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库(附答案) 下载本文

四、解释题

1、奥林波斯神统: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推翻他父亲的统治后,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自己为首的庞大的神的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统”。这个神统是父权氏族公社的缩影。宙斯是司雷电之神,是众神之主,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其妻子赫拉主管婚姻和生殖;其兄哈台斯为冥王,波塞冬为海神。宙斯的子女也分管天上人间各项事务,如阿波罗是日神,阿尔忒弥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等等。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波斯山上,其实这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2、新喜剧:新喜剧产生于古希腊文学的第三个时期――希腊化时期。它是同阿里斯托芬的旧喜剧相对而言的,新喜剧不再反映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而以世俗的家庭生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所以又称为世态喜剧。新喜剧强调情节的曲折、风格的雅致,注重性格描写,取消了合唱队。代表作家有米南德,流传至今的完整作品有《恨事者》。新喜剧成就不如旧喜剧,但对后世欧洲风俗喜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3、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两部史诗。前者描写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亚城的故事,后者描写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修返乡途中的十年历险及回到家中夫妻团圆的故事。史诗反映了古希腊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基本内容是对部落英雄的歌颂。在剪裁布局、人物描写、语言运用等艺术形式上也表现出高超的技巧。荷马史诗不仅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学杰作,也是后人研究古希腊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1、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最初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叶的西班牙。由于这时期西班牙城市比较发达,这种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文学体裁便应运而生。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社会的失业者,作品以他们的流浪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他们的经历,用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和嘲讽各种社会现象。第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作品叙述了主人公小癞子从一个盲丐的引路童最后成为一个小康之家的主人的生活经历,讽刺了僧侣的欺诈、贪婪,贵族们的傲慢、空虚。流浪汉小说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如笛福、斯威夫特、狄德罗、高尔基等人都从中获益非浅。

2、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后的产物。它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辛辣的讽刺和大胆的揭露,有明显反封建反教会倾向以及不同于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突出特点是寓意和讽刺的风格。城市文学在法国最发达,代表作品有动物故事《列那狐传奇》和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等。

3、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西欧中世纪随着骑士制度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最充分地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精神特征,反映了骑士阶层“忠君、护教、行侠”,效忠女

主人,视荣誉如生命等生活习俗和思想情感。骑士文学在法国最为兴盛,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前者的代表有描写骑士的“典雅的爱情”的“破晓歌”,后者的代表有《特里斯丹和依瑟》、《奥卡森和尼柯莱特》等,骑士文学在运用方言创作、歌颂个人情感、虚构故事情节等方面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4、教会文学:中世纪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典型的官方文学,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是有关《圣经》内容的演绎,包括《圣经》故事、福音故事、圣徒行传、祷告文、颂歌、圣者言行录、神秘剧、奇迹剧、行会剧等。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斯拉夫文,写作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

1、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最初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叶的西班牙。由于这时期西班牙城市比较发达,这种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文学体裁便应运而生。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社会的失业者,作品以他们的流浪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他们的经历,用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和嘲讽各种社会现象。第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作品叙述了主人公小癞子从一个盲丐的引路童最后成为一个小康之家的主人的生活经历,讽刺了僧侣的欺诈、贪婪,贵族们的傲慢、空虚。流浪汉小说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如笛福、斯威夫特、狄德罗、高尔基等人都从中获益非浅。

2、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是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出现后的产物。它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辛辣的讽刺和大胆的揭露,有明显反封建反教会倾向以及不同于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突出特点是寓意和讽刺的风格。城市文学在法国最发达,代表作品有动物故事《列那狐传奇》和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等。

3、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西欧中世纪随着骑士制度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封建世俗文学,它最充分地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精神特征,反映了骑士阶层“忠君、护教、行侠”,效忠女主人,视荣誉如生命等生活习俗和思想情感。骑士文学在法国最为兴盛,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前者的代表有描写骑士的“典雅的爱情”的“破晓歌”,后者的代表有《特里斯丹和依瑟》、《奥卡森和尼柯莱特》等,骑士文学在运用方言创作、歌颂个人情感、虚构故事情节等方面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4、教会文学:中世纪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典型的官方文学,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是有关《圣经》内容的演绎,包括《圣经》故事、福音故事、圣徒行传、祷告文、颂歌、圣者言行录、神秘剧、奇迹剧、行会剧等。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斯拉夫文,写作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

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首先发轫于意大利,继而影响整个欧洲的新

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阶级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它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埋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就由此而得名。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以文学为斗争的主要形式。其中英国的文学成就最高。 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这是一种以人性论为基础的新型世界观,主要内容有:(1)用人性反对神权;(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此外还有一些进步的人文主义作家指出社会罪恶的根源是私有财产,提出人人劳动,产品归全社会所有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

3、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最初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叶的西班牙。由于这时期西班牙城市比较发达,这种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文学体裁便应运而生。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一般都是社会的失业者,作品以他们的流浪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他们的经历,用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和嘲讽各种社会现象。第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作品叙述了主人公小癞子从一个盲丐的引路童最后成为一个小康之家的主人的生活经历,讽刺了僧侣的欺诈、贪婪,贵族们的傲慢、空虚。流浪汉小说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如笛福、斯威夫特、狄德罗、高尔基等人都从中获益非浅。

4、“英国诗歌之父”:是对诞生于14世纪的英国杰出诗人乔叟的尊称。乔叟深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写爱情和婚姻问题,也讽刺僧侣的虚伪和欺骗,揭露教会对人民的压迫。在语言上采用伦敦方言写作,首创后来在英国诗歌中最通用的诗体――“双韵体”。其代表作为诗体小说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5、大学才子派:英国16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戏剧创作流派。一群中产阶级出生、在大学里念过书的剧作家,他们大多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具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被称为“大学才子”。主要人物有李利、格林、基德、马洛。他们的创作把英国戏剧创作推向了繁荣,并为莎士比亚的出现作了准备。马洛是其中成就最大的人,也是莎士比亚的先驱。 6、传奇剧:莎士比亚晚期创作的一种戏剧形式。晚年的莎士比亚沉湎于超现实、宗教式的思考,把人文主义的理想寄托于一种乌托邦的幻想。这时期他创作出的作品运用超自然的力量如各种精灵鬼怪、魔法幻术来解决矛盾,体现出虚无的、宗教的和悠远超然的风格,被称为“传奇剧”。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辛白林》和《冬天的故事》等。

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盛行于17世纪法国,后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路易十三的枢密大臣黎希留为巩固中央集权,拉拢一些文人成立“法兰西学士院”,以推行他的文

化政策。在他们的倡导之下,古典主义文学很快发展起来。这一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有:(1)政治上拥护王权;(2)哲学上奉行唯理主义;(3)创作上摹仿古人,重视格律,制订了“三一律”的创作规则。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有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莫里哀的喜剧以及布瓦洛的创作理论。古典主义文学对法国民族文学和民族语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对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也产生过重大影响。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后,古典主义才推出历史舞台。

2、“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的艺术规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三一律”是古典主义者机械摹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创作规则的产物,是建立在对古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斯多德的曲解上的。它的合理成份是重视艺术形式的完美,但过分严格的形式要求,却逐渐阻碍了戏剧创作的发展。 3、巴洛克文学: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盛行于欧洲一些国家的贵族形式主义文学。它是封建天主教会势力再度兴起在文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指夸张、繁艳的风格。巴洛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形式上的特点是雕琢词章,追求绮丽的文风;内容上的特点是将人文主义所倡导的现世追求和天主教的来世思想进行畸形结合,其代表为意大利的马里诺派,西班牙的贡哥拉派和英国的玄学派。 4、古今之争: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法国文学界围绕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当今文学的地位问题展开的大辩论。前后发生两次,第一次发生在17世纪80、90年代,代表人物分别是贝洛、封特奈尔和布瓦洛、拉辛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看待古希腊、罗马作家和当今作家的文学成就问题;第二次发生在18世纪初,代表人物分别是乌达尔和达耶西夫人等,争论的焦点是围绕荷马史诗的翻译问题以及如何对待古人作品。“古今之争”两派分歧的焦点是如何正确评价古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古今之争”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以理性为特征的启蒙主义时代的开始。

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全欧性的政治思想运动,启蒙思想家把启蒙教化看作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运动称号由此而来。它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且提出了更鲜明、更彻底、更完整的纲领,形成以理性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具体内容有:(1)以唯物论批判宗教和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唯心主义;(2)以无神论或自然神论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3)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反对封建僧侣和贵族的特权;(4)对私有制和封建国家政体、立法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启蒙运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作了舆论准备,尤其在法国,启蒙运动为1789年的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2、哲理小说:哲理小说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小说样式。法国启蒙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