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分析 阎学通 考研笔记 下载本文

二、核不扩散机制缺乏有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二)冷战结束后防止核扩散的国际形势 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

第三节 战略威慑 一、 威慑战略

核威慑:某核国家以核武器为威胁手段,声称使用核武器进行报复,以打消敌方对本国进行军事攻击的念头。战略威慑的效率是由战略力量和战略决心两个要素构成。 威慑战略就是指核大国关于核威慑的理论或政策主张 (一)大规模报复战略

将对手小规模的渐进性进攻行为与大规模的毁灭性进攻行为等同,使之密切挂钩,一旦对手发动小规模的渐进进攻,就立刻将其视为全面的大规模毁灭性进攻的一个步骤,立即进行全面的大规模报复。(担心苏联日渐扩张)但是威慑通常无效 (二)灵活反应战略

应对小规模渐进进攻,发展不同类的核武器,制定不同规模的报复方案,并根据对手进攻行为的严重程度决定核报复的规模。可以实现分级威慑,由此对付战争升级的余地较大,决策者道德压力较小。灵活反应战略实质是有限核威慑,依据的是有限核战争概念。通常也没有意义。

(三)相互确保摧毁战略

在两个国家的关系因为某种冲突而陷入危机时,如果两国的核武器数量满足最低威慑的标准,彼此将不太愿意向对手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也不太会担心对手发动这种核打击,

核打击摧毁 的财富总数 使用无穷多核武器所能摧毁的财富量 所摧毁的财富值F(?)

不可接受的 损失F(M)

M确保摧毁数 核打击所使用的核武器数量

即使一国使用再多的核武器攻击对方,攻击行动所能摧毁的财富量也存在一个上限,某国每增加一枚核武器的供给量给对方造成的财富损失是递减的,即开始阶段单位核武器摧毁的财富多,到后来变得越来越少。

麦克纳马拉认为为了有效慑止苏联的进攻,不可接受的损失估计为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工业。这个标准就是麦克纳马拉标准。工业比例高于人口比例的原因是工业分布比人口分布更不均匀。大约四百枚威力为百万吨TNT的核武器可以产生上述的不可接受的损失,实现确保摧毁。

谢林认为,美苏都不愿意卷入核战争,设置一个可信的威胁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但威胁很难令人完全相信,威胁的效力取决于对方对本国是否真的采取行动的预期,面对未来行为的预期取决于过去的行为。如果以前的威胁没有付诸实施,对方没有理由相信现在的威胁将会变成现实,即威胁不可置信。偶然事件不会引发战争,只有一方相信另一方会发动突然袭击,双方均不情愿的战争才会爆发。突然袭击具有重大优势,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在于对方无反击的能力,因此防止突然袭击的首要目标是军事安全而非人员安全,防止突然袭击需要可信的第二次打击能力。武器的不断发展增加突然袭击的优势,最好的核武器分布是双方都有还击的能力,或者双方任何一方缺乏一次性摧毁对方还手之力的能力,即确保相互摧毁。

美苏基于相互确保摧毁的战略有效保障了冷战时期的基本和平状态。战略威慑比国际军控更有效承担了维护国际安全的任务。

美国反导计划

1983里根: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SDL),希望利用动能和定向能技术拦截苏联发射的数千枚导弹和弹头。

老布什期间SDL缩水为针对有限攻击的全球保护系统(GPALS),该系统核心是天基动能拦截系统,包括数百枚在地球轨道上运转的拦截器。敌方导弹升空之后,这些拦截器将向下飞行拦截导弹。

克林顿总统第一任期间,美国导弹防御的主要方向变位战区导弹防御(TMD),在第二任期间,全国导弹防御(NMD)重要性增加。两者区别是:TMD宣称的目的是保护美国的盟国和美国的海外军事基地免受射程小于3500公里的战区导弹的袭击,保护范围大大小于美国国土面积,NMD宣称目的是保护美国在整个本土免受洲际导弹的攻击。NMD计划的核心是部署地基拦截器,拦截器上装载大气层外杀伤弹头,通过与目标之间的高速碰撞达到摧毁目标的目的目的。高层拦截系统的拦截器在稀薄的大气上层以及大气层外进行拦截。美国向台湾出口的“爱国者”导弹属于低层拦截系统,低层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能用于拦截巡航导弹。这种拦截器在低层稠密大气中飞行,单个发射器及其基地只能保护较小的范围。

小布什上台后不久于2001年12月13日在白宫正式宣布退出《反导条约》,突破了对美国发展NMD的最主要条约限制。此后,美国加快了在亚太、中亚、东欧等敏感地区部署NMD的步伐。

2008年奥巴马上台后,对导弹防御计划又作了重新调整。根据美国2010年2月出台的《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美国最新的导弹防御计划分为四个部署阶段:第一阶段为2011 年,目标是保护欧洲南部;第二阶段是到2015年,目标是保护西欧;第三阶段是到2018年,目标是保护全部北约盟国;第四阶段是到2020年,目标是保护美国本土。美国发展的导弹防御系统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环节:发射前打击、助推段拦截、中段拦截、再入段拦截和地面人防。对少数与之全面为敌的国家,美国强调对它们实施先发制人式的发射前打击能力,而对于其他核大国则强调其他几个阶段的拦截能力。

不同阶段导弹防御示意图

中段拦截系统由探测、指挥系统和拦截器三部分组成。探测系统包括:预警系统发现洲际导弹的发射,并确定其大致走向,而火控系统负责拦截。美国在阿拉斯加、东欧等地部署拦截器的主要功能是在洲际导弹弹头飞行的中段实施拦截,反导技术的发明以及反导系统的部署并不意味着人防就过时了,在未来的实战中,人防仍是防御导弹攻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实施导弹防御计划对全球的安全形势产生的影响:

(1)降低危机稳定性。危机稳定性的高低是由第一次打击后果与第二次打击后果的差别大小决定的,差别越大稳定性越低。一国首先发动军事打击的可能性越大,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实施,会提高美国战略核设施在对手进行报复性核打击(第二次打击)时的生存概率,从而会扩大美国首先打击与他国报复打击之间的差别,因此会破坏危机稳定性。

(2)降低军备竞赛的稳定性,军备竞赛稳定性是指某种军备行为引发对手军备竞赛反应事物可能性。稳定性高,军备竞赛发生的可能性小,反之则大。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使其他核大国第二次打击能力受到削弱,这些国家会增加导弹数量或提高导弹生存率等方式来弥补这种损失,这些国家的行为又会引起美国作出相似的反应,从而严重破坏军备竞赛稳定性。美国退出ABM条约后,核大国都加快了反导系统和提高太空武器能力的有关研制工作。

(3)对台湾分离主义运动的支持会更加公开和具有实质性。削弱中国二次打击能力的可信性。中国政府自2002年提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加快航天技术的发展,防止中美在战略能力方面的差距发生质的变化。

应对措施:

现实主义:自助来维护中国核威慑有效性,如提高弹头突防能力、增加洲际导弹的数量,部署分导多弹头战略导弹等等。

自由主义:与美国进行战略合作维护中国核威慑的有效性,如进行军备控制谈判、维护《反导条约》、推动中美战略对话、建立中美军事热线等等。

建构主义:提倡新观念,如在中国核报复能力失效的情况下,借助核禁忌的道德力量,或改变将美国视为对手的概念,或改变将中美核关系视为零和关系的观念等。

三、中国的核战略

第一阶段:1964年之前,心理性战略威慑或抵消性威慑,即将美国的核力量视为纸老虎,使美国的核力量对中国不形成战略威慑效力。

第二阶段:1964年之后,存在性威慑,中国开始拥有核武器能力,但没有可靠的运载能力或有效的报复手段。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时期的战略被称为最低威慑,威慑力主要建立在核武器数量不确定的基础上。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最低可信威慑,这时中国核威慑的可信性是建立在核武器的机动能力上,当固体燃料使中国的核武器可以装载在机动车辆上,核潜艇上时其他核国家就必须考虑中国核武器的生存能力可以保障其有效报复的能力。

中国当前核战略:反核威压战略,政治上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战略上强调核武器的数量和种类有限,以最低有效核威慑的水平为目标;运行战略上,保持低戒备状态并实行延迟报复策略等。

为了实现中国战略威慑目标,需要保证其战略力量的有效性,即具备有效的核反击能力,在

核威慑战略中,核报复能力是用来打消对方发动核打击的念头的,因此中国需要随时保有核反击能力,就需要提高核武器的生存能力和机动发射能力,现实中中国实行的是基于数量模糊且随时间变化的核反击能力,在和平时期中国还需要摆脱对方卫星的跟踪,战时中国需要设法增加进攻弹头的数量。

第十章 意识形态和宗教

第一节 文化与文明

广义文化: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使人区别于动物,是人类对生活环境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广义文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层面。

文化表层是物质层面,是人类作用、影响后的物质世界,不包括没有人类作用其上的自然物。文化的中间层面是制度层面,具体包括: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的何种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文化的内核或深层是精神层面,包括知识观念,科学理论,价值规范,语言,思维方式等。

文化的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社会完整的文化系统,文化的物质层面变动比较频繁,制度层面规定文化整体的性质,变化较为缓慢,精神层面即文化的最深层面,最为保守,变动最慢。是整个文化系统的核心。

文明冲突论:决定未来国际冲突的是文化和文明,并不是美苏对抗,也不是区分西方世界和前苏联集团和欠发达第三世界之间的分界线。文明是塑造社会和心理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文明将决定未来冲突爆发的地缘政治结构。国家的地缘重要性取决于其位置是否处在或接近由文化划分的不同文明交界线。促使文明间产生冲突的主要因素是:根深蒂固的宗教差别;不断增加的文明间互动所产生的自相矛盾但不断增长的差别;民族国家作为群体认同源泉的作用削弱,宗教经常填补由此产生的空缺;非西方社会中社会精英的非西方化和本土化;文化特征的相对不可改变性;经济区域主义的增长强化了文明的意识等。文明之间的断裂线主要有:欧洲——俄罗斯与芬兰之间边界,俄罗斯与波罗的海国家之间边界(天主教的西乌克兰和东正教的东乌克兰/罗马尼亚泛斯拉夫地区与该国其他地区),巴尔干地区——历史上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边界(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之间的界限)

狭义文化: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是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涉及广义文化的制度和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知识,价值规范和艺术。

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