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套教案 下载本文

2017届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化学

一轮复习全套教案

《开启化学之门》

课 题 一轮复习-1《开启化学之门》 复备人 教学时间 1. 复习化学研究的对象,能区分常见变化的类型,能说出常见变化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教学目标 2.复习巩固常见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熟练基本操作,能进行简单的正误判断; 3. 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来,能进行误差分析。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科学探究的方法 讨论、归纳、比较 电子白板 复备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知识框架) 二、合作、研讨与交流

活动一、对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理解。

(1)这两种变化本质区别是 , (2)这两种变化的联系是 ,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定是否有化学变化,但不能是依据。

(4)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是 ,物理性质通常是指物质的 ,而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酸碱性、氧化性等都是 性质。 (5)注意“变化”和“性质”在表述上的区别。

练习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热; B.矿石粉碎;铜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成铜绿;

C.铁矿石炼铁;水受热变成水蒸; D.汽油挥发;樟脑丸久置后体积变小。 练习2.下列能量的转化中,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水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核能发电 D.火力发电

练习3.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变化或性质。(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碾碎放入燃烧匙内并加热,硫粉熔化( ),继续加热,硫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 )。 活动二、判断下列图示中的操作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

练习4、判断下列语言表述是否正确

1. 用10ml量筒量取8.90ml液体 2. 用托盘天平称量6.12g的氯化钠固体

3. 酒精灯中酒精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容积的四分之三 4. 用广泛pH试纸可以测定某溶液的pH值为5.8

活动三、高邮市车逻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利用右图的装置做了四组实验,实验报告如下: ①第一组: 药品:红磷 原理:磷 + 氧气 点燃②第二组 药品:硫粉 五氧化二磷 原理: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现象: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用燃着木条检验了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 1、硫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无烟,有刺激性气味。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明显不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④第四组 药品:蜡烛 ③第三组 药品:镁带 原理;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氮化镁 原理: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镁 + 氮气 点燃1、燃烧时呈黄色火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2、水面上升明显不到1/5刻度; 1、发出耀眼白光,有白烟生成,燃烧后白色固体落入集气瓶内水中。 2、水面上升到静止时,体积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1)在上述四组实验中,你认为第 组能准确的达到本次实验的目的,结论是 。 (2)实验结果偏小的是 (用实验编号回答),原因为 ;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用实验编号回答),原因为 ; (3)有同学认为将实验②、④稍作改进,可以很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你认为怎么改进? (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你认为选择药品时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① ,②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你能回顾出玻璃棒参与了哪些基本操作吗? 2、某同学在用试加热液体后,发现试管已经炸裂了,他在实验前检查试管是完好的,那么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灯泡内残留的氧气如何除去?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反馈】: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课 题 一轮复习-2 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复备人 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