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同效应
1.识记:(1)群体促进效应的含义;(2)社会惰化效应的含义;(3)协同效应的含义。 2.领会:(1)群体促进效应对管理群体过程的意义;(2)导致社会惰化的原因;群体互
动过程的正负协同效应。
3.应用:分析协同效应对群体绩效的影响
(二)群体压力与从众
1.识记:(1)群体压力的含义;(2)从众的含义。 2.领会: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
3.应用:具体分析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个人判断和态度的影响。
(三)群体沟通
1.识记:(1)沟通的含义,沟通过程模式;(2)沟通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2.领会:影响有效沟通的六种主要障碍。小道消息的特点、目标和作用。
3.应用:(1)掌握提高有效倾听的八条行动指南,并能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加以应用。(2)
怎样减少小道消息的消极作用。
(四)群体决策
1.识记:(1)群体思维的含义;(2)群体转移的含义。 2.领会:(1)影响群体思维的因素;(2)群体冒险转移的原因。
3.应用:(1)对比个体决策,分析群体决策的利与弊;(2)比较分析四种群体决策技术
的有效性及适用条件。
第八章 群体的人际关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性质,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的测量,人际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目的是提高学习者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和关心程度,合理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营造出和谐、友善、积极向上的组织气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精神。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性质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1.人际关系的含义。
2.人际关系的作用:(1)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2)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3)
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二)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解释
社会交换理论。 (三)人际反应特质
1.三种不同的人际需求:(1)包容的需求;(2)控制的需求; (3)感情的需求。
2.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 第二节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容貌。个性特点。 (二)交往因素 邻近。相似。互惠。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社会测量 (二)关系分析 (三)参照测量 第四节 竞争与合作 (一)什么是竞争与合作 合作的概念。竞争的概念。 (二)合作与竞争的形成
人们之间三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共同利益关系;利益矛盾关系;混合利害关系。
(三)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动机。威胁。信息沟通。个性特征。组织文化。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人际关系的性质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四)竞争与合作
四、考核要求 (一)人际关系的性质
1.识记:(1)人际关系的性质;(2)三种不同的人际需要;(3)基本的人际反应特质
2.领会:人际关系的作用 3.应用:评述社会交换理论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识记:(1)个人因素;(2)交往因素。 2.领会:个性特点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3.应用:分析相似为什么导致相互吸引。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1.识记:(1)社会测量;(2)关系分析;(3)参照测量。 2.领会:以关系分析法分析人际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 3.应用:应用社会测量法测量所在群体的人际关系。
(四)竞争与合作
1.识记:(1)竞争的概念;(2)合作的概念。 2.领会:合作与竞争的形成以及三种不同的利害关系。
3.应用:分析影响竞争与合作的因素。
第九章 群体间互动行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群体间行为的特点,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群体间冲突的类型、过程以及对冲突的管理。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改变对冲突的传统看法,认清冲突的必然性,掌握解决冲突的策略和激发正常冲突的技术,使群体内的冲突达到最佳水平,激发
群体成员的创造力,提高组织的绩效。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群体间行为的特性 (一)群体互动行为的产生
群体互动的含义。群体互动行为的产生。群体互动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建设性互动和
破坏性互动。
(二)影响群体间互动的因素
相互依赖性:联营式、顺序式、互惠式;任务不确定性;时间与目标取向。
(三)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
规则与程序;层次等级;计划;联络员角色;特别工作组;工作团队;综合部门。
第二节 群体间的冲突 (一)什么是冲突
冲突的定义。功能正常与功能失调的冲突。
(二)冲突的过程
冲突过程的五个阶级;潜在的对立或失调;认知与个性化;行为意向;行为;结果。
(三)冲突给组织群体带来的影响 冲突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性质。
第三节 群体冲突的管理 (一)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 (二)处理冲突的策略
运用竞争;运用合作;运用回避;运用迁就;运用折衷。
(三)冲突管理技术
解决冲突的技术。激发冲突的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一)群体间行为的特性 (二)群体间的冲突 (三)冲突的管理
四、考核要求
(一)群体间行为的特点
1.识记:(1)群体互动的含义;(2)群体互动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3)管理群体互动
的方法。
2.领会:影响群体间互动的因素。
3.应用:(1)分析群体间互动行为的产生;(2)联系实际说明如何运用管理群体间互动
的某一具体方法。 (二)群体间的冲突 1.识记:冲突的定义。
2.领会:功能正常与功能失调的冲突。 3.应用:分析冲突过程的五个阶段。
(三)冲突的管理
1.识记:处理冲突的五种策略。 2.领会:解决和激发冲突的技术。 3.应用:如何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
第四篇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领导、领导者的概念,领会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的差异,明
确领导的特点与功能,掌握领导的过程模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领导的概念与功能
(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的概念、领导者的概念、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的概念。
(二)领导的特点 (三)领导的功能 第二节 领导的过程模式 (一)有效领导的基础
1.领导者的权威是有效的领导基础,权威=权力+威信。
2.权力:权力的概念,权力的作用,权力的性质,权力的构成,领导权力形成的机制,
领导权的分配,领导权力的运用。
3.威信:威信的含义,领导威信的特点,领导威信的作用,提高领导威信的方法。
(二)有效领导的行为 1.有效领导行为的含义。
2.有效领导行为的步骤:计划、委派、贯彻、评价、奖惩。
(三)有效领导的结果
1.领导工作绩效是体现领导好差的结果。
2.衡量领导结果的标准。
三、考核知识点
(一)领导、领导者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概念
(二)领导的特点与功能 (三)有效领导的基础 (四)权力的概念与权力的作用 (五)权力的性质与权力的构成
(六)权力形成的机制 (七)领导权力的分配与运用 (八)威信的含义,威信的特点
(九)领导威信的作用 (十)提高领导行为的步骤 (十一)有效领导行为的步骤 (十二)评价领导绩效的标准
四、考核要求 (一)领导概念
1.识记:领导、领导者、正式领导、非正式领导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