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建设的实施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下载本文

数据库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摸清文物家底、提高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文博信息化建设为目标,搞好澧县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的工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目标与任务

工作目标:完成澧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调查和珍贵文物数据采集、审核、报送;实现与国家文物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 主要工作内容和任务:

⑴ 完成澧县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审核、报送工作; ⑵ 实现与国家文物数据中心的网络连接; ⑶ 举办业务培训和加强队伍建设; ⑷ 项目总结、宣传和利用。 2、任务目标

采集藏品总数为2179(套),实际数量5000余件。 三、人员组织及职责

1、为加强对文物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经澧县文物处班子研究,成立了文物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

组 长:熊莲珍 文物处主任 副组长:曹 毅 文物处副主任 成 员:王 琼 孙 冰

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小组主要由曹毅、王琼、孙冰进行鉴定、审核、拍摄、计算机录入、藏品信息的确认、审核、影像采集和录入、汇总等工作。 四、实施办法

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工作包括文物数据采集、录入和计算机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其中数据采集、录入是数据库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所在。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数据质量,根据澧县博物馆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以现有藏品档案为基础,分散采集,集中录入的办法进行,具体做法是: 1、以原有的档案、卡片为基础,按照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填报湖南省文物藏品信息指标登记表。总之,数据采集要真实、全面、准确。

2、数据采集完毕后及时上报市文物局组织审核后集中录入 。 五、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05年7月) ⑴ 组建领导小组;

⑵ 编制实施方案和规范。

2、第二阶段:培训、数据采集(2005年8月——12月) ⑴ 参加市文物局举办的数据采集培训; ⑵ 填报湖南省文物藏品信息指标登记表;

⑶ 影像采集。

3、第三阶段:检查、审核和修改(2006年1-3月) 六、经费预算

印刷费、办公费、电脑、数码相机、测量仪器等设备经费,预算5万元。

我们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制度。按照《湖南省文物藏品定名规范》、《湖南省博物馆藏品描述办法》、《湖南省文物藏品分类办法》、《湖南省馆藏文物调查和数据库采集操作规范》、《湖南省馆藏文物调查影像数据采集工作规范》、《湖南省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规范要求认真工作,确保数据库建设工作有序、高效、优质地完成。

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成果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作为一项以摸清馆藏文物家底情况、提高馆藏文物管理水平为基本目标,以调查馆藏珍贵文物资源、采集馆藏珍贵文物信息为基本形式,以数字化的影像采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本手段的文化遗产领域的数字化基础工程,该项目对于国家全面掌握馆藏文物资源,科学规划馆藏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不断提高馆藏文物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前,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渗透,亟需我们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推进馆藏文物数字化进程,为文物行政部门强化馆藏文物管理服务,为提高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鉴赏祖先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掌握历史知识、领略先进文化、提高综合素质服务提供强了有力的支持。突破馆藏文物在展示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限制,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文化鉴赏服务,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