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为引申义造今字的情况是,词义引申了,专门为引申义造个今字。如:取,本义是捕取,引申为娶妻,于是就造个娶字专门用来表示引申义。这种文字现象叫加形表义。 其他的如:家—嫁,昏—婚,道—导,解—懈,赴—讣,敛—殓,告—诰。
3、为假借义造今字。古字仍用于记录本义,于是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个今字。这种文字现象也叫加形表义。例如:涂,据《说文》本义是一条水的名字,假借为道路之途。如《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后来就造个途字表示道路义,如《史记·主父偃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其他如:辟—避,闢,与—欤,戚—慼,齐—斋,支—肢,弟—悌,知—智,奉—捧。
古今字与异体字、假借字的关系比较复杂。古今字是古籍文献里一种重要的文字现象,它的形成时间比较久远。古今字现象也是汉字分化的一种形式。首先,与异体字比较而言,古今字在形成上有时间的先后关系。当然,异体字的产生也存在时间先后问题,不可能同时产生。但古今字在表达意义方面则是分担了古字所承担的某些义项而已。而异体字不存在这种情况,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换。古今字形成以后,古字并没有停止不用或不再用来表示所谓今字的意义,有的文献里仍用古字,而有的文献里则用今字。
另外,古今字的读音有的并不一样,而异体字的读音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其次,古今字有的虽然是由于通假而形成的,但它与通假字并不完全相同,只是存在交叉关系。古今字的形成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在表义方面存在分工的不同。而通假字只是存在读音方面的联系,意义方面一般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如蚤通假为早就是这样。
4、通假字
(一)通假字,是指文献中某些字所记录的词,在意义方面与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无一
定的联系,那么这个字就可以认为是通假字。也有的人认为,通假字就是古人在写书时临时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某个字。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本来应该用早字,可是写书的人却用了个蚤,前者习惯上叫本字,后者习惯上叫通假字。当然,古籍中的通假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不是任何一个字都可以随便写通假字的。通假字问题也是文言文里的一种重要的文字现象,阅读文言文时必须加以注意。
(二)通假的原则,通假字与本字之间必须音同或音近,否则是不能通假的。所谓音同,就是本字和通假字之间声和韵都相同;所谓音近,就是说本字和通假字之间声或韵只是相近,不一定全同。例如信和伸,在古籍中是一对常用的通假字,它们之间只是读音相近而已。但在《诗经》时代,in 和 en、ing和eng是相互押韵的。可见在上古时期,它们的读音很相近。由此看来,确定两个字是否属于通假关系,主要是根据上古汉语的读音。
(三)关于通假,有人把它分为两种情况,即所谓“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而不用的古音通假。也有人认为前者不属于通假,那是六书中“依声托事”的假借,只有后者才是古音通假。我们同意后者的观点。现区分如下。
1、本无其字的假借,是说在文字发明以后,语言中已经产生了某个语词,只是还没有为记录该词造个字。于是,就借用另一个读音与该语词相同的字来书写。例如,来往的来,就借用本义是小麦一种的來字。《说文》:“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再如新,本义是伐树。《说文》:“新,取木也。”假借为新旧的新。又如舊,本义是一种鸟。《说文》:“舊,鸱旧,旧留也。”引申指鸟巢,如巢旧,假借为新旧之旧。斯,本义是剖木也,假借为指事代词此、这。假借字本来都是有具体意义的,被借用来记录表示抽象概念的语词,因其无形
可象,不好为之造字,只好借用它字而为之。 2、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则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语言中的某个词,人们已经为它造了个字,但写书的人仓促之间借用了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书写,所以叫古音通假。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在这一句话里有两个通假字,一是“归”通馈赠的馈,二是“时”通窥伺的伺。古音通假属于用字范畴,假借属于造字范畴,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四)通假字与本字之间,在语音方面存在双声、叠韵或同音的关系。这是不用说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通假字与所谓的本字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可以分别代替几个本字。 例如,要,《墨子·兼爱》:“昔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细要,就是细腰,要通腰。本是古今字,前文已经说过,有些古今字则是由于假借形成的。又,《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又如適,《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通谪。又《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適以长不以贤。”適,通嫡。又通敌。如《史记·范雎列传》:“攻適伐国。”
另一种情况是,几个通假字可以代替一个本字。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击龙且,详不胜。”详,通佯。《史记·吕后本纪》:“齐王怪之,固不敢饮,洋醉去。”洋,也通佯。《汉书·李广传》:“广阳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阳,也通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对于文言文里的通假字,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文选予以掌握,但不能反过来逆推。
对于文言文里普遍存在的通假现象,我们需要用心对待。通常的做法是:一要多读文选,留心文选中的注释。一般来说,遇有通假现象,注释中都要予以指出。如《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东汉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郑玄所说的假借,实际上就是古音通假。又如《尚书·汤誓》::“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古代汉语》注曰:“割:通‘害’,损害。”(1996/103)
二要勤查工具书。一般工具书在解释字的具体用法时,都注明通假的用法。例如,《说文解字》:“谟,议谋也。” 段玉裁注:“《释诂》曰:‘谟,谋也’。许于双声释为议谋。《诗·巧言》假莫为谟。”就是说,在《诗经·巧言》里莫是谟字的通假字。通过几方面的努力,逐渐积累大量的通假字知识。
语法知识
5、词类的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本讲主要讲解: 一、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三、名词用如动词 四、名词用作状语。
一、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齐使田忌将而往。 齐威王欲将孙膑。
1、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 “止子路宿。”——“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陈涉起义》
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而后畏之。 柳宗元《封建论》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后面的宾语有时可省略。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这是《汉书·苏武传》的一句。句子的主语是单于。从上下文来看,“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所以是使动用法。
又如:“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饮”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但是这里的“饮余马”不可能按照一般的动宾关系理解,只能是“使余马饮”,即“饮”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饮马”的说法一直保留到今天。 再看下列句子: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荀子·天论》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贾谊《过秦论》 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夜泊瓜州》
3、名词的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偶尔省略宾语: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的意思。“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甘”、“美”、“安”、“乐”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即认为他们的食物香甜,认为他们的服饰漂亮,认为他们的住处安适,认为他们的习俗快乐。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渔人甚异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孟尝君客我。”——“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以上两例都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特点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柳宗元《封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