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总复习题 下载本文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总复习题

一、判断题 第一章

6.用支出法计算的GN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7.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8.用支出法计算GNP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9.从NNP中扣除间接税、政府转移支出,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等于国民收入。 第二章

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3.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 C>MPC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第三章

4.费雪认为货币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格水平上.

9.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实现 14.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19.LM曲线的斜率恒为正,说明随着收入的上升货币的投机需求也上升。 26.基础货币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准备金与流通中的货币之和。 27.货币乘数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超额准备率成正比。 第四五章

3.IS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LM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在LM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8.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1.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19.累退税制会对经济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20.内在稳定器是政府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之一。

21.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3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第六章

7.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AD倾斜越陡峭。 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

9.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0.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2.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3.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15.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19.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第七章

5.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消费者与生产者均受其害。 7.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总会有刺激作用。

8.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从买方的过度需求角度来解释通货膨胀。 9.菲利普斯认为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11.假如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12.经济的衰退是降低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 16.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25.费里德曼根据预期来分析菲利浦斯曲线,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在短期是存在的。 第八章

第九章

3.本国居民购买国外的公司股票,应记入资本帐户的借方。

5.由于存在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并不总是平衡的 8.间接标价法条件下,汇率的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和外贬值。

18.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总处于劣势。

19.在浮动汇率下,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对国际收支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

26.如果有两个国家X与Y,生产两种物品A与B,X国生产A物品有优势,则Y国在生产B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第十章

1.GDP被普遍用于衡量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经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没有误差。

2.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3.在经济增长中投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投资可以为现有工人提供更多的机器设备,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率。

4.在图形上来看,经济增长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沿曲线向上方移动。

二、单项选择

第一章

5.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A.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B.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C.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 D.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 6.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A.企业间接税、 B 政府的农产品补贴 C 公司利润税 D.政府企业盈余

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 A. GNP B.NNP C.NI D.PI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B. 间接税不计入GNP C. 间接税不计入NNP

D. 居民购买股票的行为在经济学意义上不算投资

第二章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一储蓄”,是指()。 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 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

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 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

2.对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的正确表达是()。

A.随收人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而消费的增加又会促进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B.收入的增长幅度总是大于消费的增长幅度 C.消费额总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 D.收入的增长幅度总小于消费的增长幅度 7.以下关于乘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成反比 B.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

C.乘数反映了收人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E.乘数的作用可无条件地实现

11.当一国经济面临过热时,下列政府调控措施中力度最大的是()。 A.增税 B.减少转移支付 C.减税 D.减少政府购买

15.当实际收入水平高于均衡的收入水平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 B.计划投资超过储蓄 C.总需求超过实际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