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理论1 名词解释
1|MA|,|边缘地带说|P177
地缘政治学关于自然环境影响的理论之一
二战结束前,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斯拜克曼在吸收了麦金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谓的“边缘地带说”。他认为,欧亚大陆的沿海地区,即麦金德所说的“内新月形地带”,应当被看成边缘地带或中间地带,它处于心脏地区与海权国家之间,是海上强国与大陆强国发生冲突的地带。因此“谁统治边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麦金德与斯拜克曼的学说从地理因素角度分析了陆权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对于二战后美国政府长期推行的冷战与遏制战略以及控制边缘地带的霸权扩张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2|MA|,|均势|
均势(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可以用于许多学科中。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均势指的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际体系,是国家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又称势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的战略或政策即为均势理论或均势政策。均势论是西方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理论,在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
均势有三个必要条件:无政府结构、最少两个行为体、各行为体的目标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 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均势理论是一种手段和态势,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西方某些国家推行均势外交,不过是以军事来掩盖争霸,目的是为了攫取优势和世界霸权。
3|MA|,|威尔逊学派|P42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918年威尔逊提出 “十四点计划 ”,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的建立方面。他的基本理论和思想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中。其要点是:(1)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2)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3)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人本善;主权国家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威尔逊主义开创了美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时代,影响深远。
4|MA|,|冷战|
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5|MA|,|相互依存|
(年代、代表人物及作品、主要流派) 1 / 43
相互依存论(Independance theory)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盛于70年代。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于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存》(Power and Interdependance)是该理论的代表作品。西方四种相互依存流派为:全球主义或制度主义学派、修正学派、结构现实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
(观点)该理论认为,相互依存是国际社会中不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是对称的或是不对称的,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存的根本特点。
(影响)相互依存论反映了战后出现的国际体系新格局,触及到当代国际社会中国家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日益增强的这一全局性变革的特点,为国际关系理论诸如了新的内容。
(局限)作为一种分析框架,该理论也存在局限性:(1)虽然原则上讲均等关系,实际上还是讲实力;(2)虽然提出要注意第三世界国家的作用,强调相互依存,实际仍坚持依附关系;(3)虽然也提出全球性问题和建立世纪秩序的任务,但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国际关系旧秩序的前提下,解决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6|MA|,|国际政治格局|P67
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样式。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简言之,国际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
7|MA|,|强权政治|
强权政治 是指某些强国凭借军事经济实力的优势向外扩张,推行炮舰政策及霸权政策。它们力图建立由大国操纵的国际体系,以谋求霸权。它们崇尚“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论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斥在国际政治之外。所有这些都是强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具体的表现。
8|MA|,|主权|P89
主权(sovereignty)是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标志,是国家的基本属性之一。所谓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
9|MA|,|国际体系|P58
(概念)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其中,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和非国家两类。相互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竞争、合作与依存。在国际体系中,基本状态是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国际体系按照地域规模分为局部结构层次和总体结构层次两类。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整体性、相互联系性、非对称性、客观性。
国际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我们从宏观上认识和研究国际政治学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
10|MA|,|摩根索|P43 (人物名解:身份、代表作、核心观点、评价)P44 2 / 43
(美国)汉斯·J·摩根索(Hans Joachim Morgenthau )(1904-1980)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关系学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
代表作:《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是西方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主要观点:他提出了“以权力限定利益”的公式和“现实主义六原则”。他认为:(1)政治是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2)以权力限定利益是普遍使用的;(3)以权力限定利益是客观的,权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政治的实质,利益概念是评价和指导政治行动的永恒标准;(4)不能混淆政治和道德界限;(5)不能把制定国家道义愿望和支配全人类的道德法则混为一谈;(6)坚持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这六个原则是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评价:摩根索的贡献在于全面、系统地将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 11|MA|,|霸权|
12|MA|,|国际机制|P47
国际机制是隐含的或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行为主体对某个特定国际关系领域的预期围绕着它们而聚合起来。
13|MA|,|一体化理论| 国际一体化理论
研究有关国际一体化的起因、过程、状态及趋势的理论。西方关于国际一体化研究的重点是:考察国际一体化的可能性和探究国际一体化的途径。研究的方法基础是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沟通理论。
西方研究国际一体化的先驱是英国学者米特朗尼(D. Mitrany),他持的观点是功能主义,采用功能分析的方法,提出分枝学说(Doctrine of Ramification)。美国政治学教授哈斯(E.Haas) 为主要代表的新功能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米特朗尼的论点。其理论核心是外溢概念。多依彻(K.Deutsch)主要用沟通理论来分析国际一体化问题。有关著作主要有:《政治共同体与北大西洋地区》《国际关系分析》,研究的重点是政治共同体形成的条件。
西方学者认为沟通理论也不能完满地解决国际一体化问题;对沟通的增进是一体化的原因还是一体化的结果;衡量沟通程度和水平的标准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也未取得共识。关于一体化概念和标准,西方学者观察的角度不同,也存在差异。有些学者还批评国际一体化理论忽视了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环境的作用。 14|MA|,|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政治事务进行共同管理的理论。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是一个社会学或国际关系的术语,是指为了解决超出一国或一地区的某一问题,而由各国进行政治协商以共同解决的方式。
全球治理并不是要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因此这一概念有别于世界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是在保留现有各国政府管理机制和力量的基础上,加强彼此的沟通和协调,以解决一些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包括冲突、环境、生态、资源、气候等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非一国政府所能及,因此,全球治理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3 / 43
15|MA|,|多边主义|P161
多边主义是一种在广义的行动原则基础上协调三个或者更多国家之间关系的制度形式,也就是说,这些原则是规定合适的行动的,它们并不考虑在任何特定条件下各方特殊的利益或者战略紧急情况。
16|MA|,|新国际安全观|
17|MA|,|历史终结论|
“历史终结论”最早源于福山1988年所作的一次题为“历史的终点”的讲座。随后,他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论文——《历史的终结?》。1989年,美国新保守主义期刊《国家利益》发表了这篇文章,标志“历史终结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式出笼。
冷战结束以后,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成为东西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即“共产主义失败论”,是由日裔美人福山提出,在他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18|MA|,|麦金德|
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20世纪初,他提出了以“心脏地带说”为代表的陆权理论,强调大陆地理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的重要意义。
麦金德认为,整个欧亚大陆与非洲可以看成一个“世界岛”,其中从东欧到西伯利亚平原这片内陆地区的河流体系极少注入世界主要海洋,而北面的北冰洋又是一片冻土,因而形成了所谓的“心脏地带”,它被德国、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等边缘国家构成的“内新月形地带”所包围,而整个世界岛又被英国、南非和日本等“外新月形地带”所包围。心脏地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丰富,边缘地带极易受到心脏地区的共计,而心脏地区则由于海权国家无法进入得以保证其安全。因此,心脏地区是世界政治的“轴心地区”。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段式名言:“谁统治东欧谁便控制心脏地带;谁控制心脏地带谁便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便控制世界。”
19|MA|,|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1946年2月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其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遏制战略的目标:阻止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揭穿苏联意图的虚伪;敦促克里姆林宫收缩其控制和影响;在苏联内部培育破坏性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
4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