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2018·沈阳模拟)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据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第2题,图示乙点大致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俯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答案:1.A 2.A
(2018·南京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4.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2019年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解析: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②地所在经度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第4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线速度小于②地,但二者角速度相等。
答案:3.D 4.C
(2018·太原模拟)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C.9月23日
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 C.(60°W,23°26′S)
B.(120°E,23°26′N) D.(60°W,23°26′N) B.6月22日 D.12月22日
解析:第5题,根据东经度递增为自转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中心为南极点;根据“AC段为昏线”和自转方向,判断夜半球在右,120°E为子夜0时;“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推出南极圈出现极昼。第6题,南极圈出现极昼,所以太阳直射23°26′S;120°E为子夜,故6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60°W。
答案:5.D 6.C
(2018·濮阳模拟)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的方法。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回答7~8题。
7.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3时 C.15时
B.9时 D.21时
8.经度相差90°的两地,在一个太阳日的周期内,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可长达( ) A.6小时
B.18小时
2019年
C.20小时 D.24小时
解析:第7题,图中长指针为自然日界线即0时经线,当长指针指向Q地时,Q地(135°E)地方时为0时,伦敦位于Q地以西,相差9个时区,因此伦敦时间为15时。第8题,经度相差90°的两地,地方时相差6小时;过了0时一地进入新一天,6小时后另一地也进入新一天,两地日期就相同了,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因此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达18小时。
答案:7.C 8.B
(2018·塘沽模拟)下图中大圆为35°纬线圈,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据此完成9~10题。
9.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4时20分 C.2时20分
B.15时20分 D.3时20分
10.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该日日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
解析:第9题,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说明95°W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由此可以得出北京时间是14时20分。第10题,根据20°W向西递增到170°W,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中纬线为35°S,且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答案:9.A 10.D
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大圆。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二至日,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圆略小。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半球图的一部分,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1~13题。
11.此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2时
B.12时
2019年
C.14时
12.图示晨昏线( ) A.呈西北—东南走向 B.属于晨线
C.实际位置要偏向东南
D.20时
D.在地面上不断移动,其周期为1个恒星日 13.图示时期( ) A.乙地的白昼比甲地长
B.甲海域沿岸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 C.巴西高原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位于90°E,印度洋中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表明北半球正值夏季,北极圈内为极昼,则90°E为0时,故北京时间为2时。第12题,图中晨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上题可判定其为昏线;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地球上昼半球略大于夜半球,晨昏线实际上要向夜半球一侧偏移,即图示晨昏线实际位置要向东南偏移;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形成的,其移动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第13题,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甲海域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因而森林火险等级高。
答案:11.A 12.C 13.B
(2018·承德模拟)2016年3月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 ) A.23日20:30 C.24日20:30
15.当图中“今天”为3月23日时( ) A.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 B.大多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C.仅少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D.所有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解析:第14题,据材料可知,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0个小时,且悉尼早于世界时10个小时,故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23日10:
B.23日10:30 D.24日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