
陕北人民在庙宇修建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大型庙会活动,也是人们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在陕北几乎村村都有庙,当然也就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庙会活动,会期一般一到三天,主要有本村人参加。当然还有一些大型的庙会,会吸引很多外地来的参与者,在庙会期间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例如耀县香山寺和药王山和佳县的白云山,还
有榆林的青云和黑龙潭以及延安的太和山。其实,人们参与庙会只是为了满足精神寄托,有的向神灵祈福,有的祈求事业有成和身体健康,有的祈求婚姻和子女,这都是人们的一种心灵慰藉和内心情感的释放。 (3)陕北说书
陕北民间信仰的载体还有就是陕北说书。在陕北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即陕北说书。现存最早记载的陕北说书是清康熙年间的《榆林府志》记载到“韵音飞畅,殊有风情。不即江南之柳敬亭乎。”
陕北说书最初是由盲人运用陕北民歌的语调说唱的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后来吸收秦腔信天游等民歌演唱方式,最终形成了陕北说书的演唱方式。陕北大大小小的庙会活动中总是可以见到陕北说书的出现,是庙会活动中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在庙会书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方式,其仪式大致可分为为请神、参神、说唱文书、安神和送神等环节,说唱程序有书帽、小段、正本和结束语等组成。
三、佳县白云山的道教文化构成及其社会表现形式
(一)白云山道教文化构成 1.庙宇建筑
(1)白云山主要建筑
白云山庙宇建筑始于明万历年间,并在后世的不断重修和新建中形成如今的规模,其建筑中蕴含了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主要建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