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区别性低,即该学生学习所有功课都很差,不仅是语文差;一致性低,即该学生的语文成绩差而其他学生则不差;一贯性高,即该学生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差。综合这些资料,可以认为这是该学生自己的原因。
如果区别性高,即该学生学习其他功课都很好,只有语文学得不好;一致性高,即不仅是该学生语文差,其他学生语文也差;一贯性高,即该生语文成绩总是不好。综合这些资料,可以归因为语文教师没教好。
如果区别性高,即该生语文学得不好,其他功课都好;一致性低,即其他人语文学得很好,该生却不好;一贯性低,即该生过去语文成绩一直很好。综合这些资料,可以归因为当时的情境或条件。
26.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维纳认为,在分析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时,除了内在的与外在的原因之外,原因的稳定与不稳定乃是第二个重要的问题。 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分类:稳定性:稳定、不稳定控制的位置:内在的:能力、努力 外在的:工作难度、运气。把成功的因素归于外部(工作积极性下降),失败归因于外部(愤怒和歧义),归因于稳定因素日后活动积极性会提高,不稳定因素如努力、运气
27.非动机性归因偏差包括
1.观察者常常是过高估计行为者内在因素的重要性。 2.行为者—观察者偏差 3.归因中的时间作用 28.动机性归因偏差
又叫自利偏差,动机性归因偏差是指由于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是出现的偏差
第三章 社会态度 1.什么是态度(态度定义和早期实验研究)
金盛华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朗格的反应时实验 2. 态度的特点和形成 特点(一)态度的社会性 (二)态度的综合性 (三)态度的主观性 (四)态度的媒介性 (五)态度的动力性
形成(一) 态度形成的阶段
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或改变的三阶段: 1.模仿或服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家庭的影响 3.同伴的影响 4.团体的影响 5.观察学习
5
3.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仔细) a社会环境的影响 b.家庭的影响 c.同伴的影响 d.团体的影响 e.观察学习 4. 态度的结构
A、态度的多元两极性结构 B、态度的层次性结构 5.态度的层次性结构
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行为意向因素
6.态度具有价值观表达的功能 ,在奥尔波特看来人们的价值观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态度来源于价值观同时表达价值观,六种:经济的价值观,如商人;理论的价值观,如学者;审美的价值观,如艺术家;权利的价值观,如政客;社会的价值观,如志愿者;宗教的价值观,如教徒。 7. 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实验研究
1934年,拉皮埃尔作了关于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著名研究。拉皮埃尔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作了一次环美旅行,行程一万多英里。他们曾在66家旅馆住宿,并在184家饭店停留过。当时,美国人对东方人有着强烈的偏见,拉皮埃尔旅行前曾预测很难受到旅馆和饭店的接待,然而实际上只有一家旅馆拒绝接待他们,在其他旅店均没遇到麻烦。6个月后,拉皮埃尔给那些他们曾居住过的旅馆、饭店和一些他们没有光顾过的旅馆和饭店寄去了一份问卷,其主要问题是:“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吗?”在光顾过的这些旅馆、饭店中,有92%表示不愿意。而实际上这对中国夫妇却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接待。在随后的信访中所得到的仍然是普遍的歧视态度。
8. 为什么人们所从事的的行为和角色,会影响到其内在态度的变化?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解释。
1.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费斯汀格提出,假定当人们的行动与其态度相背时,就会产生内在的认知不协调,进而引起心理上的紧张;而为了消除这种紧张,当事者就要努力去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就会改变原来的态度。人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的外部理由越少,就越是感觉到认知不协调,就越是要改变自己的态度。
2.自我觉知理论的解释:贝姆提出,假定当人们的态度不明朗或是模棱两可时,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推断自己的真正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听自己所说出的话,来了解自己的态度倾向。
3.学习理论的解释:行为主义学家认为,假定人们从事与自己态度不相一致的行为时,会接触到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信息和感受,或受到行为结果的不同强化或反馈,从而引起态度的改变。 9. 从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看,影响态度和行为一致关系的因素 有哪些
影响因素主要有(一)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二)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三)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在行为反应方面包括有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更准确);即时行为(一致性更高)和长久行为
10.低自控者与高自控者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是怎样的 .低自控者 态度和行为一致性高 高自控者 态度和行为一致性低 11.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之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
6
12.说服者的专家身份对说服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试述阿龙森的相关实验。 研究中告诉参与者他们正在参加一项有关美学评价的实验,实验任务是让参与者对一篇没名气的有九段诗句现代朦胧诗进行评价,然后看另一人对参与这非常不喜欢的一段诗的评价,这个人的评价要好于参与者的评价。试验通过操作,让一半的参与者相信所看的那段评价出自著名诗人艾利奥特,而让另一半参与者认为该评价仅出自一名不知名的大学生。读完评价后,要求参与者对诗文进行重新评价。结果与研究假设相符,即属于专家的信息传达者引发了更多的态度改变。
13.信息的差异性对说服效果会有影响。为什么差异极大的信息却不会导致更大的态度改变 ①差异极大的时候,自己无论如何都达不到②差异极大的时候,甚至会怀疑信息的可靠性 14.单方面传递 双方面传递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单方面传递:说服者只是单方面表明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双方面传递:说服者在说服过程中既表明自己的论点和优越性,也指出与自己相反的论点存在的价值,并巧妙地让目标对象领会自己的论点优于其原有的论点。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印象,成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15.如何使用单双方面传递使被说服者改变态度 目标对象与现有的态度要求不一致,则为双方面传递;一直则为单方面传递。关于受教育程度,低则为单方面传递;高则为双方面传递。
16.请用米莱和 贝尔的研究说明在说服过程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作用 中间的时间间隔不同,要求对方发表论点与表达完观点后以及两个材料之间的时间间隔,马上表态则为近因效应,隔一段时间再表态则为首因效应 17.用弗里德曼的研究说明预警再说服中的作用
首先告知一部分青少年参与者,他们将听一场有关“不允许青少年开车原因”的报告,另一部分则未被告知,然后过了十分钟,所有参与者都开始听报告。结果发现得到预先警告的参与者接受报告观点的人数比未预先警告的参与者人数少得多。研究者认为预先警告后的十分钟,参与者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自我防御,如思考支持自己的观点,反对对方观点,从而更主动的抵制说服。
18.霍弗兰的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19. 认知不协调的表现
1.决策后的不协调 如何减少这种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 2.行为后的不协调
20.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是某种特定的知识,对某些特定知识态度总和称为认知结构,将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称为认知因素。
7
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会表现出三种情况:(1)协调。(2)不协调。(3)无关。
费斯汀格认为,假如出现认知不协调,就会使个体产生心理上的不愉快和紧张感,而这种不愉快和紧张的感受,会使人形成一种压力,迫使其想方设法去减轻或消除不协调状况,使其认知达到平衡,并会竭尽全力保持这种协调状态。
费斯汀格认为认知不协调程度的高低,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两种认知因素之间差异的大小。 2.认知差异的多少。 3.协调认知的数目。
4.不同认知所具有的重要程度。 21. 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22. 平衡理论 的主要内容 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单元或系统。如果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海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P-O-X模型,来解释P-O-X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 根据海德本人及后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等人的研究,单元或系统的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运动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尽可能少地付出人际情感关系的代价来实现平衡。另一方面,研究表明,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处于否定状况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而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不平衡状态的压力,也要大于人际联系否定时的压力。因此,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关系。
第四章 社会影响和社会行为 1.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2. 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使他的活动完成,提高他的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助长。 3. 社会干扰
社会干扰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干扰他的活动的完成,抑制他的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抑制。
4.相关的实验研究(社会干扰,社会促进)
弗罗德·阿尔波特于20世纪20年代,在哈佛大学心理实验室作了一系列的实验。
a.连锁实验:实验者说出一个刺激词,被试迅速想出一个与之有关的反应词,并且把它写在纸上。然后,以这个反应词为新的刺激词,再联想其他的反应词,如此继续,时限3分钟。 b.删去元音:划掉报纸上若干短文中的所有元音字母。 c.转换透视:实验者出示图4-1,被试注视该图的时候,一会儿会觉得abcd 平面离自己较近,一会儿又觉得efgh平面离自己较近,实验要求被试迅速进行这两种透视的转换,并记录他们1分钟转换的次数。
d.乘法运算:让被试进行若干两位乘法的运算。
e.写批驳文章:从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选几段性质一致的论述,给每个被试一段,要求他们在5分钟内写一篇批驳短文,尽量写长一些,批驳深刻一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