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的图形,激发他们的创作
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要领。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各种黑白图形,了解设计要领。 2、设计。
教具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先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图形,感受黑与
白图形之间
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与白正负图形的要
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要简洁,线条
要流畅,主要
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
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
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
重复,改变方向
组成正负形。 三、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课后反思: 第四课 主体与背景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 环境(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二次备课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 课后反思: 第五课 冰川与晚霞 课时:2课时 二次备课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色彩构成的意义。 2、理解色相及其推移变化 3、 色相推移作业的画法要求。 4、学会观察分析色相的顺序,并按照色相的有规律的变化来完成一幅色相推移练习作业。 5、培养学生现代审美意识和设计意识,以及耐心有序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做色彩明度推移学习。 2、明度深浅对比的变化层次。让学生初步掌握调色的方法和技能及掌握涂色的方法。 教具学具:水彩、画纸、毛笔、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注意色彩的渐变效果) 2、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知识窗\,了解色彩渐变的知识。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普蓝,在以后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色)画一个简单造型(例如,一棵松树,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用直线或曲线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笔来画,也可以用硬物划出印记)接下来进行调色并作画。 注意: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色来表现色彩的渐变。 2、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创作思路。 三、收拾和整理 作业完成后,提醒学生清洗绘画工具,清理桌面。等作品晾干后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