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黄亚平控规课程复习思考题(新版!) 下载本文

洪区)和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等)。 (2)生态敏感要素

城市生态敏感性就是城市中不同的生态要素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在城市中各个生态要素的敏感度各不相同,生态敏感度高的就构成了城市生态敏感要素,主要包括水源地、景观资源(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保护区)、河湖湿地、生态廊道、基本农田等。 (3)文化遗产要素

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城市生态空间管制中,城市文化遗产要素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街巷以及自然和历史环境等。 (4)其他要素

其他要素主要包括大型市政通道、区位交通条件、矿产资源区等要素。

7.如何准确理解以下这些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中心城区、规划区、市行政辖区,范围依次增大。

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中心城区:是市(县)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般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空间增长边界:即规划用地的边界,常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用来限制建设用地范围。 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核心区;限建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控制区、一般农田用地、山体绿化区、重要生态廊道区等。适建区:包括城镇建设区及独立工矿等其它适宜建设的区域。 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都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划定。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边界<=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市区<=市域

8.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空间管制”规划的目的及意义,“空间管制”规划制定内容要求。 “空间管制”规划的目的及意义

a.适应城市建设从“计划安排”向“市场开发”的转变;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力度;

c.促进规划对生态自然、土地和水资源、能源及矿产资源、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制定内容要求

a.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市域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b.在中心城区规划中:划定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9.不同层次规划中强制性内容是如何界定的? 不同层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a.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b.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

区域性电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c.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2)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①城市规划区范围。

②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③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

④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⑦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3)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a.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 b.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 c.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

d.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 e.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

f.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

10.旧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版)存在的主要不足: ? 过渡强调由政府统一配置资源原则: ? 体现了较强的城乡二元特点 ? 未能体现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 缺乏城市规划编制组织的程序保障

试述您对(1991)旧版规划编制办法的“四个不足”和(2006)新版规划编制办法“四个转变”具体内涵的理解。 四个不足:

a.规划引导及控制的强制性和灵活性均不足 b.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不足

c.社会层面内容不足、对社会公平及公众利益的忽视 d.不符合一般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和要求 四个转变:

a.实现城市规划编制组织方式的转变。“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组织原则,将这一经验写入新《办法》,意味着规划编制要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政府依法行事、社会广泛监督、公众积极参与,目的是要建立科学、民主的规划编制程序保障。通过这种方式,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得到加强,地位得到巩固。

b.实现规划调控和管理范围的转变。旧版规划管理上的体现是将管理局限在规划区范围,有的甚至局限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使外围开发建设混乱无序。新《办法》转向突出强调区域统筹和全市域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

c.实现规划重点内容的转变。从确定增长目标、增长速度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和安排各类建设用地转向对各类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制定空间管制政策。

d.实现城市规划功能的转变。即从技术文件转向公共政策。 从相对狭窄的工程技术领域拓展到相关领域,广泛借鉴其它学科研究成果和方法,积极运用新技术,提倡多学科参与、多部门合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11.城市规划中强调区域即城乡统筹问题的背景,区域协调及城乡统筹规划涉及到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区域协调及城乡统筹规划主要领域及内容:

1)产业发展方面,和周边地区形成有序竞争——拓展合作——区域共进的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共同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包括工业布局(工业类型、构成、产业集群、就业特点、布局状况和特点、如何支援农业)、农业布局 (农业产业化及集约化状况、耕地和劳动力状况、城郊农业、农业布局等)和第三产业布局(产业特点、生产性服务业、传统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就业特点和容量)。 2)交通发展方面

3)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调好区域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保障区域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的健康运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

4)生态建设方面,落实市域结构性生态空间在本次规划范围内的内容,并建立持久性的保障机制。资源配置统筹,包括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培育。

5)区域安全方面,在保障通州新城及地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北京市中心城次区域的各项安全需要,保障周边各区域防灾减灾应急救援需要。

12.试举例说明城市——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和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正逐渐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带动华东、辐射华中和整个长江流域。

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体系已比较完备,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县属镇和乡级镇组成的七级城镇体系,城镇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各类城市的数量也呈现出\宝塔型\的特点。 1. 城市级别

加强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特别是要着力培育作为区域以及更大范围内要素配置中心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区域内次中心城市南京、杭州的经济实力,提升其在各自范围内的集聚、辐射能力,确定城市功能特色,促进城市功能的互相衔接。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进分层次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中,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的关系,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合理化。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进分层次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中,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的关系,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合理化。 2. 工业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从工业化推动为主到政府制度变迁为主的发展历程,企业区位选择基础上的集聚扩散以及基于政府竞争基础上的政策和制度创新共同影响了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变,而且政策创新和制度变迁在城市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 交通:

随着城际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经济交往程度的加深,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网络特征己经初见雏形。以沪、宁、杭等中心城市为核心,周围散布着若干地级中心城市和众多的小城镇,形成相互交错、联系紧密的网络型空间结构。以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远洋运输和航空共同构建的现代化交通系统,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区域网络。 由于城市群本质上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束缚,在一个巨大的城乡交融空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整合,使跨地区的产业集团、贸易集团及金融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扩张,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了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更加畅通地向全国流动、扩散,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13. 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管制规划的概念内涵及其内容差别 (1)概念内涵

①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区域中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②主体功能区:以某一类功能为住的国土区域

③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管制规划: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各类资源要素、发展条件分析基础上,以生态承载力为出发点,以空间资源分配为核心,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建立空间准入机制,引导区域各类空间的保护与开发建设。 (2)内容差别

①城镇体系规划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其关注重点是一定区域内城镇化水平、城镇体系结构(包括地域空间结构、职能类型、规模等级结构),地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的统筹布局。

②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由此可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初衷,根据大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思想,提出国土区域的统筹兼顾、区别对待的发展思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发展及投资建设的宏观性指导。 ③城市空间管制规划,是城市规划对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的一种应对,同时,也是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统筹要求的具体体现、基于城市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要求,而在市域及中心城区两个层面,划分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及已建区,并分别提出各类空间管制区域的政策与措施。 (3)相互关联

这三者都是属于国建的空间规划系列,即具有空间性,与发展规划有明显差别,但三者对国土空间开发建设的控制与指导作用又有显著差别,城镇体系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城镇发展的整体设计,主要功能区规划则更多体现为一种地域发展及投资政策规划,而城市空间管制规划则是对城市内部地域的保护与开发引导。三者侧重点不同。

2. 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城乡规划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不协调,学术界对三规是否整合,如何整合有较多的讨论。 试指出三规间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提出三规的整合路径,并讨论规划管理架构如何适应三规的整合?

不便:部门权益的争夺,政府事权的分配有矛盾。 市场和计划的矛盾:土地按计划供给的刚性与市场需求的弹性相脱节的矛盾,是造成地方层面“三规”失衡的最深层原因。

多规协调:各部门行业规划作为三个主干规划的补充、延伸和支撑,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可以形成一个均衡、稳定、高效,可持续额的“多规协调”的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