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地震概论复习笔记 - 第7章 - 图文 下载本文

◆应力:单位面积受到的力。

·断层面上的应力(压力和张力),超过其摩擦力时,断层发生滑动。 ·地球内部应力状况:3种应力作用在断层上,2个水平,1个垂直。

·正断层应力

--垂向压力最大,坡度较陡.

·逆断层应力

--垂向压力最小,水平压力最大,坡度较缓.

·走滑断层应力 --垂向压力中等,左旋 . ·应力和断层作用总结:

5.2弹性回跳原理

◆1910年,里德提出弹性回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

论点: 1) 造成构造地震的岩石体破裂是由于岩石体周围

地壳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变超过岩石强度的结果; 2) 这种相对位移不是在破裂时突然产生的,而是在

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逐渐达到其最大值; 3) 地震时发生的唯一物质移动是破裂面两边的物

质向减少弹性应变的方向突然发生弹性回跳。这种移动随着破裂面的距离增大而逐渐衰减,通常延伸仅数千米; 4) 地震引起的振动源于破裂面。破裂起始的表面开

始很小,很快扩展得非常大,但是其扩展速率不会超过岩石中P波的传播速度; 5) 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在岩石破裂前是以弹性应变

能的形式储存在岩石中的。

33

·3种应力作用在断层上: ·2个水平、1个垂直。 ·如果垂直压应力:

·最大-正断层

·最小- 逆断层 ·中等-走滑断层

◆应力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

应力 = 力 /面积

·应力在面元法线方向的投影叫正应力(如压力就是正应力) ·应力在面元切平面上的投影叫剪切应力 ·牛顿定律:力=质量 ×加速度 ·因此,应力的单位为:

[( kg )( m/s2 )](1/m2) = N/m2 = Pa ( pascal ,帕 ) 应力的另一个常用单位是bar(巴):1 bar = 105 Pa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百帕(毫巴)

·应力单位:

·当物质受到应力作用时,其反应有不同的形式:

·变形(改变形状和体积)- 弹性行为。应力撤销时介质恢复到初始状态 (塑

性形变不能恢复到初始状态).

·流动 - 粘滞行为。 应力撤销时,介质不能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从而产生

永久形变。

·断裂 - 脆性行为。 介质不能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从而产生永久形变。

·地球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加大,所以深海潜艇不能做太大。

·摩天大楼的设计都允许其上部能够做一定程度的来回摆动(√,弹性摆动以避免在遇强风、地震时发生脆性断裂。) ◆应变

·定义:描述介质受应力后介质产生的形变。 ·基本类型:剪切应变(如扭转)、体积应变。

·应变是无量纲量(只是一个数值,与单位的选择无关)。 ·例子:

·取一段5cm长的胶带,拉长到6cm ,则应变为: 应变=(6cm-5 cm) / 5 cm = 0.20 or 20%

·同样的力,在不同的介质上会产生不同大小的应变。 应力与应变关系反映了介质的本征性质。

在线性弹性介质中,表达应力应变关系的是胡克定律。

·当介质发生弹性形变时,介质中就储存了能量(具有做功的本领)。 一旦有机会,弹性介质就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地震与应变能

·地震是储存在断裂面附近的岩石中应变能的灾变性释放。 ·能量从哪里来呢? --重力和地球内部的热驱动着板块运动.

◆断层摩擦力

·地震是储存在摩擦力是阻止断层两边相互运动的应力。

·运动的板块把弹性应变能储存在断层周围的岩石中。应变的岩石把应力施加在断层上。

34

◆地震能

·地震发生时,大部分应变能转化为热能(克服摩擦力而消耗掉了),只有百分之几的 应变能转化为地震波。

·地震能=克服摩擦力消耗的热能+地震波能量

·地震效率=地震波能量/ 地震能,一般较小,约为7.5% ~ 15%.

◆弹性回跳理论解释地震

·前震:断层附近的介质发生变形,并蓄积着应变能。较弱的地方开始发生微破裂 ·主震:当应力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断层开始破裂并释放应力。这就是主地震。 ·余震:当断层周围的介质释放储藏的弹性能的时候,断层介质作断裂回跳。

◆地震更为复杂

·断层弹性回跳理论只是一个理论模型,真实的地震过程可能相当的复杂。 ·许多复杂因素使得形变循环的过程不可预测。如:

5.3震源机制解

◆震源机制解:指断层方位、位移和应力释放模式以及产生地震波的动力学过程。一般采用各种震源模型进行解析,在分析求解后,提供两组力学参数,一组为断层面走向、倾向和倾角;另一组为最大主应力轴、最小主应力轴和中等主应力轴的方位和产状。 ◆略去,不再看

5.4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科学中的革命,它的意义可以和原子结构的发现、生物进化论相提并论。 ·三个阶段: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 ◆定义

·板块:刚性(或半刚性的)固态的巨大板状岩石块体。

·板块构造:地球的最外层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板块组成,他们飘浮在相对较软的流动的热物质上作相互运动。 ·坎坷历程:

①板块理论发展第一阶段--大陆漂移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大陆像一副巨型七巧板,拼在一起成为一个超级大陆。

35

弹性回跳不是一次性全面完成的,未完成回跳的地方应力继续增加。 陆续完成的回跳和调整形成一系列余震。

断层强度和介质结构的变化; 断层相互作用。

·地震的观测是间接的,各种因素相互耦合并交织在一起,很难把它们分开。

·证据:形状复杂的板块拟合、化石、岩石、山脉、古气候数据) ·问题:大陆漂移的动力?月亮的引力

·地学届拒绝魏格纳,垂直运动论—大陆和海洋是固定的,根深蒂固 ②板块理论发展第二阶段--海底扩张

·1950s,出于军事目的,大规模海底测量,发现全球大洋中脊

·1960s,赫斯(1962)和迪茨分别提出了一个海底扩张学说,后者比前者晚一年。主要观点如下:地壳运动的动力来自地幔物质的对流;海底的岩石层坐落在对流层的顶端,由发散区向外扩张,又由汇流区汇入地下;对流层的形态由地球内部情况决定,与大陆位置无关,大陆只是像坐在传送带上一样;海岭不是永久的形态,寿命有限;地球总体积基本上恒定,海洋盆地的容积也基本不变。

这个学说早期证据不充分,但后来逐渐得到了证实:地球磁场的转向和地磁年表;海上地磁异常;转换断层(走滑断层)。

(注:大陆不是穿过海洋漂移,而是随海洋一起漂移?Wegner的问题被解决; 最老的海洋地壳的年龄只有180百万年,比大陆地壳的年龄小20多倍。) ③板块学说发展第三阶段--板块构造

·七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奥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板块。

·这些板块的边界并非大陆边缘,而是海岭、岛弧构造和水平大断裂。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其余海陆兼有。

? 扩散边界—新的地壳在此产生,正断层。 ? 汇聚边界—地壳在此消失(消减带),逆断层。

? 转换边界—由于扩散边界的扩散速度差异而产生的走滑断层,板块之间在此作

相互水平运动,走滑断层。 ? 板块边界区域—有一定宽度的带,没有清晰的板块边界,相互作用不清楚。

(注:生成边界:正断层,消亡边界:逆断层,转换边界:走滑断层 冰岛—研究扩散边界最好的陆上天然实验室)

图1.板块边界类型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