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知识即美德古典主义教育的蕴含 下载本文

重申知识即美德:古典主义教育的蕴含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作者: 刘铁芳

摘 要:我们今天正日益面临着虚无主义的现代性症候 ,这意味着化育个体健全的心智 ,乃是当下教育的要义之所在。问题在于随着古典知识即美德的转向,现代教育的知识旨趣越来越多地成了对力量的崇拜 ,导致现代教育在“力”的崇拜中的迷失。我们需要重申知识即美德 ,触摸古典教育的余韵 ,守护教育的形上芬芳 ,以弥补当下教育的内在缺失。

关键词:虚无;知识;美德;力量 (权力)

知名社会学家鲍曼曾分析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 ,也并德意志民主的一次偶然的反常行为 ,而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功能。正是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等这些现代性的本质要素 ,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之间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鲍曼试图从现代性的、社会整体的层面来揭示现时代个体生命存在的内在虚空以及由此而导致大屠杀得以可能的个体依据。阿伦特对“平庸的恶 ”的认识 ,则进一步从个体层面揭示大屠杀如何可能的本体性依据。个人把自我投入于社会整体行动之中 ,消解个人对自我行为的整体性担当 ,使人性中的恶以狂欢的形式加以充分地释放。这中间显现出来的正是心灵世界的空无 ,正是个体存在的虚无导致人世间任何形式的恶都有可能发生。

一、 虚无作为现代性的症候

读到王晟晖的文章《解开心理链条上现代死结 》 ,[1]眼前忽然一亮。我原来思考的面对虚无 ,主要是从积极的一面去考虑 ,即如何拓展个体与超验

的联系 ,厚实个体存在的底蕴;拓展个体的现实交往 ,增进生活的意义;引导个体走向他者与历史 ,提升个体存在的内涵;回归自然 ,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原来 ,在现实中 ,面对虚无 ,还有另一种方式 ,一种不能不考虑的重要方式 ,那就是如何逃避自由与个人对自我主体性的坚守 ,把个体重新投入到权威的怀抱 ,寻求精神的庇佑 ,或者在破坏与施虐受虐之中逃避虚无;或者把自己交给流俗 ,自动地适应个人周遭的一切 ,顺水推舟。这正是成就希特勒的个体生存依据。

文中引用了希特勒《我的奋斗》中的一段话 ,很值得思考:“群众爱戴的是统治者,而不是恳求者 ,他们更容易被一种不宽容对手的学说折服 ,而不大容易满意慷慨大方的高贵自由 ,他们对这一种高贵自由能做什么感到茫然不解 ,甚至很容易为此感到被遗弃了。他们既没有意识到对他们施以精神恐吓的冒失无礼 ,也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人身自由已被粗暴剥夺 ,因为他们绝不会弄清这个学说的真实意义。 ”[2]希特勒所利用的正是大家置身虚无又表现出对自由教育的逃避。“无论是虐待狂还是被虐待狂的倾向,都是由个人无力独自应付孤立处境以及一种需要克服这种孤独的共生关系所引起的。”[2]怎样面对虚无 ,积极以人的姿态站立 ,牢牢守护做人的尊严与自由,实际上就不仅仅是事关个体发展的问题 ,实际上更是一个与社会 ,乃至整个人类健全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技术主义的支持与拜物教的生存理念 ,掏空了我们存在的根基 ,虚无成为时代的基本症候 ,外在的繁华掩饰不住内在的贫困。今天 ,逐渐走向物的丰饶的人们 ,依然有着太多的不如意 ,我们于是生活在不绝如耳的抱怨之中。我们在寻找幸福的同时 ,却发现我们找到的其实只是短暂的快乐 ,内心的空乏早已抽空了我们幸福人生的椽梁 ,置身纵欲与狂欢之中 ,是往更深处蔓延的虚空与黑暗。我们今天该如何面对我们内心遭遇的黑暗 ?在虚无主义降临的时

代 ,教育何为 ? 教育哲学何以敞开黑暗中教育之亮光 ?

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中写到 ,媚俗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境况。不管怎样 ,以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联姻所打造出来的时尚与潮流确实有意无意地支配我们今天行动的基本要素。一个人要从日常周遭无所不在的庸俗之气中站出来生存 ,实在是比面对千军万马面不改色心不跳还难。我们今日遭遇的存在问题就是存在的平庸化 ,我们把自己交付给潮流 ,我们是在拥有自我的同时失去了自我。导致造成个体生命状态平庸化的根源就是存在的虚无 ,存在价值的虚空。正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把自我建立在踏实的生命根基上 ,生命在时尚与潮流中的漂移就难以避免。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不重新回到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个人的根本在于人的心灵。”理想的社会必须建基于健全的个体。自由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养活跃的、 富有创造性的个体 ,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把握住生命的尊严 ,真正的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尊严感,敞开生命的幸福与意义之门。加强自由教育 ,正是要提升、扩大个体心灵世界的能力 ,提升个体对周遭事物的判断、 抉择的能力 ,从而把个人从盲目与任性、无知与偏狭、对流俗与威权的简单臣服中摆脱出来。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身在俗中 ,而又不断抗俗的过程。生命的卓越如何可能 ? 生命的卓越并不是指一个人的成就本身 ,世俗眼中的成就与个人存在的卓越关系不大。生命的卓越乃是一个不断地对抗日常生活媚俗之气的努力。如果说媚俗是一种事实 ,抗俗就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理想 ,是一种存在的出逃。自由教育正在于培养独立自由的个体 ,让其能在各自的生活世界中站立起来生存 ,在任何时候 ,个体都能无条件地担负起他的道德责任。我们对于经典的学习与亲近正是一种对抗日常生活庸俗化的努力。正如弗洛姆在《对自由的恐惧》的结尾所写:“唯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的精神一种对生命、 真理以及作

为个人的积极的与自发的自我实现的自由的无比强烈的信心时 ,民主才能战胜各种各样的虚无主义势力。”[2]

二、 点燃心智之烛光

曾读到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的一篇美文 ,标题是“燃亮蜡烛而不只是诅咒黑暗 ”。面对绵延不绝的虚无 ,我们需要的不是诅咒 ,而是点燃我们心中的烛光 ,以心灵之烛照亮我们彼此前行的路。教育所培养的个体就是不仅要能面对俗世生活的一切 ,而且要能坦然地面对存在的虚无 ,担当其拯救自我存在的使命 ,由此而彼 ,获致个体人生在现实世界中的完成。面对无处不在的现代性 ,教育不仅要引导个体适应灯光下的生活 ,同时要培养内心有烛光的人。在今天 ,教育哲学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敞开教育中个体如何寻找烛光的可能。这是我们应对时代虚无问题的基本努力。

我们现在面临的几个问题:个人局限自我的狭隘圈隅之中 ,理性不足以引导自我 ,理性的空间有限 ,难以把握自我的方向 ,陷入原子式的个人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共契的缺失。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就是德性价值基础的消解 ,导致虚无主义。今天我们面临现代性价值重建的问题 ,这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1)重新敞开自我 ,走向他者 ,每个人的存在离不开他人的存在。什么是爱 ? 爱就是自我在他人之中的存在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因为你爱的他人就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内心深处敞开自我通向他人的路径 ,在心灵深处认同他人 ,这是一种存在意义上的彼此认同 ,人与人真正建立在平等之上。(2)重新激活人类生存的可能性 ,拓展存在的空间。海德格尔讲到两个方面:一是回到上帝 ,回到天、地、人、神 ,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 ,回到人源头 ,另一个是通过诗人活化人的存在的空间。回到诗人的时代 ,吟唱诗人荷马是一个盲人 ,通过荷马 ,我们知道 ,真正的诗歌不是用眼睛写出来的 ,而是用心灵去聆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