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下载本文

神,不足之处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24 叶圣陶《隔膜》《火灾》

1919-1923年间,他发表了40多篇短篇小说,收入《隔膜》《火灾》中,其中反映小市民智识分子灰色生活的题材占三分之二,描写城镇小市民生活的作品,不属小知识分子的自我表现,是 采取冷静批判的立场,着重揭示小市民精神状态,标志叶圣陶风格逐渐成熟的前期代表作是《潘先生在难中》。《隔膜》写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正面展开了人的精神上的相互隔绝,却不不得虚伪地无聊地互相敷衍的痛苦。 25 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

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26 乡土小说及乡土文学

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乡土文学的出现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其创作受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鲁彦,许杰,彭家煌,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局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较自觉可贵的民族化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彭《怂恿》,王《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地之子》。 27 自叙传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其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及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28 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们大都是“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29 庐隐的感伤小说

用哀伤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表现一代青年女性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海滨故人》标示她转向郁达夫式的自叙传体写作,加上女性作家纤微细腻的心理笔致,个人气质上的感伤色调,很快成为了主观浪漫的“庐隐风格“。她的抒情性叙述不事雕饰,激切直露,单调少含蓄,叹句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容量,削弱了小说

语言的雕塑功能。

30 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

宗教传奇色彩始终不离许地山小说,宗教研究家的信仰与对宗教内在感情的体验,造成了他与郁达夫,与乡土回忆者不同的浪漫传奇小说,下笔是人生实景,出笔已达超现实境界。(1)《命命鸟》:人物对生命的态度,敏明企图逃婚,加陵在离奇的佛教式冥想中大彻大悟,厌却红尘,以虔诚祈祷感化敏明,双双走入绿丝奇湖,将入世的爱寄托在达天知命的宗教理想上。(2)《缀网劳蛛》:一种只管织网而不论网破的宗教人生观,上升到哲理层面。宗教的人生信仰渗入同一般五四姿态分离。(3)《玉官》,叙述一个女基督徒的经历,宗教气愤浓厚。(4)《春桃》,民间仁义和宗教慈爱混合在一起,”主人公不再进教堂,不再布道,可他们一举一动都合乎教义,宗教由外在的宣扬变为内在的感情体验,并通过行动自发表现出来。” 31 废名《竹林的故事》

人物和清新的乡村自然景物构成对应关系,河边竹林的葱绿仿佛是有意识设置的富于诗情的象征境界,为主人公三姑娘纯净美好的性格作衬托,这种描述人美景美的牧歌般意境,正是废名借鉴古典诗词的简练含蓄留空白等经验,转化为情节简单的散文化小说形式所特具的功能。 32 通俗文学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形式上继承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视为精神消费品的,反映其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

33 鸳蝴派与《礼拜六》

1912-1917年,是其繁盛期,鸳蝴派是指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礼拜六》是1914年创办的娱乐消闲周刊,代表鸳蝴派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特征。 34 张恨水《春明外史》

1924-1929年,连载于《世界日报》,写报人杨杏园和青楼女子梨云,才女李冬青的故事,由此展开当时社会上层下层纷繁的生活画面,继承了“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体式,它预示出作者能在章回体小说内部进行革新的潜力:(1)男女主人公已贯穿故事前后,初步将小说编成一个整体,不再形同长篇,实为短制。(2)视点纯是城市平民的,道德评价也是平民,充满对平民的关爱。(3)反大团圆模式,增加了通俗小说的悲剧感和反映社会的深度(4)虽有报界拾闻痕迹,已加强了虚构性,描写超出讲述。 35 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

全书160回,前106回是不肖生撰,后又“走肖生”续完。以湖南平江,浏阳农民争夺交界地引起械斗为线索,带出昆仑派,崆峒派的剑侠争雄,从武侠的发展看其中的武技,已由棍棒拳术发挥到呼风唤雨吞吐飞剑,武术拳师已然成神魔人物。在表现生活方面,把武侠世界和民间亚社会结合,在结构上,脱出了明清公案小说的框子,侠客有一定独立地位。 36 泛神论

郭沫若从布鲁诺,斯宾诺莎为代表的西欧16,17世纪泛神论哲学及中国印度古代哲学中吸取泛神论思想,他曾将其内容概括为“泛神论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

都是我的表现”。从这样的哲学思想出发,诗人把整个大自然作为抒写对象,使诗人思绪飞腾,产生了《女神》式的奇特想像,从泛神论思想出发,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一个不断进化更新的过程。 37 自由体诗

郭沫若一方面强调“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同时认为“情绪的世界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这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基本有两种类型:(1)外在格律严禁,押韵,诗节诗行大体整齐。(2)情绪自然消涨的内在韵律与外在韵律结合,使诗在自由变动中取得整齐与和谐。 38《瓶》

写于1925年初春,是《女神》《星空》的诗情在爱情题材上的别一种流露,《瓶》有如火山般热情喷发与奇特想像:诗人由爱极,恋极,而想到死,幻想把爱的化身一枝红梅吞进心头,这是一种浪漫化了的为爱献身的精神,《瓶》中的另一类诗,真挚大胆地表现了恋爱中的焦躁,苦闷,失望,痛苦。

39 抗战时期郭沫若六个历史剧

《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明确提出”先欲制今而后借鉴于古“据今

推古的理论。其人物反映出历史悲剧精神,他们自觉意识到“以仁义思想来打破旧束缚”的历史要求,为争取人民的生存权利,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而斗争,他们具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历史悲壮性。 40 “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原则

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这就是“求似”,所谓“失事”是在此前提下,“和史事是尽可以出入的”。 41 诗界革命

梁启超设想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但新语句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这与保留古风格是背离的,于是退一步:把诗界革命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却拒绝引入新语句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任何变革,因而晚清诗界革命限制在传统诗歌范围内,而向“散文化”方向努力,背离了唐诗传统而向宋诗靠拢,极限是:最终止步于宋诗的模仿风气中。 42 胡适《论新诗》

必须“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后来胡适将上述主张概括为“作诗如作文”,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方面的散文化。 43 《尝试集》

1920年出版。胡适是”第一白话诗人“。《尝试集》充满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尽管”真白话的新诗不多,但确实从古典诗歌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开始具备了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认为因此称它为“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44 北大歌谣研究会

1920年成立,发起人与参与者大都是早期白话诗人,如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由此开始了现代新诗”歌谣化“的努力,刘半农从故乡江阴采风同时,用江阴方言写作“四句头山歌”20余首,刘大白《卖布谣》借鉴了民间歌谣形式,这是对传统诗歌的文人化贵族化的反拨,与五四文学平民化一致。 45 湖畔诗人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的《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学史上称这四个诗人为“湖畔诗人”,他们是五四唤起的一代新人,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新诗”,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他们的首要贡献是爱情诗的创造,如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的《伊底眼》。 46 小诗体

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飞鸟集》影响下产生,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它的出现(1)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2)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在新诗发展史上有过渡意义。 47 纯诗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包括两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最忌讳说明。纯诗概念在更深层面上意味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48 早期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其诗作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1)运用象征性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2)运用想像和比喻表现微妙情境(3)依靠形象的暗示表达感觉(4)追求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1927年出版《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49 《新青年》随感录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李大钊陈独秀《每周评论》,李辛白的《新生活》,瞿秋白郑振铎《新社会》等,都开辟“随感录”专栏,此外,进步报刊“杂感”“评坛”“乱谈”等栏也发表杂文,形成杂文创作浪潮。《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多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人,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50 美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这一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以后又形成了一整套散文理论,中心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认为这种小品文是“个人的文学的尖端”,“他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是谓之“言志派”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