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 - 浮力(有答案) 下载本文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压强与深度有关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可判断.

【解答】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会使溢出的水不等于排开的水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由于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使终不变所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也不变,B错误;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未浸没时浸入越深物块受到浮力越大,左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浸没后物块深度增加由于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也不变,C错误;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 F浮=2N-1N=1N,V物=V排=

=

故选D 2.【答案】B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3)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4)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本题考查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利用、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平衡力的辨别等,主要是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问题,学以致用. 【解答】解:A、轮胎上的大“牙齿”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轮胎体积很大可以增大排水的体积,可以使其在水中受到很大的浮力,故B正确; C、轮胎很宽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

D、汽车可以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据图中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结合F浮=ρgV排可以比较出各自情况的浮力大小关系,进而判断即可.能读出题目中的信息,并能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定性的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解:据图可知,乙图中半载船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丙图,甲图排开水的体积最小,所以据F浮=ρ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是相同的,乙图中船受浮力最大,其次是丙图,再次是甲图,即浮力大小关系是:F2>F3>F1 . 故选B.

,合并得,

=2×103千克/米3 , D正确。

第 13 页 共 30 页

4.【答案】B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物体上浮; 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悬浮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一位置; 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物体下沉.

【解答】解:A、沉船在河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故A错误;

B、浮筒充满气后,浮筒绑在沉船两侧时使整体体积增大,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总的浮力增大,排出浮筒中的水,浮筒的重力减小,当浮力大于重力时,沉船就会浮上来.故B正确;

C、沉船在水下上浮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h就可以计算出水下7km处的压强,再结合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计算出相当于几个大气压;

(2)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的变形公式t=就可以计算出潜水艇下潜的时间; (3)潜水器在水下悬浮,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4)潜水器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改变它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潜的.

337

【解答】解:A、水下7km处的压强是P=ρ液gh=1.0×10Kg/m×10N/kg×7000m=7×10Pa,

1个标准大气压P0=1.0×105Pa,相当于

=700个,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2.8h故

B、潜水器最快下潜的速度是0.7m/s=0.7×3.6Km/h=2.52Km/h,则到达7km海底需要t==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潜水器在水面下处于悬停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深海潜水器采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而潜艇使用压缩空气把空气舱中的海水逼出去达到上浮的目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考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若将一石块用细线系着缓慢放入杯底,有一部分水溢出,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溢出水的重力),而因为石块下沉,石块的重力大于浮力,据此可以得出石块的重力和溢出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放入石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变化,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

得出压强变化;

(2)如果将小木块轻轻放在图(甲)的溢水杯中,有一部分水溢出,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溢出水的重力),而因为木块漂浮,木块的重力等于浮力,据此可以得出木块的

第 14 页 共 30 页

重力和溢出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放入木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变化,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

得出压强变化。

(3)根据P=ρgh判断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化。

【解答】解:若将一石块用细线系着缓慢放入杯底,有一部分水溢出: ∵石块下沉, ∴F浮石<G石 , ∵F浮石=G排=G溢 , ∴G石>G溢 ,

∴放入石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将变大,而受力面积不变, ∵P=

∴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变大,即p乙>p甲;

如果将小木块轻轻放在图(甲)的溢水杯中,有一部分水溢出, ∵木块漂浮, ∴F浮木=G木 , ∵F浮木=G排′=G溢′, ∴G木=G溢′,

∴放入木块后杯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变, ∵P=

∴杯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即p丙=p甲 , 所以P乙>P甲=P丙 石块和木块放入水中,水的深度没变,根据P=ρgh知P1=P2=P3;

故选C.

7.【答案】D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参照物及其选择,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惯性: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有无变化。 漂浮条件:浮力等于物体重力。

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答】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静止物体的惯性表现在物体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故A错误; B、帆板前进时运动员相对水的位置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帆板漂浮在水面,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于帆板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之和,故C错误; D、风力使帆板由静止变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C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由h﹣t图象可知在1~3min内潜水器所处深度的变化,根据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变化;(2)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在1~3min内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

第 15 页 共 30 页

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水的浮力变化;(3)由v﹣t图象可知在4~6min内潜水器的速度,然后判断其状态;(4)由v﹣t图象可知在6~8min内潜水器的运动状态,在判断所处的状态.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力与运动的关系等,从图象中获取潜水器深度的变化和运动的速度是关键. 【解答】解:A.由h﹣t图象可知,在1~3min内潜水器所处的深度逐渐增大,由p=ρgh可知,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故A错误;

B.在1~3min内,潜水器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 C.由v﹣t图象可知,在4~6min内,潜水器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 D.由v﹣t图象可知,在6~8min内,潜水器加速上升,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D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天平的使用,质量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 (2)矿石的体积可通过量筒中两次的示数之差得出;

【解答】A、图中标尺的刻度只为0.2g,则矿石的质量m=20g+5g+2g=27g。故A错误; B、矿石的体积V=40cm3-30cm3=10cm3。故B错误; C、矿石的密度ρ=

=

2=2.7g/cm3。故C错误;

D、矿石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1.0×10-5m3=0.1N。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考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指针的位置读出物体的重力;先根据图示得出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的示数,然后根据称重法求出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V排 , V物=V排;

(3)由公式G=mg求出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即可求出正方体的密度;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物体的重力为3N;

根据图示可知,物体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所以物体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3N-1N=2N;故选项A错误;

(2)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V排=F浮/ρ水g=2×10-4m3 , 因为物体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2×10-4m3 , 故选项B正确; (3)由公式G=m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

m=G/g=0.3kg,ρ物=m/v=1.5×103kg/m3。故C错误;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深度无关,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第 16 页 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