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质量、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的实际效果。 第十二章
☆6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地位与作用?
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客观要求 2 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3 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4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 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 ☆70高等学科科研的特点:1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2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3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4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5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71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地原则?1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地原则 2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3 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 4 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地原则5 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 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
72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以下途径:1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科研指导2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73科研准备阶段:1选题2申请课题。自1982年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同年社科院设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
△74科研成果地审核。大学科研成果分为六类:理论性成果,应用性成果,发展性成果,阶段性成果,教学研究成果,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教科书。 75高校各科教师是高等教育科研地主力军.
76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2注意理论的层次性3加强综合研究。 第十三章
77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地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地教育形式,是高等学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地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形成正确地世界观和人生观地活动过程。 √78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1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 2有定向选择的内容3通过现实参与的方式实施4与高校其它教学环境具有互补并进的效果。
△79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的作用:1促进知识地转化和知识地拓展2增强大学生地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大学生地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4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80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别:1教学计划内与教学计划外2基地化与非基地化3专业与非专业。
81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有学校教务处组织。教学外的社会实践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
践活动。
△ 82 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军事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
8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程序:1确定活动内容和场所2编制活动计划3组织活动过程4评估与总结。
84正确处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关系:1出人才与出成果的关系2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科研的关系3学生自主性与老师指导的关系4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系5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
85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知到性的必经之路。
第十四章
√8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就是以人为工作对象,做人的思想转化的工作。 87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鲜明的阶级性2广泛的群众性3很强的实践性。 8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1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地社会主义方向2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地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和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规律:1必须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2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3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观点有: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各种教育因素组成的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是按一定规律运动的;3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各种教育因素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4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
☆9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是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个人努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向积极的方向转化)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 △9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2疏导性原则(一方面广开言路,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另一方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加以积极的引导)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
√91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2说理启迪法3情感交流法4榜样教育法 5参观访问法6品德评价法。
9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一般教学。 93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1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2教职员工的“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3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4校园文化5社会实践。
9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措施:强化学科研究;完善管理体系;优化队伍结构;讲究量才使用;政策落实到位;改革工作方式。
更多资料下载请点击:资料下载
教学方法 第一章
√1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相联系,是实现教学目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特点。
√2教学方法是由若干的教学方式构成的,同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方式构成;而同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之中。 3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4教学方法的意义:1.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2.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3.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4.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5.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5古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近代的教学方法采用了演示、观察、实验等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来学习的各种方法。现代的教学方法 实用主义 杜威 “活动教学” 布鲁纳“发现法”。 上海育才中学“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 ☆6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
7愉快教学法(上海 倪谷音) 情景教学法(江苏李吉林 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尝试教学法(常州 邱学华 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成功教学法(上海 刘京海 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 √8成功教学法的基本要素:积极的期望、成功的机会、鼓励性评价。 9发现法 布鲁纳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范例教学法 根舍因 教学内容的特征: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目标教学法 布卢姆。程序教学法 斯金纳。“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沙塔洛夫。暗示教学法 又称启发式外语教学法 洛扎诺夫。非指导性教学法 罗杰斯。
10发现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是发现。
11范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12目标教学法是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形成性测试手段,落实教学大纲、教材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13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智力与情感等非认知因素的整合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14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教学方法的现代化2.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3.教学方法的系统化4.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15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主要是物质设备的现代化。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和网络一体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方法现代化最为明显的标志。 ☆16布鲁纳 发现教学法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斯金纳 程序教学法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洛扎诺夫 暗示教学法 以无意识心理学为基础。
第二章
17教学设计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18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指导性2.统整性3.操作性4.预演性5.突显性6.易控性7.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现。 ☆19教学设计的依据:1.依据现代教学理论2.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3.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4.依据学生的特点5.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20教师为了学,学是教的依据和出发点。
☆21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22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起点、内容、时间、措施、评价设计。
23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的灵魂。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24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总目标即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中最一般意义的目标,是期望教学达到的最终结果。由实质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教育性目标三种分项目标构成。课程目标是由学校教学中各门学科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单元是指各门课程中相对完整的划分单位。课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由连续的几个课时来完成。 △25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激励、标准功能。
☆26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27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3.难度适中4.便与检测
☆28教学目标不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而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
△29教学起点的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认知、非认知、社会因素)2.确定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问卷法、谈话法、观察法、课堂提问、作业、测验、考试)3.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30教学内容分析和处理的方法: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基本要求2.通览教材,鸟瞰全局3.疏通教材,清除障碍4.熟悉教材,重点记忆5.分析教材,把握三点(重点、难点、关键点)6.精心设计,妥善安排7.阅读资料,吸取营养 31课程标准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是国家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 32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