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古诗文及翻译初中部分(完整) 下载本文

七年级上册

1、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时常地复习)之,不亦说(?悦?,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有害)。?(《为政》

④曾子曰:?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 ⑤子曰:?由(仲由,字子路),诲女(?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为政》)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⑧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谢)也。?(《子罕》)

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

缺点。?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2、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刿曰:?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公曰:?衣食所安(养),弗(不)敢专(个人专有)也,必以分人。?对(回答)曰:?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弗敢加(虚报)也,必以信(实情)。?对曰:?小信(信用)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公曰:?小大之狱(案件),虽(即使)不能察(明察),必以情(以实情判断)。?对曰:?忠之属(这是尽了职份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也。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战则请从(跟随)。? 公与之乘(共坐一辆战车),战于长勺。公将鼓(击鼓进军)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大败)。公将驰(驱车追赶)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车轮压出的痕迹),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而望之,曰:?可矣。?遂逐(追赶,追击)齐师。 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缘故)。对曰:?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战,勇气也。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作,振作),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故克之。夫大国,难测(推测,估计)也,惧有伏(埋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

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鲁国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去。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就追击齐国军队。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估计的,怕有伏兵在哪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3.古代诗歌五首

一、《观沧海》(东临碣石)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高)峙(挺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银河)灿烂,若出其里。幸(庆幸)甚至(极点)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二、《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水面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不够),绿杨阴里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叫沙堤或断桥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四、西江月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 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