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案 下载本文

3、食物中的Ca2+仅有一小部分被吸收。 (二)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

1、糖类的吸收形式是单糖(葡萄糖); 2、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是氨基酸; 3、脂肪的吸收形式是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等。 第三节肌肉运动对消化和吸收机能的影响

一、轻缓的肌肉运动如散步等,可以促进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适度加深的呼吸运动及膈肌、腹肌活动对消化器官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能促进消化和吸收。 二、剧烈的肌肉活动,可使骨骼肌血管扩展,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明显下降,导致消化力减弱。 作业:

1、名词解释:消化,吸收。

2、论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形式。 3、论述运动与消化之间的关系。 小结:

1、总结食物的消化过程。

2、总结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过程及形式。

第六章物质和能量代谢及体温

教学要求

1、掌握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形式和运动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

2、熟悉基础代谢的概念及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体温的概念、体温的生理波动以及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 3、了解体温的调节。

教学重点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形式及特点 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六章物质和能量代谢及体温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的代谢过程而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基础代谢: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三、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常以kJ/m2·h 来表示。 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时耗氧量增加,消耗能量增加,因而能量代谢率增高。 (二)精神活动:精神紧张状态下,能量代谢率可显著增高。其原因是骨骼肌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刺激代谢活动增加有关。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由食物引起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进食蛋白质额外增加的产热量可达30%左右,糖类和脂肪的可增加产热量约为10 %。而混合食物可使产热量增加19%。

(四)环境温度:在20~30℃的环境最为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开始有所增加,在10℃以下,代谢率便明显增加。当环境温度达到30~40℃时,代谢率又会逐渐增加。

三、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21

(一)运动时的供能物质

ATP、CP、糖、脂肪和蛋白质。其中,ATP 是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 (二)人体运动的供能形式

1、磷酸原系统,又称ATP-CP 系统。

CP+ADP→ATP+C

2、糖酵解供能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

糖原+ADP+Pi→乳酸+ATP

3、氧化供能系统,又称为有氧供能系统。

糖类(或脂肪)+O2→CO2+H2O+ATP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能源系统的供能。 (1)速度性项目:磷酸原系统为主;

(2)长时间耐力性项目:以氧化能系统为主; (3)速度—耐力性项目:以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 2、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5~10min 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随

着运动时间继续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当运动达30min 左右时,脂肪的输出功率达最大。在运动持续30min 以上的耐力项目中。蛋白质方参与供能。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一、人的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一)正常体温

1、概念: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2、正常值: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口腔温度平均比直肠低0.3℃,腋窝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约0.4℃。 (二)体温的生理波动

1、昼夜的波动(日节律性):清晨2.00~6.00 体温最低,午后13.00~18.00 最高,不超过1℃。其原因是生物钟的调节。 2、性别:

3.年龄儿童由于基础代谢率较高,体温也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则略低于成人。 4.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时代谢增强,产热量因而增加,结果可导致体温升高,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过程

产热部位:安静时大脑及内脏产热占机体总产热量的80%左右,骨骼肌占20 %左右。

进行运动时,总产热量增加,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

(1)由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

(3)随尿液、粪便排泄散发一部分热量。(4)加温冷空气、冷饮、冷食。 2、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

三、体温的调节

体温调节是生物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22

四、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体温适度升高的作用:1、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肌肉收缩速度;3、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4、促进红细胞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 作业:

1、名词解释:基础代谢,体温。

2、论述不同运动项目能量代谢的特点。 3、论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小结:

1、总结不同运动项目能量代谢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2、总结运动过程中体温的变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3、在总结不同能量代谢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发展不同代谢系统的方法。

第七章排泄

教学要求

1、掌握排泄的概念、途径及尿液的生成过程, 2、熟悉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3、了解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原因和检测运动性蛋白尿在运动实践 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尿液的生成过程 教学难点尿液的生成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七章排泄

一、排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人体的各种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排泄的途径: 1、肾脏, 2、呼吸器官, 3、皮肤, 4、消化道。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包括近球小管、髓袢和远球小管三部分。集合管在结构和功能上和远球小管密切相关。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一)血流量大;(二)两次小动脉;(三)两套毛细血管网。 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一)概念: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的过程。滤液也称原尿。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三)肾血浆流量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重吸收方式:

1、主动重吸收指滤液中的溶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

23

过程。

如葡萄糖、氨基酸、钠、钾、钙等。 2、被动重吸收滤液中的溶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 第三节肾脏的作用

一、维持水平衡:1、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2、改变血容量。 二、维持酸碱平衡:排酸保碱。 三、生成生物活性物质

第四节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一、尿量

正常人一昼夜尿量约为1.5L,运动后尿量的变化主要受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泌汗和饮水量等因素影响。 二、运动性蛋白尿

1、概念:因运动而引起的尿中出现蛋白的现象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2、原因: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运动负荷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而引起的,但对通透性改变的解释却不一致。运动性蛋白尿受运动项目、运动员个体差异、运动量及强度、年龄和环境及人体机能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运动性蛋白尿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或运动强度、运动量的调整,不需治疗即可自行恢复,故大多认为这种变化是生理性的。

3、意义:评定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员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及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作业:

1、名词解释:排泄,肾小球滤过作用,运动性蛋白尿。 2、论述尿液生成过程。

3、论述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小结:

1、总结尿液生成过程。

2、总结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第八章内分泌

教学要求

1、掌握激素的概念、作用及作用特征;

2、熟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素及胰岛素的作用,运动 过程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素、糖皮质激素等激素浓度 的变化特点及其作用;

3、了解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激素的概念、作用及作用特征 教学难点激素的作用机理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八章内分泌 第一节内分泌概述

一、内分泌:内分泌细胞将自身合成的激素直接排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二、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特异性生物活性的物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