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案 下载本文

(一)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使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

(二)充分利用各感觉信息,建立正确的运动感觉,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三)合理利用反馈信息

1、学会利用反馈信息教学;2、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反馈信息;

3、合理应用正负反馈信息;4、利用想象和回忆动作练习的反馈信息。

(四)消除防御反射:在初学时,应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或高度,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五)运动技能之间的影响

1、良好影响:表现为原有的运动技能可以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

2、不良影响:表现为同时学习几种运动技能时相互妨碍,新形成的运动技能破坏原有的运动技能。

第十二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教学要求

1、掌握身体素质的概念和类型,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 的生理学基础;

2、熟悉各种身体素质的分类、训练方法及影响因素、身体素质与 运动能力的关系。

3、了解力量训练的原则。

教学重点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教学难点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十二章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身体素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等机能能力。

二、分类: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及灵敏素质。 三、基础素质:力量素质。 四、综合素质:灵敏素质。

五、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关系: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六、身体素质的特点: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是可逆的。停训后身体素质趋于下降,其下降速度和程度与训练水平及停训时间有关。训练水平高、停训时间短者,身体素质下降速度缓慢且程度较小;反之,下降速度及程度较大。 第一节力量素质

一、概念:肌肉收缩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

二、力量素质与其它素质的关系:是其它身体素质的基础,是素质的素质。 三、力量素质的分类

(一)按照肌肉收缩的形式:1、静力性力量; 2、动力性力量。 (二)按照肌肉力量的表现形式及构成成分: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力量耐力; 4、快速力量。 四、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骨骼肌的形态及机能特点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 2、肌肉结缔组织;

33

3、肌肉长度; 4、肌纤维类型。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1、中枢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增多;

2、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及对抗肌之间的协调关系。 五、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超负荷原则; (二)渐增负荷原则; (三)有效运动负荷原则; (四)专门性原则; (五)合理练习顺序原则; (六)系统性原则。 六、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

(一)运动强度:包括物理负荷强度和生理负荷强度; (二)重复次数:力量练习重复次数决于负荷强度的大小; (三)练习组数:每组力量练习包括一定的重复次数,并在练习结束后间歇休息; (四)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

(五)运动量:包括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两个因素。 七、力量练习方法

(一)等张练习; (二)等长练习

(三)等动练习:1、概念:指借助等动练习器进行的练习。 2、特点:运动过程中器械产生的阻力始终和用力的大小相适应。 (四)超等长练习

1、概念:指肌肉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迅速进行向心收缩的练习。 2、特点:可产生较大的力量。

(五)电刺激法:电刺激法是指利用脉冲电流代替大脑皮质发放神经冲动使肌肉产生收缩的力量练习方法。 第二节耐力素质

一、概念:人体进行长时间肌肉工作的能力;或者人体对抗疲劳的能力。 二、分类:

(一)按照运动时的外在表现:1、速度耐力;2、力量耐力;3、静力耐力。 (二)按照参与的主要器官: 1、呼吸循环耐力;2、肌肉耐力。

(三)按照参加主要工作所动员肌群的数量:1、全身耐力;2、局部耐力。 (四)按照运动时能量代谢的特点:1、有氧耐力;2、无氧耐力。 (五)按照耐力素质和专项运动的关系:1、一般耐力;2、专项耐力。 三、有氧耐力

(一)概念: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二)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肺通气功能; 2、肺换气功能; 3、血液运氧能力;

4、血液循环功能; 5、组织换气; 6、肌肉组织有氧代谢能力。 (三)有氧耐力的评价指标

1、最大摄氧量(VO2max) 常人VO2max 约为2~3L/min, 优秀耐力性运动员可达4~6L/min。

2、无氧阈(AT) 常人无氧阈约为55%~65%VO2max, 优秀耐力性运动员可达80% VO2max 以上。 (四)有氧耐力的训练 1、训练方法

(1)间断训练法:包括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 (2)持续训练法:包括匀速练习和变速练习。

34

2、不同训练方法的生理学作用

(1)间歇性训练:对于提高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机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2)持续性训练:能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及机能的稳定性,改善运动

中枢间的协调性,提高心肺功能,并可引起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肌 红蛋白增加,导致最大摄氧量提高。 3、运动强度:

(1)采用超过本人VO2max50%的强度进行训练。

(2)美国学者库珀提出:运动过程中心率保持在150 次/分。 (3)德国学者克莱斯提出:适宜运动强度的公式:(HRmax-HRres)÷2+HRres; (4)荷兰学者卡沃宁提出:适宜运动强度公式为:(HRmax-HRres)×60%+HRres, (5)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

4、运动训练时间:最短时间限度应为5min 以上,甚至可持续20~30min。 四、无氧耐力

(一)概念: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进行较长时间肌肉活动的能力。 (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肌肉中糖酵解供能能力;2、消除乳酸的能力;3、脑细胞耐受酸能力。 (三)无氧耐力的指标:氧债。 (四)无氧耐力的训练:

1、间歇训练法; 2、高原训练; 3、缺氧训练。 第三节速度素质

一、概念: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定运动的能力。 二、分类:

(一)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 (二)动作速度:指机体完成单个动作的速度。 (三)位移速度:指人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或人体通过某一特定距离的快慢。 三、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反应速度 1、指标:反应时

2、生理学基础:(1)感受器的敏感程度;(2)中枢延搁;(3)效应器的兴奋性。

(二)动作速度 1、指标:动作时。

2、生理学基础: (1)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及其面积; (2)肌肉收缩力量; (3)肌肉组织兴奋性; (4)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5)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三)位移速度

1、步长:(1)肌力;(2)下肢的长度;(3)髋关节的柔韧性。

2、步频:(1)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灵活性;(2)中枢神经系统各中枢间的协调性。

(3)肌肉中快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及其肥大程度; 3、条件反射巩固程度; 4、肌肉的舒张能力 四、速度素质的训练

(一)提高动作速度的训练

35

采用变换各种刺激信号让练习者及时对其作出反应的练习,也可以做各种高频率动

作的练习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二)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的能力

速度性练习主要依靠ATP—CP 系统供能。因此,训练中常用重复训练法,如30—

60m 或10s 以内的短距离反复疾跑,来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 (三)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采用肌肉放松练习对力量及速度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的影响。不仅能减少肌肉收缩

时的阻力,而且有利于ATP 的再合成及速度素质的提高。 (四)发展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

短跑训练中应重视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的练习。 第四节柔韧和灵敏素质 一、灵敏素质

(一)概念: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生理基础:

1、大脑皮质的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2、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 3、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水平。 二、柔韧素质

(一)概念:运动时关节活动的范围或幅度。 (二)生理基础:

1、肌肉、韧带及肌腱的伸展性。2、关节周围的体积。 3、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4、关节的结构。

第十三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

教学要求

1、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赛前状态产生机理、准 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疲劳产生的原因 以及恢复过程阶段性特点。

2、熟悉准备活动的类型、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概念及其产生机理、 疲劳的分类及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产生的原因以及超量恢复的 特点和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

3、了解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及调节方法、影响准备活动的因素、 判断疲劳的方法以及促进疲劳恢复的措施。 教学重点

1、赛前状态产生机理; 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3、疲劳产生的原因; 4、恢复过程阶段性特点。

教学难点1、疲劳产生的原因;2、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十三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

第一节赛前状态

一、概念: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