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政府报告 下载本文

泰安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1日在泰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李洪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泰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泰安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国内外复杂环境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在中共泰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市委确定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科学务实,积极作为,顽强拼搏,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近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五年年均增长14.5%,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15.1%和17.1%。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5827元增加到36400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年均增长23.5%,比“十五”末增长1.9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

1

款余额分别达到1399.5亿元和917.6亿元,年均增长17.1%和16.5%。

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预计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2.4∶55.5∶32.1调整为“十一五”末的9.5∶53.5∶37。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连续八年实现稳定增产,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有机蔬菜、奶牛养殖、苗木花卉、桑蚕生产等成为农业发展的亮点,小麦、玉米高产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工业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培植取得明显成效,八大主导产业调整振兴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04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3825.4亿元、493.2亿元、307.2亿元,年均增长30.6%、32%和37.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实缴税金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3家和8家,分别比2005年增加42家和3家。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分别达到6个和15件。服务业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2407.3亿元,年均增长20.2%;旅游总收入达到253.5亿元,年均增长30.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7.6%预计提高到12.7%。创新型泰安建设全面启动,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以上,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泰安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持续下降,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9%。

项目建设成绩显著。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2

4255亿元,是“十五”投资总量的3.5倍,年均增长24%。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三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0.9%和28.3%。累计投资建设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687个,投资总规模3443亿元。先后争取中央投资项目229个、4.1亿元,省调控资金项目53个、11亿元。青年汽车、山东煤机工业园、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泰山封禅大典实景演出、水浒文化主题公园、精制盐、瑞阳多晶硅、石墨电极、合浩通电缆、东顺工业园等326个过亿元项目建成投入运营;石膏板护面纸、特变电工华东产业园、中联美景400万吨水泥熟料、志高国际广场等259个过亿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拉动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级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增上市企业5家。农村税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流转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实施了新一轮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粮棉流通等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全市新开工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国内招商引资项目2648个,到位资金1008.2亿元,年均增长21.3%;累计新批利用外资项目595个,实际利用外资55.4亿美元,年均增长19.4%;美国马尼托瓦克机械公司、韩国现代重工、日本昭和电缆和中国建材集团、中国重汽集团、中材集团等国内外一批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泰安。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65亿美元,其中出口40.9亿美元,

3

年均分别增长16.4%和11.2%。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境外投资取得新进展。

城乡面貌明显提升。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了各类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全力推进“创城”工作,实施了“两轴”、“两带”、旅游经济开发区、京沪高铁泰安站新区、大汶河与长城路等片区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中村改造,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县级城市加快发展,中心城镇、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率分别达到99.7%、99.5%和100%。市高新区建设发展取得新成绩,泰山景区荣膺“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和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审,预计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泰安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新泰、肥城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编制实施《泰安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新建和加固校舍面积66.8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积极支持驻泰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在校生达到9.5万人。8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建成了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大汶口文化遗址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规划。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2350所卫生室全部完成新、扩、改建任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4%。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奥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