鑻忓窞宸ヤ笟鍥尯棣栨湡寮€鍙戝尯鎬讳綋瑙勫垝鎶ュ憡 - 鐧惧害鏂囧簱 下载本文

●土地的使用是根据明确的功能加以划分:由清洁的轻型工业围绕着商业中心和居住邻区,使工作地点和必要设施靠近住家。

●商业中心是以分层次方式进行规划。在第一期地段内的新商业中心同时为园区和整个苏州市服务,在第二和第三期地段内的卫星镇中心为个别的卫星镇服务,所有三个地段内的邻里中心则为邻里居民服务。

●第一期地段内独特的新商业中心以及第二和第三期地段内的镇中心加强了苏州市的中心轴线设计。这条轴线起于河西新区中心,经过古城的心脏区,连接苏州工业园区第一、第二和第三期的中心。

●规划也包括一个分层次的公路网络,结合现有的公路系统,并进行小规模修改,以提供高效率的交通网络。贯穿公路将和居住区内的公路分开,以减少对居住环境的干扰。

●适当分配绿色户外空间,以创造一个高素质的居住环境。 ●保留足够的土地,以用于建设公用设施,支援这新区。

●保留现有的湖泊和主要河道,以突出苏州“水城”的特色,并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

●提供全面的教育和社区设施,如体育设施、小学和中学,公园、医院、文化娱乐中心等,以支援各个邻区和整个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拟议结构图,目的在于指导这个现代化园区进行具体发展,让它能与现有的城市相结合,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实体,同时具备良好的居住和商业环境。规划概念是在于通过向东建造一个适当的城市格局,并充分与历史古城结合,以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拟议中的苏州工业园区将发展成三个独特的实体。

●第一期地段:新式和现代的商业中心,拥有平衡的居住和工业用地。这个新商业中心将提供现代化和高素质的商业空间,以适应将来蓬勃发展的经济活动,避免古城过度拥挤和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建。这将确保这个古城原址仍被保留为苏州传统的行政和文化中心。

●第二期地段:为科技中心。利用水域沿岸的环境和翠绿的景色,提供一个从事研究及开发活动的高科技工业园,以及具有高素质湖滨住屋的优良环境。 ●第三期地段: 自给自足的新镇,用于用地较广的轻工业。在这个地段内也会保留一些土地以建设主要的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

2.4 规划参数 ●人口

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预测的人口增长如下

据此估计,拟建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能够容纳60万人口。基于新加坡的经验,这样的人口总数,足以维持一个提供更多全面设施的区域中心。 ●劳工

我们假设参与劳动者总数占总人口的60%。在这些参与劳动者当中,60%从事工业,25%从事服务业(即办公室职员、零售业员工、酒店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员工等),其余15%则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如交通/通讯、公用事务、建筑和其他服务。 ●土地使用标准

新镇原型(不包括工业用地和其他特别用途)的土地使用标准,是以中国城市规划标准为基础(附表1),并结合新加坡的新镇规划和在中国其他规划工作的经验而制定的, 如附表2和3所示。 ●各期地段的边界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采用了新加坡的发展经验。在这70平方公里地段(包括7.2平方公里的金鸡湖)将被划分成3个卫星镇,总人口将达60万人。在必要时,园区继续向东部扩展。这3个自给自足的新镇是以下面的方式划分: . 天然/人工特征如河道、湖泊和高速公路,作为各镇之间的边界,容易辨认。 每个镇区的特色,比如第一期地区靠近古城,第二期地区拥有优美的湖畔环境,第三期地区拥有广阔土地。

每个自给自足的新镇的人口介于10万和30万。 拟建的苏州工业园区结构图的主要规划参数总结如下:

2.5 拟建用地

拟议的结构图显示64平方公里土地(不包括7.2平方公里的金鸡湖)的宏观用途,如图4所示,土地用途的分配表总结如下: .不包括金鸡湖(720公顷)

.包括高尔夫球场/度假胜地(380公顷) 2.6 交通(见交通结构图) ●公路交通

运输系统对城市具有重要的功能:

.它能满足所规划的发展型式的交通需要,为城市的每个部分提供适当的交通。 .它有助于指导发展型式,使交通便利的地区能进行高密度发展,从而让其他 低密度地区得以保留。

.它占据的土地面积比例相当大,而且会影响环境。

苏州工业园区的运输系统在规划下将能容纳区外交通(来往苏州和其他城市之间〕和区内交通(在园区和现有城市内)的最高流量。通过细心的布局,居住区和公共设施的环境也受到保护以免受过境交通的影响。

在概念上,区外交通将由现有的312国道,加宽和重新定线后的机场大道,在建中的沪宁高速公路,拟建中的苏杭高速公路以及现有的东环路所提供。 园区内的交通则是由两条绕过金鸡湖,并横贯东西,穿过整个园区的主干大道,以及其他相距1.5至3公里的南北干道所提供。这些主干大道将连接主要的商业中心,以提供最便利的交通,并减少不必要贯穿居住区的交通。公路的设计也将照顾到能配合城市环境的自行车。在远期,自行车道的一部分在有必要时可成为另一条汽车道,以应付可能增加的汽车交通流量。道路系统的适当设计,配合良好的交通管理,可使交通更为畅通,以充分利用公路基础设施。 ●铁路交通

未来可能也需要一个快速大众交通(轻轨列车)系统,以便在最繁忙的路线上载送每天大量的人流,特别是运载来回古城和第一期核心地带的人流。苏州总蓝图在修订时,也提出了一项轻轨列车路线计划,以供进一步的研究。在古城和第一期商业核心区内,轻轨列车的轨道可建在地下,在这些地区之外则可建在地面,经过保留的公路地段,从而可节约成本。 ●水路交通

目前在拟议的苏州工业园区内有5条8级航道和2条5级航线。为了使园区能提供更好的对外水路交通,现有的青秋浦(8级)被建议提升至5级、这样就能更好地联系另外两条5级航道(吴淞江和娄江),这两条航道分别是连接上海、

太仓和常熟。因此,在苏州工业园区东南角的河港也可获得这些航道的辅助,对于运输和旅游功

能拟形成航道系统如下图:

河道规划将以满足河道景观、旅游、排水、运输功能为整治原则: ﹡景观功能——继承苏州古城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之历史文脉; ﹡旅游功能——旅游河道旅游憩息,作为风景旅游内容之一; ﹡排水功能——雨水可就近排人河道,节约排放雨水工程造价;

﹡运输功能——工业园区建设时的建筑材料和建成后部分货物可通过水路运输解决。

第3章 首期开发区规划方案

3.1 规划区现状 ·地理位置

在地理位置上, 15.2平方公里的首期开发区介于古城外城河东环路(400一600公尺以外)和金鸡湖之间的地段,它北界娄江,南临黄天荡/葑门塘。距苏州古城中心2.5公里左右。(见首期现状图) ·地势水文

开发区地势平坦,地势标高介于3.2公尺(吴凇标高),区内河流纵横。主要的河道,北部有娄江;中部的相门塘和南部的葑门塘由向东流向金鸡湖;南界的黄天荡则流入独墅湖。河流、湖泊的高低水位相差不大。由于园区内的三大河流均与西部古城苏州相连,所以其水质的特征均与苏州城市河道相同。目前河道的水质勉强达到国家的4类水水质。 ·地质情况

苏州位于长江下游人海附近地区,为冲积平原,除西北面虎丘有小面积火山基岩及其风化、残积岩层坡积层外,极大部分地区均系第四纪(Q3~Q4 )沉积的一般性粘土,最大沉积厚度达200m左右(水厂深井资料),为大面积的沉降区域、至于表填土层(包括耕填上层、杂填上、素填上和游质上层)为现代人类活动的堆积物。各土层特性:根据现有38个控制钻孔,从地表0.00m~28m深度所形成上层资料中,可依次划分为:表土层~粘土~亚粘土~轻亚粘~粉砂交互层~亚粘土~轻亚粘~粉砂交互层~亚粘土~粘土等土层。除表层土层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