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案 下载本文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少量的气体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大量的气体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

(一)氧的运输 1、基本概念:

(1)氧容量:每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2)氧含量:每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3)血氧饱和度: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4)氧利用率每100ml 动脉雪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O2 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5)氧脉搏组织从搏出量血液中摄取的氧量。 2、氧离曲线

(1)概念:血氧饱和度随PO2 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2)意义:反映了血氧饱和度随PO2 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3)特征:

(4)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氧分压、PCO2、pH 和温度的影响。 3、氧气的运输过程

少量的氧气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1.5%); 大量的氧气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98.5%)。 Hb+O2=HbO2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少量的CO2 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6%); 大量的CO2 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94%)。 1.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7%) 。 2.形成碳酸氢盐(占87%)。 第三节呼吸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呼吸基本中枢位于延髓。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机械感受器反射

1、肺牵张反射:肺扩张或缩小而引起呼吸的反射性变化,称肺牵张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分布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其意义是阻止吸气过深过长,促使吸气转为呼气。

2、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反射:由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意义是随着呼吸肌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呼吸运动,这在克服气道阻力上起重要作用。 (二)化学感受器反射

化学感受器通常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是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对H+浓度的变化敏感,对PO2 的变化不敏感。

1、CO2 对呼吸的影响:CO2 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CO2 是维持正常呼吸不可缺少的体液因子。

2、缺O2 对呼吸的影响:O2 供应不足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活动。轻度缺氧时反射效应占优势,引起呼吸加强。

17

3、H+对呼吸的影响: 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但它的总效应比CO2 弱。 第四节运动与呼吸

一、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一)一次性运动时呼吸的变化

1、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潮气量的增加;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主要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

2、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若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幅度将明显大于运动强度的增加。

3、定量负荷运动时,通气量的增加规律类似于饱和曲线的形式,即先快速增加,再缓慢增加,最后达到一个平稳水平。 (二)一次性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运动前的通气量增大是赛前状态生理机能变化之一。运动开始后通气量快速增加的因素为:①大脑皮质发出两路指令,一路指令使肌肉收缩,另一路到达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增强。②肌肉活动时,引起本体感受器兴奋增加,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增强。

2、体液调节主要是指PCO2、PO2 及pH 的作用。在中、轻度运动时,由于它们的浓度变化较小,因此起作用较小;但在大强度运动时,作用明显增加。 (三)训练对呼吸的影响

1、肺通气效率提高,2、最大通气量增加, 3、氧通气当量下降,氧的摄取效率高。

二、运动中的氧供应与氧消耗 (一)需氧量

1、概念: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通常以L/min 为单位。 2、正常值:成人安静时的每分需氧量约为0.25L/min。 3、总需氧量:完成某项运动总共所需要的氧量。 (二)摄氧量(耗氧量,VO2)

1、概念:单位时间内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通常以L/min 为单位。 2、正常值:约为0.25L/min,其数值与需氧量一致。

3、最大摄氧量: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1)单位:①绝对值: L/min(升/分);②相对值:ml/kg.min(毫升/千克·分)。 (2)决定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学基础

A、心脏泵血功能:是影响VO2max 的中心限制因素。

B、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VO2max 的外周限制因素。 (3)正常值:一般人2—3L/min;运动员4—6L/min。

(4)意义:A、评价有氧耐力;B、评价有氧训练效果;C、运动选材。 (三)无氧阈

1、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这个急剧上升的起点。乳酸阈对应 的血乳酸平均浓度约为4mmol/L,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4~7.5mmol/L 之间。 对应的运动强度大约在55%~85%VO2max。

2、通气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肺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发生非线性上升的转折点。

3、意义:(1)评定运动员的耐力水平;(2)制定训练强度;(3)制定运动处

18

方;

(4)评价有氧训练效果。 作业:

1、名词解释:呼吸,胸内压,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 2、试述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 3、论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

4、试述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小结:

1、总结呼吸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分析影响血液运输的因素。

3、总结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4、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分析总结运动与呼吸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教学要求

1、熟悉消化的概念及其形式,吸收的概念及吸收的部位。

2、了解消化液的一般作用和各个器官的消化,以及小肠内主要营 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教学重点

1、消化的概念及其形式; 2、吸收的概念及吸收的部位。

教学难点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消化

一、概念: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过程。 二、消化的形式:

(一)机械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活动,将食物磨碎,和消化液混合,推动食物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

(二)化学性消化:指通过消化腺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兴奋性较骨骼肌为低;

(二)在体外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节律性收缩,但其收缩缓慢,节律性远不如心肌规则;

(三)经常处于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即具有紧张性; (四)有较大的伸展性;

(五)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于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很敏感。 四、消化液的一般作用

(一)稀释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

(二)改变消化腔内的pH 值,使之适应于消化酶的需要; (三)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四)保护消化管粘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 五、各器官消化简述

19

(一)口腔内消化

1、唾液的主要作用有: (1)湿润与溶解食物; (2)保护口腔作用,可消除口腔中的残余物质; (3)唾液中的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

(4)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机械消化:(1)咀嚼;(2)吞咽。 3、化学消化: 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二)胃内的消化 1、胃液及其作用

(1)胃液: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

(2)胃液的主要作用:①盐酸具有杀菌作用;②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③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④粘液有保护胃粘摸的作用;

⑤有助于小肠消化液的分泌及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机械消化:

(1)胃的运动: ①蠕动;②容受性舒张;③紧张性收缩。 3、胃的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4、化学消化:蛋白质被分解成蛋白石和蛋白胨。 (三)小肠内消化 1、小肠内的液体:

(1)胰液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其作用有:①胰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

糖,麦芽糖再被分解为葡萄糖。②胰脂肪酶可使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③胰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2)胆汁胆汁由肝细胞生成。其主要作用有:①乳化作用; ②促进脂肪吸收;③能

促进维生素A、D、E、K 的吸收。

(3)小肠液小肠液主要由小肠内肠腺分泌。小肠腺分泌的酶只有肠致活酶,能激活

胰蛋白酶原,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2、小肠的机械消化:①紧张性收缩;②分节运动;③蠕动。 (四)大肠内的消化

人类大肠没有复杂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同时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储存场所。大肠内粘膜分泌大肠液,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和润湿作用。

特有的机械消化是集团运动。 第二节吸收

一、吸收概念: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吸收的部位

(一)胃内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二)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及方式 (一)无机盐的吸收:

1、Na+的重吸收可达95%~99%;

2、食物中的Fe3 还原为Fe2+后,才能被吸收;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