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总复习 下载本文

三、名词用如动词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城朔方城。《汉书·武帝纪》

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三戒》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方位名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 徐宏祖《游天都》

四、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是古代汉语里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所以放在这里加以介绍。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行”和“东面”,“东”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向东面”。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是“在朝廷上”。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根据??”。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杖”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杖打死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意思是用丹砂(在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法”为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依据,意思是依照法令都要斩首。

3、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兄”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兄事之”意思是: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倡优畜之”的“倡优”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这句意思是像对待乐人、伶人那样畜养着他们。

4、表示比喻,“像??一样”。 “嫂虵(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蛇行”的“蛇”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蛇一样匍匐爬行。 “射之,豕人立而啼。”——“人立”的“人”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人一样站立起来。

词类活用的条件: 名词、形容词活用

1、两个名词连用。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用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现象很少。

6、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 又如“曰:‘奚冠?’曰:‘冠素。’”

“奚冠”为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冠素”,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素”,所以不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后句疑问代词“孰”充当动词“令”的宾语而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

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疑问代词“曷”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 “何以战?”

疑问代词“何”充当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无定代词“莫(没有谁)”。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在“莫之许”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许”的宾语而前置。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在“不我与”这句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和??在一起)的宾语而前置。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在“无尔诈”、“无我虞”两句否定句中,代词“尔”、“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则未之闻也。”

在“未之闻”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闻”的宾语而前置。

三、宾语用代词复指

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亡之不恤”,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是忧”,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这句的意思是,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的安危。

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强调。 “惟余马首是瞻。”

这句等于说“惟瞻余马首。”(只看我的马头的方向。) “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这句等于说,“唯知蜩翼。”(只注意蜩的羽翼。)

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还保留着这一格式。例如“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等。

四、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

上古汉语没有动量词,中古以后虽已产生动量词,但文言作品中一般不用动量词。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数词直接在动词前作状语,如:“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二是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

7、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 例如:“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

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儵” 不表判断: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是”字用法)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 例如:“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

“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