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下载本文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6.某植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B.该植物细胞正在进行分裂 C.该植物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 D.该时期的细胞可能没有核膜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分化. 分析:一般情况下,细胞中不含染色体,只含染色质,且每条染色质含有1个DNA分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到末期消失,且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

解答: 解:A、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不会出现染色体,A错误; B、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说明此时细胞正在进行分裂,B正确;

C、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说明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C正确;

D、由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可推测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而核膜和核仁在前期解体消失,所以该时期的细胞可能没有核膜,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信息“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判断该细胞所处的时期,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1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蓝细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能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不可能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才能形成ATP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物质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胞、蓝细菌等,也能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能量.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也可以水解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供生命活动的需要.ATP中的“A”是腺苷,即腺嘌呤和核糖,而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就是腺嘌呤,它们不是同一物质.

解答: 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具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故A错误;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发光)和化学能(如蛋白质的合成),故B错误; C、有氧、缺氧条件下,细胞溶胶均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释放少量的能量,用于形成ATP,故C错误;

D、ATP中的“A”表示腺苷,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ATP为素材,综合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DNA和R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8.根据物质鉴定的有关知识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甲 乙 甲、乙混合 双缩脲试剂 + ﹣ + 碘液 ﹣ ++ + 斐林试剂 ﹣ ﹣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分析表格:淀粉遇碘变蓝色.表中乙溶液加碘液后显色且较深,说明乙是淀粉溶液.甲、乙混合液加碘液也显色,说明甲、乙混合液中含有淀粉,但颜色较浅,说明有部分淀粉已被甲水解.甲和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说明甲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结合以上分析可推知甲是淀粉酶溶液.甲、乙加入斐林试剂都不发生显色反应,说明甲、乙都不含有还原性糖. 解答: 解:A、甲遇碘液不变蓝,说明甲不含淀粉,A错误; B、乙溶液加碘液后显色且较深,说明乙是淀粉溶液,B错误;

C、甲、乙混合液加碘液也显色,说明甲、乙混合液中含有淀粉,C错误;

D、甲、乙混合液加碘液也显色,说明甲、乙混合液中含有淀粉,但颜色较浅,说明有部分淀粉已被淀粉酶水解,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检测实验,要求学生识记还原糖、蛋白质和淀粉检测实验的相关原理,能根据实验的原理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C.温度过低或过高,对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D.pH过小或过大,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

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酶的活性易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而高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 解: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正确; B、酶是蛋白质或RNA,因此其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B错误;

C、温度过低会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而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C正确; D、pH过小或过大,都会使酶变性失活,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酶的概念、酶的特性,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掌握酶的特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1)都能进行能量转换,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前者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后者来自光能;

(2)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此外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3)两者都含有磷脂(生物膜的主要成分)、DNA、RNA和多种酶,此外叶绿体中还含有光合色素.

解答: 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含有少量的DNA,A正确; B、叶绿体中的ATP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反应,无ATP的产生,B错误;

C、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整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且都产生了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C错误.

D、线粒体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有关的酶,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不相同,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上的区别的理解.

2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C.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线粒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解答: 解:A、不同种类功能的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如含有叶绿体的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

B、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真核细胞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B正确.

C、每种细胞器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空间结构,核糖体是由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C正确.

D、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线粒体、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本题考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需要同学理解实验过程和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

解答: 解:A、解离是用药液(盐酸和酒精)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压片是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正确.

B、低倍镜下观察视野宽,便于找到分生区,而高倍镜更容易看清染色体;正确.

C、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观察到的细胞大多为间期,这时观察到的是细长丝状的染色质;错误.

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由于分裂期时间短,只有了解有丝分裂日周期性才便于在分裂期观察;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3.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为代谢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产生的O2,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基粒上进行 C.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基粒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物质变化的关系,根据题图梳理相关的知识点,结合选项描述做出判断.

解答: 解:A、a中产生的O2,参与有氧呼吸中第三阶段的反应.所以A描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