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教案 下载本文

二、新课

1、公共场合的礼仪。

⑴公共场所卫生要怎样?在开大会或座谈会时,我们应该怎样? 讨论结语:

公共场所卫生要主动打扫;不随便乱扔果皮纸屑。保持整洁。在开会时,要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不搞小动作,不吃东西,不看书报,不随便出出进进,坐姿要端正,不左右晃动。 ⑵在公共晒台上晒衣服,公共房间开电视,收音机,录音机,谈话,以及在公共场所上厕所等方面要注意什么? 讨论回答:

公共晒台上晒衣服,先照顾背阳户,晒湿衣服不要紧贴邻居晒的干衣服。公用房间要照顾别人休息;切忌高谈阔论,如开电视,尽量调低音量。公共场所上厕所后,要扣好裤子门襟,不要边走边扣;注意文明形象。

⑶夏季公共场所男女穿戴应注意哪些方面? 讨论回答:

夏季公共场所不打赤膊或穿汗背心,三角裤,拖鞋;女性也不要穿低胸露背,超短裙等怪服装。

⑷遇见熟人,与人交谈,行握手礼应注意哪些礼展出? 讨论回答:

在公共场所遇见熟人应主动热情地打招呼,路遇交谈,不宜太长,以免打扰他人办事。行握手礼时要脱手套,在接待女同志时男同志一般不宜先伸手求握,且握手时间不宜过长。 ⑸向别人询问,动用别人日用品要怎样? 讨论回答:

向别人询问应主动讲“请问”,别人作答后应“道谢”。动人邻居日用品,必须先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2、尊重外地人风俗习惯,不歧视残疾人。

讨论:在尊重他人风俗习惯,对待残疾人等方面,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 如有人生活上有很多禁忌,你持什么态度?说些什么话?有人身体残疾你开过什么玩笑?讲些什么话?如有些单亲家庭或孤儿甚至是抱养的儿童,你过去讲些什么,甚至骂些什么? 通过以上启发,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种种做法是不对的,是不文明行为,不礼貌行为,应彻底改正。

正确的做法是:

对外地的风俗习惯要尊重,不歧视和嘲弄外乡的人,不要以别人的残疾、生理缺陷开玩笑,或以此起绰号,损伤他们自尊心,不随便玩弄残疾人用的工具。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大家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二、小结。

1、复述本节课学习内容。 2、作业:

我们在商场上挑东西时要怎样?当挑选商品不中意时又怎样? 低年级小学生校外日常行为规范 教学目的:

1、从小知道爱国爱家,养成尊重长辈,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的好习惯。

2、从小学会生活自理,爱劳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从小学会爱国爱家,尊敬长辈,珍爱生命,生活自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想一想老师给你们提出几个问题,说一说,你们以前是怎么做的? ①你上学、放学回家(或外出)给父母亲打招呼了吗? ②你每天是自己穿衣、刷牙、洗脸、用餐的??吗? ③你在父母亲面前说谎话了吗? ④你的好朋友多吗?

⑤遇到有小朋友做坏事,你敢说吗?你遇到过坏人吗?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学生校外日常行为规范”。 二、传授新课

我们低年级小朋友在校外有哪些行为规范呢?

1、每天坚持收看少儿节目,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 2、(外出)上学放学回家要主动和家人打招呼。 3、在家学会主动学习,自觉完成家庭作业。

4、早睡早起,早晚刷牙,按时用餐,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5、在校外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

6、与小朋友和睦相处,不说谎话,不拿别人的东西。

7、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遇到坏人要沉着,先想办法自我保护,再打报警电话,记住“匪警110”。

三、提高训练

(教师先做示范,学生再分组活动) 活动1:外出主动给家人打招呼。 如:小明去上学,就去给妈打招呼,“妈妈我去上学”。妈妈说:“不要在路上玩。”小明说:“晓得”,“妈,再见”。

小结:这个活动使小学生外出要和家人打招呼,以免大人耽心。 活动2:自己的事自己做。(说说自己一天生活自理的情况)

如:小叶早晨起床后,自己刷牙,洗脸,用早餐,再去上学,放学回家,先完成家庭作业,吃晚饭后自己打水洗手脚,再打开电视看少儿节目,看完电视就睡觉。

小结:这个活动,使小学生懂得自己的事要学会自己做。还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 活动3:学会自我保护

如:某星期天,一个小朋友在屋附近的马路上玩耍,一个陌生男子拿着有“迷魂药的糖果”给他吃,这个小朋友高兴地吃下了糖果,慢慢地睡觉了,坏人就把这个小朋友背走了。 小结:这个活动告诉我们,遇到不认识的陌生人,不随便拿别人的糖果和果汁,以免上当。 四、教学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今后你会怎么做呢? 小学生校外日常行为规范 (4—6年级) 教学要求:

1、规范学生校外日常行为表现,初步形成规范意识。

2、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并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行为认知初步形成规范意识。 情感目标:

获得内心的体验过程,体验行为规范的价值。 行为目标:

行为文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

幻灯或CAI式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抢答:

匪警电话是火警电话是

交通事故电话是医疗急救电话是

2、提问:以上电话大家是怎样知道的?你还知道哪些公益电话。

3、小结:同学们都不错。大家基本上记住了这些公益电话,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带来方便与帮助的。

二、议一议,答一答:

1、大家每天课余时间都看些什么电视节目?为什么你喜欢它? 2、大家课余时间都看些什么书?为什么? 3、大家每晚几点睡觉?几点起床?

4、大家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吗?

5、大家在家做了哪些家务劳动?你有没有什么“绝招”能不能介绍给大家听一听?

6、到目前为止,你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去哪里干什么?是一个人还是有人陪伴?是乘船还是搭车?有没有遇到什么情况?如果有,你又是怎么解决的? 7、在旅游风景区应注意什么?

说明:以上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说一点算一点,说后可以再补充,教师适时点拔,主要让学生在交流时获得心里的体验过程。(也可以补充一些其它校外行为问题)

三、感受情意,指导行为 1、播放课件:

⑴内容:一老人不慎摔倒路上,小明路过,老人求助,小明不理。 ⑵指导明理:碰到这样的事,小明做的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 ⑶小表演:根据课件情景进行正面表演。 2、播放课件:

⑴内容: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群小学生在公路上玩耍戏闹,不守交通规则。 ⑵指导行为

提问: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⑶小表演:根据课件中的情景进行正面表演(整队,带队,齐步走,唱歌)。 四、总结:

1、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在校外的日常行为中应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