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论教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下载本文

8* 《论教养》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论教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于修订后新增的篇目。本单元是议论文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谈的是对人生的态度。通过第6课的学习,学生学习了议论文的三要素及论证方法,为第8课《论教养》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论教养》是20世纪俄罗斯的作家利哈乔夫的作品,是围绕“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一道德论题展开的议论文。作者列举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各种行为表现,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本已司空见惯的行为重新审视与思考。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将“有教养”和“无教养”的表现比照着呈现出来。学生读后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的诸多令人不悦的言行,竟是教养与风度的缺失而造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在文章的正确观点的引导下,最终达成德育目标“努力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列举的事例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强的针对性;表达的观点关乎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对社会生活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设计思路】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发展,并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在分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每个小组要组合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兼

1

顾男、女生的性别搭配。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难度适当的学习任务,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论教养》是一篇自读课文,语言平实、内容生活化。学生完全可以按照导学案的引导,通过自学完成“自我研学,生成新知”这一教学环节。在教授本课前,布置自学任务,扫除生字词障碍,并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式了解本文作者“利哈乔夫”。

新课改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合作探究,质疑问难”这一环节,运用“启发谈话”法,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文内容进行精读理解,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表格填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无教养的行为。

深入理解课文后,从课文中跳出来,宏观把握全文。完成“深层探究,总结归纳”这一环节中的“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中心论点,学习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几个任务,水到渠成,学生在归纳过程中会比较顺畅、自然。

最后,在“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升华情感,教育学生“努力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达到在发展智育过程中兼顾德育发展的新课改要求。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

(2)学会把握作者的观点,并区分观点和材料。

2

(3)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初步疏通文意。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导学案,分组讨论并完成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要尊重他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会区分观点与材料。 2、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 3、懂得努力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见有人会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教养来自哪里?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教养、礼貌、风度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今天,我们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起去寻找答案。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恪守(kè) 箴言(zhēn) 自吹自擂(léi) ...允许(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 ...

3

愚蠢(chǔn) 尴尬(ɡān) 絮絮叨叨(dāo) ....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ɡ)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涵养:控制情绪的能力。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3、走近作者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年11月28日-1999年9月30日)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