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下载本文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对比练习。

(1) 1 3 8 1 0 8 × 4 × 4 ———— ———— (2) 1 0 2 1 0 9 × 3 × 3 ———— ————

3、拓展练习。 计算1005×4.

(1)独立计算,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找出与例6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给同桌说说。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打闹天宫”的故事引入到“偷吃蟠桃”,既蕴含了数学信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借助老寿星锻炼的场景,自然引出每天要步行多少米的计算问题后,课堂中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尝试、体验,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方法。让学生说出对与错的原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也是让学生学会说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多说还能促进学生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61)

第九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86页例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解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觉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 (2)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2、笔算复习。

227×6 403×6 学生独立完成。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教学例7,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课件出示)

学校图书馆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引导学生分析。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板书:280×3.

3、先估算一下,大约得多少。 (280×3≈900,大约得900。)

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教师巡视时找出两位数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2 8 0 2 8 0

× 3 × 3 ———— ———— 6 4 0 8 4 0 5、比较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第二种算法更简便)

6、概括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7、加深理解。

(1)尝试计算1500×3.

要求用简便方法。同桌可以讨论。 (2)设疑。

教师:160×5=800,为什么第一个因数有1个0,而积有2个0呢? 8、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通过学习,你有学习,你有什么发现?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课堂练习。 1、笔算下面各题。

420×6 370×5 130×9 260×7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练习二十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你认为什么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爱思考的好习惯。本节课教学时设计了复习铺垫。设计了6道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目的是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末尾的0可以先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62)

第十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计算能力、估算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的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的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能简便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3题。 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多样化。 4、做练习二十一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二十一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书上。 6、做练习二十一中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找出规律。

7、做练习二十一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发现、探索规律。 四、数学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