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 下载本文

浅谈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

新疆平安网讯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在敢\闯\、敢\试\的过程中,成功与失误同在,利益与风险并存。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要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因此,正确区分玩忽职守罪和工作失误,对遏制玩忽职守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我们准确地打击玩忽职守犯罪提出了新课题。

本文就玩忽职守罪与工作失误的区分,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玩忽职守犯罪与工作失误的相同点。

首先,工作失误和玩忽职守的行为人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人从事公务的人员,二者主体一致。 其次,工作失误和玩忽职守都能够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在工作中有人认为,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小,玩忽职守造成的损失大。但是,损失数额大小并不是区分二者界限的标志,某些时候工作失误也能达到或超过玩忽职守案件立案标准规定的数额。

第三、行为人对所造成的损失主观上不是故意。玩忽职守罪主观方面是过失犯罪,但也包含有主观上的故意犯罪。工作失误主观方面是过失,如果是故意就不是工作失误。工作失误和玩忽职守罪有相似之处,两者都不希望重大损失事件的发生,对发生重大损失虽然也料到,但轻信能够避免或自信不出问题。

第四,行业特征明显。由于涉及领域广,范围宽,要求的专业性强,两者都带有极强的行业特点,许多工作的操作,非专业人员不能行使,行业规范、规章制度、技术要求非一般人所熟悉和掌握。这些共同的特征,容易把玩忽职守罪和工作失误相互混淆,从而给辩别真伪带来困难。

二、玩忽职守犯罪与工作失误的区别。

玩忽职守罪和工作失误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1、工作失误表现为行为人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和义务,而玩忽职守犯罪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制度不执行、有规章不遵守等。众所周知,由于业务上及工作的需要,在特定的人与人之间,形成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监督者或领导者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负有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和监督责任,一些监督者或领导者因为种种原因,不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弱化管理与监督,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导致犯罪事实的发生。2、,导致发生严重结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误,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体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因而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方法不对,以致在积极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玩忽职守罪,则是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严重官僚主义,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等行为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其次,从主观方面分析,玩忽职守罪主要是行为人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对履行职责的不满,采用消极

的、不作为的态度对待工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玩忽职守罪以过失为主,但不排除间接故意。因为,在一定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故意不履行职责,明知会发生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但却持放任态度,致使危害结果发生,这种形态属于间接故意。在过失犯罪方面,既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样的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态度。在工作失误情况下,行为人表现出一种积极履行工作的态度,虽然在客观上也有履行不正确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并不是因为行为人的玩忽职守,勿庸讳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发生前人所没有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工作往往是过去所未实践的新领域。作为国家机关从事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大胆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走出一条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子,但在实践中,有的因受客观条件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这种失误不是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犯罪,而是由于缺乏经验,因而失误在所难免。

第三、从因果关系看,玩忽职守是结果犯,只有达到严重后果,才能成立玩忽职守罪。在工作失误的情况下,行为和结果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而玩忽职守犯罪的构成,则是在行为和结果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一个危害结果可能由数个行为组成,因此,在认定某种行为是造成国家财产和人身安全严重后果时,不能轻易否认其他行为同时也是该结果发生的原因。而这些行为,有的是故意,有的是过失,有的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有的则不予追究,错综复杂。玩忽职守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主要是行为人的过失和失职行为引起,也就是说,危害结果和行为人的过失和失职行为具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可以是直接因果关系,也可以是间接因果关系。而工作失误则是客观因素的制约或者是由于其他人的行为导致,行为人的行为和危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即使行为人在主观是有一定的差错,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失职行为,但行为人只是间接责任人,而不是直接责任人。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玩忽职守罪的特点,决定了玩忽职守行为的刑法因果关系具有较大复杂性,许多情况下,玩忽职守行为与重大损失的危害后果之间并不表现为必然性和直接性因果关系,而表现为偶然性和间接性因果关系。我们不能因为玩忽职守罪的刑法因果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表现为偶然性与间接性,就否认其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存在,更不能因此不追究行为人玩忽职守行为的刑事责任。在实践中,我们看到,许多具体实施行为的人是按照主管领导的指示办事,主管领导就不能推脱责任,如果具体实施行为的人自作主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而导致重大损失的,具体实施行为的人应负直接责任,主管领导不负刑事责任,只负一般责任。

总之,在当前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造成某些严重损失是难免的,这主要是总结经验教训的问题,必须与玩忽职守罪严格区别开来。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既不能把工作失误当作玩忽职守罪来处罚,也不能把玩忽职守罪当作工作失误应付了事。应正确区别两者界限,客观公正审理案件,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平安,但对于那些在国家法律政策不允许的情况下,借口改革,盲目决策,管理混乱,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绝不能以工作失误来蒙混过关,逃避罪责。(完) (责任编辑: 吕涛)

PPP模式发祥地考察报告

2006-03-16

最近两年,北京市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铁建设中导入了PPP模式,取得很大成效。

PPP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西方流行,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实现其经济目标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核心理念和措施。在英国,PPP被认为是政府提供现代、优质的公共服务以及提升国家竞争力战略的关键因素,被广泛应用到通信、交通、能源以及垃圾回收、医院等等领域。

伦敦街景

为系统学习英国推进PPP模式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促进政府投资社会事业项目的改革,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员会组织委内相关处室、市卫生局、市教委、市监狱管理局、部分区县发改委、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等单位主管负责同志一行16人,于2006年1月13日至22日前往英国,学习有关PPP的理论,并对一些成功实施PPP模式的社会公用事业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

此次研修和考察,由英国投资贸易署(UKTI)和英国公私伙伴公司(PUK)安排。先后组织有关专家就PPP的基本理论、PPP项目的操作和监管、英国的经验和教训等问题举办了9场专题讲座,并安排对医院、监狱、学校、轨道交通等5个PPP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与有关中介机构进行座谈和交流。研修考察期间,英国PUK公司还与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就共同促进北京市发展PPP模式问题,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此次出国研修和考察之前,我们许多考察团成员都是第一次真正接触PPP模式的思想和理念,通过一系列

的专家讲座和实际PPP项目的参观考察,各位成员都受益匪浅,对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引进社会投资人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表示要努力将这些新思想和新观念融入在未来的工作之中。

通过研修和考察,我们在社会公用事业引进社会投资人方面的思想认识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比较深刻地理解了PPP的基本内涵以及PPP在英国的发展与实际操作方式,对推行PPP模式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也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PPP模式及其在英国的发展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的简写,一般译为公私伙伴关系。它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通常需要通过正式的协议来确定。

英国在1980年曾认真检讨了政府在公共部门采购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对当时的现状极为不满,比如:大型工程项目的超预算和逾期完工现象比比皆是,承包商与主管项目资金的公共部门之间矛盾和利益冲突是主要原因。很多校舍、医院和其它公共部门的建筑常年失修,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相应的服务质量。然而,在海上油气田开采等英国的其它领域却有实例表明,消除了项目资金提供方与承包商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之后,在项目的成本、实施、竣工后维护的整个寿命期内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私人部门的技术力量与更明智的公共部门采购决策相结合能够带来更加优良的服务。

目前,英国共有近700个公共服务项目签署了PPP协议, 涉及合同金额450亿英镑,其中的450个PPP项目已投入运营。

投资北京与英国PUK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PPP之于政府部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