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框架和内容体系,懂得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明确管理人员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了解组
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把握21世纪管理者工作行为的变化。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的概念。行为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
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二)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边缘性、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二)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为 1.多学科相交叉性,哪些学科相交叉。 2.多层次相交切性,哪些层次相交切。
(三)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认识组织行为学两重性的来源。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理解它是怎样在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在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和行为规律的模式
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框架 2.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因素 3.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的表述: 行为=f(人的主观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特点)
B=f(Pa、b、c…·Em、n、o…) (二)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1.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3.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文化的功能。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组织 (二)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六)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七)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 (八)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关系 (九)21世纪管理者工作行为的变化
四、考核要求 (一)组织
1.识记:组织的概念。
2.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二)行为
1.识记:人的行为的概念。 2.领会:人的行为的特点。
(三)组织行为学
1.识记: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2.领会: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应用:请联系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说明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1.识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2.领会:(1)边缘性的主要表现,(2)两重性的主要表现和来源,(3)应用性的主要表
现。
3.应用:分析组织行为学两重性的来源。
(六)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1.识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2.领会: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框架。 (七)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
1.识记:(1)影响行为的因素;(2)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 2.领会:行为规律理论模式中每个因素的表述内容。
(八)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1.识记:(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理论来源;(2)文化的主要功能。 2.领会:(1)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3)人类学与组织行为
学。
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确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熟悉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研究
的基本方法,了解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具有的主要特性
(一)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二)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三)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四)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五)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六)对未来的预见性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分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 (二)分六个步骤的循环系统研究过程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
何谓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的优点缺点。
(二)观察法
何谓观察法。观察法的两种分类:第一种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来分类,可把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第二种是按照观察情景的差异来分类,可把观察法分
为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三)心理测验法
何谓心理测定法。心理测定的信度、效度的含义。
(四)调查法
何谓调查法。调查法一般包括:面谈法、电话调查法和问卷法调查法,它们各自的优缺
点。常用的问卷调查法的四种形式:选择法、是否法、计分法和等级排列法。
(五)实验法
何谓实验法。实验法分为三种: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研究方法的含义,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具有的主要特性
(二)科学的研究过程
(三)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 (四)案例研究法的优缺点 (五)观察法的分类,各类的优缺点 (六)心理测验法的信度与效度 (七)调查法的分类,各类的优缺点
(八)实验法的分类
四、考核要求
(一)研究方法及其主要特性
1.识记: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 2.领会:科学的研究方示应具有的主要特性。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二)科学的研究过程 1.识记: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 2.领会:六个步骤的循环。 (三)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
1.识记:(1)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有:案例研究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调查
法、实验法。(2)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概念。
2.领会:(1)分析案例研究法的优缺点;(2)说明观察法的分类并分析各类的优缺点;(3)
说明调查法的分类,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4)说明实验法的分类,分析准实验的特点。 3.应用:说明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并分析比较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掌握主要研
究方法的应用。
第二篇 个体行为与管理
第三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的概念和影响知觉的因素,理解知觉差异与管理的关系;掌握个性的概念和个性的结构与内容,以及价值观、态度、气质、性
格、能力的概念与类型,理解个性差异在管理中如何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认知差异与管理
(一)知觉、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的概念
感觉、知觉、社会知觉、自我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内容
(二)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关系 (三)知觉的过程和影响知觉的因素
1.知觉的过程一般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五个阶段。
2.影响知觉的因素: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影响知觉组织的因素:对象与背景配合、知觉归类。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知觉防御、成见(首因效应)晕轮效应、
投射。
(四)知觉差异对管理的影响
管理者对员工的知觉不同就会影响管理者采用不同的管理行为,即形成X理论与Y理论;人们对成功与失败因果关系的归因看法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说明归因论的
内容、归因论的依据和归因论的应用。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
(一)价值观与管理
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的分类,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态度差异与管理
态度的概念,态度的特性,工作态度的概念与功能。 (三)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对工作的参与度 1.组织认同感的概念。组织认同感的影响。
2.工作参与度及其影响。
3.管理者如何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对工作的参与度。
第三节 个性差异与管理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的涵义;个性本身具有的性质;组合性、独特性、稳定性、倾向性、整体性。
(二)个性的结构与内容
个性的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个性倾向性特征与个性心理特征。
1.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
态度等内容。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气质的概念与类型及各类气质的行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