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园区布局规划说明 下载本文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06-11

3、集中有效资源,加快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

合肥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3大支柱产业、8大重点产业和34个工业行业为主体的制造加工业基地。通过制定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在资源配置、地域环境上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的需要。

工业产业布局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完善,也是目前合肥市工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合肥市城市发展定位,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及“三大中心”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合肥将坚持 “工业立市”,科学、合理地规划工业产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合肥制造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0.3 编制规划的基本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障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工业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因此,合肥市要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降低万元工业产值的能源耗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2、以“工业立市”为指导,促进工业化发展

省委、省政府要求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省会经济圈。合肥市委、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确立了“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东向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五大战略,提出优先加快工业发展的举措。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成为合肥发展的三大驱动力量,本规划从工业布局入手,引导合肥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协调市县工业发展

合肥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空间迅速扩展,城乡协调发展呈现新的局面。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30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360万人,在中心城区周边将形成城镇密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06-11

集区,城市空间构成“141”形态。在中心城区,工业发展与其它功能矛盾日益突出,工业发展用地局促,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中心城区未来必然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方向发展,制造业的发展必然向县域扩散。因此,本规划着眼于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部署,协调市县工业布局,适应合肥工业发展新形势。

第1章 工业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1.1 工业布局相关理论

1.1.1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地域生产综合体就是根据某一地区特有的自然、经济条件,把专业化部门和为其服务的综合性部门、基础设施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开发形式。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根本思想是区域生产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专业化部门的确立主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生产组织结构包括专业化部门、综合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三部分。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规划、组织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加速国土资源开发的有效空间生产组织形式,其主要作用为:①充分发挥地区资源和经济优势,建立具有全国或区际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从而发挥其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②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每个地域生产综合体内包括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加工,直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区和企业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发展,而且可大大缩短生产和流通周期,节省运输费用;③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原材料和燃料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最终可将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④可共同使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减少投资,节约用地;⑤能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⑥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以地域生产综合体为单位统一规划基建项目,有利于配套项目的同步建成,尽快形成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建的投资效果,有利于迅速改变地区经济面貌。

地域生产综合体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只有按计划组织起来的国家和地区才能按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式组织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理论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实中工业地域综合体地域范围大到成百万平方公里的大经济区、20~30万平方公里的省区,小到几千平方公里的工业地区和几十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06-11

平方公里的城市工业区或工矿区。范围大的一般叫做区域性工业地域综合体,偏重于经济上的联系。范围较小的属于基层性工业地域综合体,其联系特征除了经济协作外,主要是生产和技术联系。例如:联邦德国鲁尔工业区,属于工业地区级的基层性工业地域综合体,其内部各生产部门之间,在共同利用原料、半成品和能源以及公用设施方面,进行广泛的经济协作和生产技术联系。日本鹿岛工业区,以及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远郊新开发的石油化工区,是工业区级的基层性工业地域综合体的一种,其内部生产联系更加紧密,许多企业都布置在彼此相邻的地段上,在工艺上进行联合,在生产上和经济上进行协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在各种等级工业地域综合体研究中,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基层性工业地域综合体。这种综合体与区域性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差异不仅是规模和等级,而且组成布局特征也不同。按联合化和协作化影响大小,可将基层性工业地域综合体分为:①联合企业占优势的综合体,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区;②专业化企业占优势的综合体,如湖北省十堰汽车工业区;③联合企业和专业化企业结合的综合体,如山东淄博工业区。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对工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工业发展中,企业间水平与垂直的分工合作愈益深化,相关企业的空间积聚是提高竞争力的需要。按照这个理论有意识地进行工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实现全市工业园区和谐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

1.1.2 点轴理论

从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看,工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或工业发展的优势区,呈点状分布。这种工业点,可叫做区域增长极,是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点是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是人口和各种职能集中的地方,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联结若干大小不等中心城市的线状基础设施所经过的地带,称作轴线地带。要确定各阶段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如何集中与如何分散,关键在于规定各阶段重点开发的轴线和点,组成点—轴开发系统,称为“点—轴”开发。点轴开发,就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有利于发展的大经济区间、省区间及地市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个点(城市)予以重点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开发的点愈来愈多地放在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与此同时,发展轴线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包括发达地区距发展轴和发展中心较远的地区),将以往不作为发展中心的点确定为较低级别的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

合肥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06-11

发展中心。

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我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我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局。

点轴开发方式对于工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1)工业布局与城镇化发展结合,发挥集聚效果的客观要求; (2)工业布局可以促进各级城镇发展;

(3)可以实现工业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之间的最佳的空间结合; (4)有利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便捷的联系;

(5)可以使区域内工业布局有明确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和管理水平。

1.1.3 工业区位论

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规律的理论。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受众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特定场所的组合构成区位引力场,工业企业依据一定原则选定其最佳区位,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或其它既定目标)。工业区位论即研究这些区位因素对工业企业布局的影响过程,及工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原则。该理论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德国罗舍尔(W.Roscher)于1868年提出“区位”即为了“生产上的利益”而选择的空间场所,它受原料、劳动力、资本等制约。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创建人德国韦伯(A.Weber)于1909年完成了专著《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其核心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工业配置时,要尽量降低成本,尤其是运输费用,以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韦伯将一般区位因子归纳为3个:运费、劳动费、集聚(分散)。在假设区域均质、资源有限分布、劳动力遍在、消费点和吨公里运费确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区位选择是由最低运费点经劳动费因子、集聚(分散)因子的修正后得出。该理论被称为“最低成本学派”,对西方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理论研究起了奠基作用。以后众多学者对韦伯的理论提出了修正意见,发展了他的合肥市规划局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