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概论 简答题答案 下载本文

27、试述腹主动脉不成对的分支及各主要的分布范围

腹主动脉的不成对的分值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腹腔干主要分布到胃、肝、胆、脾、胰、十二指肠和食管的腹腔段。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分布到十二指肠至横结肠的消化管和胰头。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分布到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上、中部。

28、试述肝门静脉的组成、引流范围: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引流范围:收集胃、小肠、大肠、胆、胰、脾的静脉血。 29、试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系统按内分泌腺存在的形式分为两大类: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内分泌器官形态结构独立存在,肉眼可见;内分泌组织是指分泌细胞团块,分散在其他器官内,肉眼不可见。 30、试述眼房的位置,房水的产生与循环途径及生理功能

眼房是位于角膜和晶状体、睫状体之间的间隙,被虹膜分隔为眼前房和眼后房。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后自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然后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入眼静脉。眼房水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折光和调节眼压的作用。 31、试述眼球壁的层次及各层的分部

眼球壁分三层,外膜称眼球纤维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膜称眼球血管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为视网膜,分为视网膜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 32、被覆上皮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答:根据上皮细胞的形态与层次,被覆上皮分哪几种:共同特征:(1)细胞多,间质少,被覆于体表或内衬与体内管、腔及囊的内表面及部分器官的外表面(2)上皮细胞呈极性分布,有游离面和基底面之分(3)上皮组织无血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被覆上皮分为7种: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维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变移上皮。 33、何谓腺上皮?何谓腺?

答:根据分泌物的排出方式不同,腺分几种: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结构成分的器官称腺,根据分泌物的排出方式不同,腺细胞的分泌物通过导管被输送到体表或器官的腔内,称外分泌腺。腺细胞分泌的物质不经导管排出,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此类腺称为内分泌腺。

34、简述疏松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1)细胞少,但种类多,散在间质中,无极性分布(2)细胞间质多,纤维排列疏松,基质含量较多(3)含丰富的神经和血管

35、简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7~8.5微米。无细胞核及细胞器,胞体中充满大量血红蛋白。功能:结合和运输O2和CO2.

36、简述微循环的组成: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7部分组成。 37、简述血气屏障的组成

血气屏障又称呼吸莫,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所必经的屏障结构。 38、细胞膜转运物质主要有哪些形式?它们有何不同?

答:主要有被动运转和主动运转两种方式。被动运转又包括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两种。单纯扩散是指一些脂溶性物质通过溶解于膜脂质而顺浓度差扩散。易化扩散是指一些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借助膜载体或膜通道的顺浓度差扩散。不同点:(1)被动运转形式是一种顺浓度差运转,将物质从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而主动运输则是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逆浓度差运转。(2)被动运转不需要消耗细胞本身的能量,其扩散的动力来自物质的分子运动;而主动运输则需消耗细胞的能量。 40、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2)凝血因子II转变为凝血酶(3)凝血因子I转变为纤维蛋白 41、简述血浆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运输功能(2)缓冲功能(3)免疫功能(4)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5)参与血液凝固和生理止血

42、试述ABO血型的分型依据以及输血的原则

根据红细胞膜上A、B凝集原分布的不同,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4型:仅有A凝集原者为A型,其血浆中含有天然的抗B凝集素;仅有B凝集原者为B型,其血浆中则含有天然的抗A凝集素;兼有A、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其血浆中不含有抗A或B凝集素。 原则:为防止引起凝集反应,输血时应首选同型输血,无法找到同型血液,也可以考虑异型间输血,但只限于小量输血。异型间输血选择原则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能被受血者的血浆凝集。 4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何特点?

其1期和2期平台期形成的离子活动基础是什么:心室肌动作电位分0、1、2、3、4期5个时期,与神经或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相比,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是时程特别长,复极化过程缓慢,有平台期。 基础是:1期是K+的一过性外流形成,2期主要是Ca+内流与K+外流引起。

44、心动周期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其中哪些时期血液从心室流向主动脉?哪些时期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答:心动周期可分为7个时期:(1)等容收缩期(2)快速射血期(3)减慢射血期(4)等容舒张期(5)快速充盈期(6)减慢充盈期(7)房缩期。 (2)(3)期为心室收缩射血期,此两期血液从心室流向主动脉。(5)(6)两期为心室舒张充盈期,(7)期心房收缩,心室继续充盈,这三期内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45、心内兴奋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其中传导最慢的是哪个部位?传导最快的又是哪个部位?

答:途径: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左右束支——心肌传导细胞——心室肌。最慢在房室交界处,最快在心室内传导细胞。 46、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座椅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包括了影响搏出量的因素与心率的变化两个方面。而影响搏出量的因素又包括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大动脉血压,与心肌的收缩性。

47、形成动脉血压需要哪些条件?试分析动脉血压下降的可能原因?

答:需要四个条件:血管系统有足量的血液是前提;心室收缩射血是基本条件;外周阻力阻止血液迅速流向外周是维持动脉血压的必要条件;大动脉壁管的弹性贮器作用是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的重要保证。因此,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包括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使动脉血压下降的因素:(1)心肌收缩无力或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输出量减少。(2)血管扩张。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3)大失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充盈度下降(4)全身血管容积增加,回心血量减少。

48、心脏活动受哪些神经支配?请阐明它们的作用及作用机理?

答: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递质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受体结合,可引起心率加快;心肌兴奋传导加速;心肌不应期缩短和

收缩增强、增快。总的是起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作用机理: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可引起心律变慢;心房收缩力减弱和房室交界传导速度减慢等。总的是起抑制心脏功能的作用。

49、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何处由何种细胞分泌?有何生理作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II型上皮细胞分泌。其生理作用是: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萎缩,减少吸气阻力B、维持肺泡容积相对稳定C、防止肺水肿发生 51、何谓胸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在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称为胸内负压。其生理意义:使肺和小气道保持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

52、O2和CO2在血液中运输有哪些方式?请详述O2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都有两种: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但以化学结合为主,物理溶解是基础。二氧化碳的化学结合形式是形成碳酸氢钙离子和氨基甲酸酯血红蛋白:氧气的运输主要是以HbO2的形式进行。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溶解于血浆后不断进入红细胞。氧气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的反应是可逆的,在肺部氧气压较高,氧气与Hb结合,形成HbO2而运输,所以氧气主要在红细胞内运输。由于在组织处氧分压低,HbO2迅速解离而放出氧气,形成去氧血红蛋白。此反应不需要酶催化,反应速度快。 53、试述动脉血中CO2分压升高、O2分压降低对呼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在一定范围内,缺氧气和二氧化碳增多都能使呼吸增强,肺通气量增加,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

缺氧气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低氧气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但低氧气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抗中枢的抑制作用。如果严重低氧气,外周的兴奋作用将不能对抗低氧气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因而将发生呼吸衰竭。

54、小肠有哪几种运动形式?各有何生理意义?

1、紧张性收缩,是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2、分节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进行;使食糜与肠粘膜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良好条件;挤压肠壁,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3、蠕动,把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蠕动冲可把食糜由小肠始段推送到末端,甚至进入大肠。回场末端有逆蠕动,有助于食糜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55、胆汁主要参与哪些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