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对称相关:x与y的变化相互影响(苏联核战略——美国核战略)
(6)不对称相关:x变化影响y,y变化不影响x(外交技巧——对外关系)
(7)中介相关:x的变化通过干预变量影响到y的变化(冷战后中美都需要避免双方军事冲突——认识到避免军事冲突需要安全合作——发展战略合作)
(8)伪相关:x变化直观以为会影响y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没有关系(有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是文明冲突,研究结果是日美文明有重大区别,但冷战后日美同盟得到新发展) 4干预变量
干预变量是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变量,在研究一个国际关系的问题时,可以有多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不仅对因变量有不同的影响,而且自变量之间也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联系,因此如果将其中一个自变量抽出来单独研究,这个自变量就成了干预变量。 分离主义思潮(自变量)——台湾分离主义势力(因变量)——大陆军事威慑力(干预变量)
(四)必要条件与充分体条件
任何国际现象的出现都是许多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一个国际现象时必须对相关的因素(所研究的变量)进行分析。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必要条件,通常都是研究中所选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由于大多数国际现象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往往是多个条件组合在一起,才能够共同成为某个国际现象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的形成是有过程的,有的条件先具备,有的后具备,当最后一个构成充分条件的条件具备时,充分条件就形成了。一般来说,越难形成的条件在国际事件中的作用越大,最难具备的或最晚形成的条件常常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学习国际关系的方法 多读:阅读专业书籍和杂志
多想: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对多种不同解释进行反复思考和比较,掌握可以支撑自己看法的事实依据和完整逻辑)
多说:通过讨论来检验自己观点或看法的合理性 多写:通过写作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逻辑能力
第二章 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
第一节 国际体系
(一)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
国家间交往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和状态,在没有外部约束力的情况下,国家间交往必然处于无秩序的状态。
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是无政府性质,国际体系无政府性指的是没有凌驾于各国之上的强制性权威机构来管理国家之间的交往。联合国是一个成员国议事的机构,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没有强迫成员国服从联合国规则的强力机器。军事暴力工具只要不被一个超国家机构垄断,国际体系的无序本质就只有程度变化而不会有性质变化,当每个国家都拥有军事自卫权的条件下,国家间的基本权力才是平等的。
国际体系是一个“中心—边缘”体系。国际社会的性质是无政府的,但这个社会体系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支配国际体系运转最主要的规律就是实力向心规律。
无政府性质是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国家靠实力聚向体系中心,大家都想占据这个体系的中心位置,结果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里体系中心的最近而实力弱小的国家则被边缘化。
(二)国际社会的社会属性
五服体系:以周天子的王城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一个有中心和边缘的体系。王城周围五百里为甸服,种王田,为天子提供粮食。向外五百里为侯服,提供劳役和边疆保卫。再向外两千五百里为一宾服,宾服的诸侯国是为中原国家,宾服地区每每五百里为一圻,次序是侯圻、甸圻、男圻、采圻、卫圻,推行文化教育和提供军事支持。再向外的地区有要服和荒服两个地区,每个地区为一千里,要服地区按次序分为蛮服和夷服两地区,各有五百里,部族实现大体相似的政令,但可减少赋税,,荒服地区按次序分为镇服和蕃服两个地区,各有五百里。部落的制度规范从简,人员可自由迁徙。
五服体系的中心——边缘关系具有明确人为规范,不过这套规范是顺应无政府性质和实力向心规律的规范,这套规范依据国家实力大小规定社会等级,对国家行为的约束非常小,主要是礼节方面的约束,目的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朝贡体系——黑帮——联合国)
国际社会的社会属性是等级性,国际体系是一个无政府性质的社会,但并不意味着国际体系没有社会等级。
有政府社会与无政府社会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社会等级,而在于决定社会等级的标准不同。无政府社会体系内,决定社会等级的主要准则是实力,在有政府的体系内,决定社会等级的准则是权力。在无政府社会体系内,等级缺乏有效的制度(如国际法)保证;而在有政府的社会体系中,等级关系则可以得到有效的制度(国内法)保证。
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各异,但官僚等级体制是其核心内容,只是具体名称和规定有所不同。
(三)国际与国内道德规范的区别 国际社会上,所有国家都认为追求本国私利是道德的行为。当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发生冲突,时,通过伤害他国利益而维护本国利益的行为没有什么不道德的,甚至是被认为符合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而在国内社会里,除了中央政府之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以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来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
性质 等级依据 行为准则 法律效力 军事暴力 安全保证 认同感 国际社会 无政府 实力 丛林法 缺乏强制力 无军事垄断 自助 缺乏全球政治认同 国内社会 有政府 权力 契约法 国家机器负责强制实施 垄断于中央政府 政府保证 民族国家认同
(四)国际体系构成三要素 国际行为体
在国际社会中从事跨国活动的国家、组织和个人、无论哪种国际行为体,其活动归根到
底都是人的活动,而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了。
国际格局
国家之间的实力分配和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战略关系就是对国际格局有战略影响的大国之间同盟,敌对或非敌非友等情况。
国际规范
国家间在长期互动、交往中形成的对国家行为具有不同约束力的习惯、规则、法律等的统称。虽然国际体系具有无政府性质,但国际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国际秩序。在无政府性质的条件下,各种维护国际体系秩序的规范的约束力是不一样的。(国际条约约束力强一些,国际惯例约束力差一些)国际规范中包含自由主义的观念和理想成分,但其制定和实施又离不开现实的国际权力因素。一般来说,国际规范往往是由大国制定,小国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遵守。
国际规范从性质上归纳为“人人为敌的霍布斯文化”,“人人为竞争对手”的洛克文化。以及“人人为友”的康德文化、霍布斯文化是指17世纪民族国家体系形成之前国家相互为敌的国际观念与规范;洛克文化是指国家间相互为竞争对手的观念与规范这种文化已经有近四百年历史,在当前国际政治中仍居主导地位;康德文化是初显于欧美国家安全共同体之内的观念与文化,目前还不是主流。
二、国际体系的变化 (一)国际体系的变化
三要素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导致体系发生变化,国际体系的量变是经常性的,但国际体系的质变需要较长的时期,三要素哪个或哪些要素改变可以作为体系质变的标准,尚无定论。行为体、国际格局、国际规范这三个国际体系构成要素的质变速度是不一样的。与国际行为体和国际规范相比,国际格局发生质变相对频繁。国际格局由大国间的实力对比和它们的大国战略构成,其中战略关系变化速度快于实力对比,短则2-3年就可改变。大国间的实力对比变化速度慢于战略关系,需要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可能发生质变。大国战略关系变化与大国实力分配变化两者结合,使得国际格局可在30-50年内发生质变。
国际行为体的质变则比国际格局缓慢,需要百年以上时间。(城邦国家到帝国,从帝国到现代民族国家)
国际规范质变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国际规范质变的标准,国际规范在不同领域内变化的速度不同,对于质变的标准也不同。如果以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立的“主权规范”为标准,那么这种规范之前的非主权规范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主权规范至今也已经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历史,而没有发生质变的迹象。军事和经济领域,我们会发现国际规范变化受到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很大。核武器出现只有20年时间,防止核武器扩散就发展成为国际规范。不过一战时就有了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概念。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也是变化较快的领域,总之,有关国际规范的质变标准和实践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
由于国际规范、行为体的质变速度慢,而国际格局质变速度快,因此人们在观察国际体系变化时主要看国际格局。维也纳—梅特涅体系是欧洲由法国称霸回归到多强争霸的格局。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导了“神圣同盟”,这一体系被称为维也纳—梅特涅体系,这个体系确定了正统原则(欧洲应恢复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秩序与君主制度)、补偿原则(即以领土补偿、
弥补旧日损失从而巩固正统)和干涉主义原则(即各缔约国在各领域的互相帮助)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美国成为首强但不能主导世界的国际体系。一战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抬头,加上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美国式国际政治理想与传统的欧洲“现实政治”观念很难融合,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为了拆散英日同盟和削弱英日海上力量,美国1921年组织召开华盛顿会议,达成主要条约有《四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达成的一系列条约,各大国在欧洲和远东等地区的势力范围终于划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
雅尔塔体系的核心是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均衡格局。二战临近尾声,1945年2月4—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雅尔塔会议研究了彻底击溃德日法西斯的问题,并且讨论了战后的世界秩序问题,包括全球性安排和地区性安排,地区性安排主要涉及欧洲和远东。欧洲的安排又分别以巴尔干、波兰和德国问题为中心。加上此前在1944年7—10月间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协议成立联合国),二战后新的国际安全、政治、经济秩序的蓝图被基本拟定。
冷战后体系是美国一超独大的国际体系。1988年5月29日—6月2日,美国与苏联达成裁剪核武器的协议,是人类达成的第一个减少核武器的协议,里根宣布冷战结束。1990美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得到了联合国授权并得到几十个国家的支持。苏联与1991年12月正式解体,雅尔塔体系的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东西方对抗结束,民主化与市场化大潮席卷全球。
(二)国际体系的变化动力
国际体系的变化源于体系构成要素的变化,但对于导致国际体系变化的根本动力,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看法。
现实主义从物质力量变化的角度理解国际体系的变化。因此他们将国际体系的变化归结为大国实力结构的变化,然后将实力结构的变化归结为科学技术和社会和生产能力的变化(中华帝国——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欧洲——先进机械工业技术)(美国——先进的电子,生物,信息,金融等技术)现实主义并不否认国际规范质变对国际体系的变化的重要影响,但是他们认为国际规范变化的物质基础是大国物质实力变化,因此将实力格局视为国际体系变化的首要因素。
自由主义利用国际规范的变化来解释国际体系的变化,他们将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和平归结于核禁忌规范的出现,即核大国相互不敢贸然使用核武器,超级大国受此规范的制约,冷战期间始终没有正面开战,是通过代理人战争的方式,利用常规武器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同时冷战后的国际体系变化源于人道主义干涉规范对国家主权的侵蚀,这一规范正在改变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他们认为全球性国际规范的增加,使得国际组织的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组织或共同体有取代民族国家成为主要国际行为体的可能性。
建构主义也认为规范变化是国际体系变化的原因,但是将规范的变化归结于国家间文化认同的社会,具体地讲,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将促使国家间的社会学习和模仿,并在其中形成国家的文化选择。文化选择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集体认同变迁的过程。集体认同的变迁最终促成国际体系转换。国际体系转换过程中有四个关键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化以及自我约束。相互依存是国家间有赖于强制力或者说是付出代价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该派学者认为,遵循国际制度的内化,推行民主和法治、主张道义上的安全承诺这三种自我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