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园区布局规划说明 下载本文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06-11

许多概念,如进行多因素对比分析和动态区位研究。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 Hoover)对运输费用结构如何影响工业区位进行了详细调查,修正了韦伯的运输成本与运距成正比的结论。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 Lsch)1940年提出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的最大利润原则和动态“市场圈”的需求圆锥体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行为地理学与感应地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区位理论的发展。普雷特(A.Pred)提出了“行为矩阵”概念,工业区位的“非理性原则”(如政治、军事、社会等),“内部的区位因素”(事务合作、个人感应与偏好、心理文化素质与行为)等。区域科学的创始人伊萨德(W.Isard)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工业区位分析,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指出区位因子是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应从区域的综合分析中研究工业区位,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建立最佳生产部门。(胡东升)

工业区位理论启示我们工业布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同区位选择不同的产业,以充分利用优势的区位因素,如中心城区利用人才、科技、现代服务业等综合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三县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条件好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

1.1.4 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7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06-11

梯度转移理论对工业布局的启示是:中心城区是引领全市工业发展的区域,三县是合肥工业发展的基础。中心城区应着力发展创新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有潜力的产业,不断向三县扩散工业资源。

1.1.5 产业集聚理论

韦伯是第一位提出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他指出,产业集聚是源于各种因素的集中和彼此相互作用带来的经济收益、成本节约动机下的产业集中。Krugman(1991)认为产业集聚就是大量的产业集中。集聚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生产的空..间集中,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企业的空间集中,可产生组合效应,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即形成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使这一区位优于其他区位。集聚的形成往往有以下几种类型:(1)因指向性相同而形成的集聚。(2)因纵向联系而形成的集聚。(3)因横向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聚及其所导致的集聚经济是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

产业集聚理论对工业布局的启示是:合肥市应整合目前工业布局,制定各工业园区(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聚集区)错位发展,各园区应招商选资、规划招商、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改变园区产业混杂的状况。

综合评述:

上述的五种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的发展历程不同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也大大超越了以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面临发展的压力、面临区域竞争的挑战,要想促进本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就有必要针对本区域自身的特点和问题,借鉴各种理论思想,采取一种综合分析的方式,找出一条科学的工业发展与布局道路。

1.2工业布局模式

1.2.1城乡一体化模式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8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06-11

化建设的成功之道。当前,我国整体上已经具备“两个反哺”条件。

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建立城乡融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双向演变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应当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特别是财政支撑能力,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有条件的。必须有选择地推进,有重点地突破。在工业发展方面体现在创新工业园区发展模式,防止产业集中的低层次、同构化倾向,构建利益激励机制,保护乡镇积极性,合理强化产业集中度,注重特色产业聚集,强化产业外部扩散,适度关注就业增长目标。培育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产权市场,探索改变工业化和城市化只能在国有土地上进行的现实。

广州市实行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特征是“均衡发展,差异化发展,集约化发展、高速发展”。均衡发展是指广州市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城区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差异化发展是指在广州市形成若干个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组团,严格控制和划分,各地区形成差异化竞争,避免产业同构化和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集约化发展是指集中在广州市布局留有余地的工业组团、居住用地、森林绿化用地和城市第三产业服务区域,节约土地,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产业;高速发展是指适应国际经济产业特点和信息社会的要求,建立高速快捷无缝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系统,提高城市整体运作效率,实现广州经济于世界经济的对接,吸引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经济产业对接广州。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先发城市,应该把中心城市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两个反哺”为指导,推动工业向县域扩散,实现城乡经济融合。

1.2.2产业集群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传统的计划型产业集聚模式已经被政府干预型的产业集聚模式所取代,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地区,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聚模式已经凸现出来。

三种集聚模式下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在我国都广泛存在。第一类是计划型集聚模式下的产业集聚区,主要是以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集聚区。它们是20世纪50年代实施的国土资源计划、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甚至于80年代的区域规划遗留下来的产物。第二类是政府扶持型的集聚模式下的产业集聚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06-11

区,主要是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们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下,以扶植和发展对产业机构升级、提升国家竞争优势具有带动作用的关键性产业为目的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区。第三类是市场主导型集聚模式下的产业集聚区,主要是以浙江温州等地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地方工业基础上诞生的地方特色产业群。

温州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连片发展小型制造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自发扩展,又建造了一些小城镇。聚集到城镇不单有购买服务的便利,同时便于收集信息,据以安排自己的生产、分工,还能利用互联网络发布信息,争取社会认同本公司业绩,并得到社会认同与合作。 人们向城镇聚合,取得聚集效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产生对周边的辐射作用,从而把周围的乡村经济带动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温州人每到一地就相互扎堆,到了北京就创造了浙江村,有一个,就带出多个,到了意大利又创造了许多浙江村。为温州人互助互学,相互策应,协调对外交往,在异域经营事业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样一个人,离开网络,就会失去一切既得利益和机会。这正反证了网络存在着强有力的凝聚力。

1.2.3城镇群(都市圈)模式

城市群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城市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发达的交通条件使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加速,从而使城市群内各城市能够摆脱自身资源的有限和市场不足的弊端得以更好地发展。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的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能有较快和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城市群结构正在形成。城市群是其所处区域内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最具活力、潜力最大的地区,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是我国21世纪三个主要城市群。

以成都为例,以成都中心城区为中心,半径30—50公里的地域构成成都都市圈的紧密层,其空间范围包括双流县、郫县、新都区、温江区、龙泉驿区的全部以及青白江区、新津县、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的部分地域。这一圈层与成都的距离在30分钟车程内,将是受成都辐射影响最大的区域。在都市圈的未来发展中,这一圈层与核心地域全方位的融合,达到较高程度的一体化,成为人口、产业、城镇高度集聚的区域。

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