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地震概论复习笔记 - 第7章 - 图文 下载本文

(2)幔核界面

·在地幔内,速度随深度而增加。在大约2900km处, P波速度突然从13km/s下降到8km/s左右,出现地球内部第二大间断面。 这是古登堡在1914年首先较精确地计算出其深度的,因此该界面又称为古登堡面(G面)。 (3)内外核分界面

·从2900km以下进入地核,纵波速度逐渐回升,横波速度因横波不能通过而恒为零,直到大约5000km,横波才出现,纵波速度也有明显跳跃,成为地球内部的第三大间断面。这是莱曼在1936年首先发现的,可记为L面。 (4)上下地幔的过渡层

·从1956年开始,布伦对地幔做了进一步分层的研究,认为地幔由上地幔(与20o走时曲线的间断相联系)、过渡层(速度变化不均匀)和下地幔(速度变化均匀)组成。

◆布伦的地球分层模型:

·布伦将其分成7层:A(地壳),B(上地幔),C(过渡层),D(下地幔),E(外核),F(间断面), G(内核)。

·布伦模型主要是根据体波(纵波和横波)速度制定的。

名 称 地 壳 莫霍面 区 域 A 深度范围/km 0—33 33 速度特征 复杂 梯度正常 梯度较大 梯度正常 梯度近于零 P波梯度正常 不详 梯度很小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古登堡面 外核E 地 核 过渡区F 内核G B C D? D? 33—410 410—1000 1000—2700 2700—2900 2900 2900—4980 4980—5120 5120—6371 29

◆初步地球参考模型(PREM)

·1981年,杰旺斯基和安德森教授提出地球内部结构PREM模型; ·1991年,地球内部结构(IASPEI91) 模型; ·1998年,两人因PREM模型获诺贝尔奖。

4.3反演问题

·奥尔德姆和莱曼 “正演问题” :提出地球的初始假定模型,限定内边界的半径,并假定可能的地震波速度,然后用简单的公式,如“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去预测理论走时,预测值可以和观测走时比较。这种类型的问题被称之为正演问题。 ·地震学家一开始往往先用观测走时给出距离,并由此推导出速度分布以及地质构造。这种类型的问题是“反演问题”。

·在许多科学领域都会遇到此类问题,必须用“正演”和“反演”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地球深内部的遥测问题必须用“正演”和“反演”两种方法加以论证解决。

·反演:假设?用现象验证假设 ·正演:现象?推论。

4.4反演地震层析成像与地球内部三维结构

·目前,地震成像方法在处理数据时分为2组:波速分析和地震偏移。 ·波速分析的目的:反演地震内部介质的波速结构。 ·地震偏移的目的:绘出波阻抗比图。

30

第五章 地震机制 第一节 断层

第二节 弹性回跳原理 第三节 震源机制解 第四节 板块构造学说 第五节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第六节 不同类型的地震 5.1断层

◆断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规模大小不等 ,大者沿走向延伸数百千米 ,常由许多断层组成,可称为断裂带;小者可以在米甚至更小的量级。 ·岩石破裂:断层和结合

①断层:破裂面两边发生相互移动后,叫断层. ②结合:破裂面的两边未发生相互移动时,叫结合.

·断层面:岩层断裂错开的面。

·地垒: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

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

·地堑: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

陷地带,如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

◆几何要素:断层由断层面和断盘组成。 ·断层面:岩块沿之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 ·断崖:暴露的断层面。

·断盘:断层面两侧的岩块。位于断层面之上的称为上盘,断层面之下的称为下盘。如

果断层面直立,则按岩块相对于断层走向走向的方位来描述。 ·各大板块都以断层为边界。

·地震发生在断层上, 有些发生在老断层上,有些是新的断层破裂。 ·断层滑动开始的地方叫震源, 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倾角:断层面与地球表面的夹角,0°<δ≤90°

·走向:站在断层的地表面上,上盘在你的正右方,你所面对的方向为走向方向。断层

面和地表的交线的走向方向与正北的顺时针夹角叫断层的走向,0°≤φS<360°(见下图1)。 ·滑移方向:断层的上盘相对于下盘滑动的方向(见下图2)。

·怎样判断走滑断层 是左旋还是右旋? 答:逆时针方向为左旋,顺时针方向为右旋。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侧的岩块向他左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左旋;反之,叫做右滑断层/右旋。

31

图1.走向

图2.滑移方向

正断层 逆断层

走滑断层

左滑断层/左旋

右滑断层/右旋

斜滑断层

图3.断层类型

·注:

·各大板块都以断层为边界 ·受力状态下,岩石发生变形:

32

·冷的脆性岩石容易发生脆性破裂(断层),从而导致天然地震。 ·地球深部的岩石由于温度较高,在受力状态下岩石容易发生弯曲或流动。 ·一般情况下, 处于应力状态的岩石或者流动或者发生破裂,主要取决于温度。 ·应力撤销恢复原先的状态,这时的岩石表现叫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