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的递氢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递氢、受氢即氧化过程造成了跨膜的质子梯度差即质子动势,推动ATP合酶合成ATP。
3.光能磷酸化:光合生物细胞利用光能驱动光合链的电子传递使ADP磷酸化形成ATP的生物学过程。是光合细胞吸收光能后转换成化学能的一种贮存形式。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4.两用代谢途径: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叫两用代谢途径。如EMP,HMP,TCA
5.代谢物回补顺序:又称代谢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的反应。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生长: 同化(合成)作用的速度超过异化(分解)作用 ->原生质总量(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 2.繁殖: 这种平衡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会引起个体数目的增加。
3.个体生长: 微生物细胞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以及随之发生的阶段性的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和细胞学变化)
4.同步生长: 通过同步培养技术使微生物群体中的各个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 5.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典型生长曲线: 延滞期 指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 6.生长速率常数: 微生物每小时分裂的次数 (R)
7.连续培养: 向培养容器中连续流加新鲜培养液, 使微生物的液体培养物长期维持稳定\\高速生长状态的一种溢流培养技术。本质上是采取措施防止稳定期的到来 ->连续生长
8.高密度培养(HCDC): 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细胞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的培养技术 9.生长温度三基点(three cardinal points): 最低生长温度, 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10.最适生长温度: 分裂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11.有害微生物控制 杀灭法:
① 灭菌 sterilization: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高温\\辐射等)使所有微生物不可逆地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 ->杀菌\\溶菌
② 消毒 disinfection: 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 仅杀死病原菌而对被消毒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抑制法:
① 防腐 antisepsis: 利用理化因素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抑菌作用 bacteriostasis), 包括低温\\缺氧\\干燥\\加防腐剂等
② 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 指利用高度选择毒力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从而达到治疗相关传染病的措施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1.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2.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
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表现。
3.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型的改变。 4.饰变:外表的修饰性改变,即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5.基因突变:泛指细胞内(或病毒体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可自发或诱导产生。
6.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等能力,因而不能再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 7.自发突变: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 8.转换:DNA链中一个嘌呤(嘧啶)被另一个嘌呤(嘧啶)臵换。 9.颠换:DNA链中一个嘌呤(嘧啶)被另一个嘧啶(嘌呤)臵换。
10.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DNA序列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发生增添(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处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发生改变,进一步引起转录和翻译错误的突变。 11.点突变:只涉及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臵换。
12.突变率:某一细胞(或病毒体)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
13.野生型: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14.转化:同源或异源的游离DNA分子(质粒和染色体DNA)被自然或人工感受态细胞摄取,并得到表达的水平方向的基因转移过程。
15.转导: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中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16.感受态细胞:受体菌成为容易接受外源DNA片段的生理状态。
17.流产转导:经转导噬菌体的媒介而获得了供体菌DNA片段的受体菌,这段外源DNA在其内既不交换、整合、复制,也不迅速消失,仅表现稳定的转录、翻译和性状表达。
18.缺陷噬菌体:具有噬菌体的正常形态,但不能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温和噬菌体的突变体。 19.接合: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遗传信息的转移和重组过程。 20.F因子:又称F质粒,是大肠杆菌等细菌决定性别并有转移能力的质粒。
21.菌种复壮:使衰退的菌种恢复原来优良性状。狭义的复壮是在菌种已衰退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生产性能等指标,筛选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广义的复壮是指在菌种的生产性能未衰退前就有意识的经常、进行纯种的分离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以期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提高。
22.菌种保藏:通过适当方法使微生物能长期存活,并保持原种生物学性状稳定不变的一类措施。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学
1.互生: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与一方的相互关系。
2.共生:两种生物共居,分工合作相依为命。
3. 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受损甚至死亡的相互关系。
4.拮抗:某种生物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抑制他种生物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
5.捕食:大型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6.氮循环:
1) 2) 3) 4) 5) 6) 7)
生物固氮:大气中分子氮通过微生物的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亚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硝化细菌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
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硝酸盐被生物体还原成铵盐并进一步合成各种含氮有机物的过程。 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而产生氨的作用。
铵盐同化作用:以铵盐为营养,合成氨基酸等有机含氮物的作用。
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指硝酸离子作为呼吸链末端电子受体还原为亚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指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化物(N2和N2O)的作用。
第九章 侵染与免疫
1.致病性:微生物引起人或动物等宿主发生疾病的性质与能力。 2.毒力:表示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强弱。
3.外毒素: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毒性强;能制成类毒素,热稳定性差。
4.内毒素:G-细菌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化学成分为脂多糖(LPS),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才释放。毒性弱;不能制成类毒素,热稳定性强。 5.类毒素: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
6.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抗体或T淋巴细胞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
7.抗体:抗原刺激下,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8.单克隆抗体:一个细胞分类形成的细胞纯系称为克隆,有一个免疫浆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特异性高、效价强、抗体成分纯,可批量生产、性质稳定。 9.变态反应:由抗原刺激引起的免疫应答导致机体组织损失或功能紊乱。 10.免疫佐剂:先于抗原或同时与抗原混合注射机体可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 11.抗原决定簇:位于抗原表面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 12.抗原结合价:能与抗体相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1.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2.新种:最新权威性的分类、鉴定手册中从未记载过的一种新分离并鉴定过的微生物。 3.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
4.菌株:又称品系,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一切后代。 5.标准菌株:在微生物中,一个种只能用该种内的一个典型菌株作为具体标本,它就是该种的模式种。
– 通常是第一个被详细研究的菌株 – 研究得最清楚地菌株 – 不一定是最有代表性的菌株
6.品系:同菌株
7.克隆:无性繁殖系,与菌株概念相同。 8.毒株:菌株在病毒中称毒株。
9.分离物:从样品中分离纯化的目的菌株。 10.纯培养:培养一种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