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 下载本文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浔阳 B.崔嵬 C.巉岩 D.峥嵘

对薄公堂 振聋发聩 出奇制胜 趋之若骛

迁谪 银篦 吮吸 霓裳

独辟溪径 恬然自安 不径而走 气慨非凡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畏途巉岩不可攀(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 ..C.凡六百一十六言(凡:共计。言:说话) ..

D.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诗歌具有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多首。

B.杜甫,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C.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D.李商隐,盛唐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5.课文内容默写。

(1)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剑阁峥嵘而崔嵬, , 。

(3)江间波浪兼天涌, 。 ,孤舟一系故园心。 (4)万里悲秋常作客, 。 ,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一去紫台连朔漠, 。 ,环珮空归夜月魂。 (6)大弦嘈嘈如急雨, 。 ,大珠小珠落玉盘。 (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8)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 。 6.对《蜀道难》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B.在第一段中,诗人借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展开想象,给“蜀道难”的命题增添了神秘色彩;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险情,令人触目惊心,创造出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

C.第二段在亲切地询问友人“何时还”之后,诗人又旧话重题,再议“蜀道难”。鸟是悲鸟,树是古木,月夜惨淡,空山寂寥,子规声断,情境悲怆。接着再写山之高危,壁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再一次强调山高路险。

D.结尾段“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几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都是实指。

7.对《秋兴八首》(其一)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首联从秋景写起,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颔联承上展开,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颈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D.最后一联,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8.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起句气势飞动,着一“赴”字,便令“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而描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B.第二联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一去”,生不能归来;“独留”,死永葬漠北。也通过“青冢”这一称呼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第三联是委婉的讽语:仅凭画图哪里能识得佳人的美貌呢?纵然杀尽画工,也是追悔莫及。诗人通过理性的质问和悲凄的想象,表达了无限的伤感。

D.最后一联,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怨埋没汉宫,恨远离家国。结尾两句虽是附会之语,却是至情之论。

9.对《登高》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啼猿悲秋等特点,气势恢弘,境界阔大。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B.颔联中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萧萧落叶,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伴奏;滚滚长江,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诗人感慨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颈联中,诗人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至此,诗情达到顶点,似乎无以为继。

D.尾联中,诗人笔锋一转,从急管繁弦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又归于和缓的理性思索:“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这种自我反思、自我劝勉中,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10.对《琵琶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琵琶行》是作者上书言事,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得罪了很多权贵,而受到沉重的政治打击之后所写。只有了解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

B.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忽然,从水面飘来的琵琶声,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由此演绎出一段琵琶女的故事,产

生了一首脍炙古今的诗篇。

C.作者运用了大量拟声词和恰切的比喻,生动地摹画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她弹奏的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演奏时而高亢,时而幽咽,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时而间歇,或如铁骑驰骋,风雨骤至,或如珠玉落盘,莺语花间,令人叹为观止。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全诗的主旨句。在这首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两个“天涯沦落人”的形象,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两个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天涯,一曲一词,合演了一曲千古绝唱。

11.对《锦瑟》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锦瑟》第一联,是铺陈之笔。锦瑟的50根弦,象征诗人将近50岁的人生。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兴寄遥深,感情凝重。

B.第二联,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情怀。“庄生晓梦迷蝴蝶”,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怀;“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

C.第三联,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

D.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